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1/10的成年人,認為自己「沒有摯友」。| KY研究所:一個成年人究竟有多孤獨?

1/10的成年人,認為自己「沒有摯友」。| KY研究所:一個成年人究竟有多孤獨?




KY作者/羅勒

數據可視化/lulu




有人說,在所有人與人之間親密的關係中,友情似乎是最脆弱的一種,它遠不如我們和父母、伴侶或孩子的關係那樣緊密。




不同於親情那種別無選擇的聯結,朋友關係是人們自願選擇的結果;




也不同於其他自願選擇的關係,比如愛情,友情相對而言是缺乏嚴格意義上的承諾和約束力的。




因而,對於朋友關係,無論是開始還是結束,「抉擇」似乎都更容易做出,也更容易受到外力的衝擊,比如我們可能因為到新的城市工作而被迫疏遠或失去原來的朋友。




不過,也有人說,相比起任何一種

其他的

親密關係,友情帶給人們更多的自由和快樂,人們也可能在朋友關係中做出更高程度的自我暴露,比如一些不能和家人分享的挫折和辛苦,或者伴侶不願意/無法一起參與的小眾興趣愛好等等。可以說,

朋友關係能夠滿足人們更加多樣的需求

(as cited in, Rybak & McAndrew, 2006)




朋友、友情,對於我們而言,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存在呢?不同的人對於朋友的看法會有什麼區別嗎?我們擁有的朋友和我們所感受到的孤獨,究竟存在一種怎樣的關係呢?




近3萬人

參與了

KY研究所

發起的

《成年人友誼》問卷調查

。以下是本次調查的結果:










為了讓大家對於「朋友/友情」處在一個大致相同的理解層面上,我們在調查問卷中,給大家定義了4個層級的「朋友」關係(Jaqueline, 2018)。在這些朋友關係中雙方的親密程度由低到高,如下:






  • 熟人

    (Acquaintance)

    你們之間因為某些原因認識,再見面時也許會打招呼或點頭示意。如果聊天,你們會談論一些寬泛的話題,比如附近有哪些餐廳不錯等等。雙方保持著友好的距離,你們不會喜歡或者討厭對方——在你們的關係里鮮少有個人感情的代入;





  • 普通朋友

    (Casual friends)

    ;你們可能有一些共同的興趣愛好。相比熟人,你們會聊一些個人層面的話題,比如對某件事的看法,不過,你們並不會為了對方而特別安排見面的時間;





  • 好朋友

    (Good/close friends)

    ;你們的感情更為親近,不僅有一些共同的愛好或目標,你們還會花時間在彼此身上,在彼此面前你們也會覺得很放鬆。你們互相之間會給彼此提供建議或幫助。研究者們認為,這一層級的「朋友」,是人們平時花最多時間相處的朋友;




  • 摯友

    (Best friends)

    ;你們之間有著更深的承諾(這些承諾未必是表達出來的,但在心中你們都這樣看待彼此的感情),你們知道對方會在自己困難的時候挺身而出,也知道在自己做出一些決定的時候對方會無條件地支持或者理解你。你們互相見證過彼此的成功,也曾相互陪伴著走過人生的低谷。




在這次參與調查的人(N=28319)中,

有超過50%的人,他們的普通朋友的數量在10個以上

,而「好朋友」在這個數量級的人就明顯少了很多,

75%的人,好友的數量都不足10個

——

「我有很多好朋友」這樣的話,可能真的是屬於童年的。







在最為親密的

「摯友」

的數量上,

大多數人都只有1-3個(63%)

,另外,還有13%的人認為自己沒有摯友,也就是說,

十個人中就可能有一個人覺得自己沒有摯友

(註:以調整後填寫問卷的人計數,N=15451)。









那麼,異性之間會有深厚的友誼嗎?14%的人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N=13417,即在「摯友數量非零」的人群中,下同),人群中這14%的人,他們的摯友是異性。







不過,和人們所普遍認為的有所不同,人們與摯友的聯繫頻率並不少(「聯繫很少依然是摯友」可能也只是個傳說),甚至還頗為頻繁——

有67%的人與摯友聯繫的頻率是一周1次或者更為頻繁。




其中,

21%的人甚至每天都保持與摯友的聯繫

,這與現在發達的通訊工具與互聯網不無關係。即便我們的摯友與我們不在同一個半球,我們也仍然能通過社交軟體即時地聯繫到他們。







人們與摯友的頻繁聯繫,或許,

也說明了兩個人能成為摯友,這份友誼也是需要時間和經營的。

大家結交到現在這位摯友的階段,也從另一個側面佐證了這一點,

絕大多數人(92%)和自己的摯友是在上學期間結識的







另外,在所有參加此次調查的人中,大家主要喜歡通過3種方式交朋友:




1)有

52%

的人在

上學/培訓

的過程中交到朋友;


2)有21%的人喜歡通過一些

興趣活動

交友;


3)還有11%的人則是在

朋友的聚會

上容易交到朋友。


4)而

交友軟體並不一定能交到友,只有5%的人通過軟體交友。







Mendelson與Aboud(2012)將人們對於朋友/友情的需求歸為六大類,我們希望:






  • 陪伴

    (Companionship)

    ;和朋友在一起的時候,自己會感到非常快樂;





  • 幫助

    (Help)

    ;朋友能夠給自己及時的指導、幫助、建議,或者提供有價值的信息;





  • 親密

    (Intimacy)

    ;自己可以向對方坦誠地表達和暴露自己的想法,Ta對此也會足夠地敏感;





  • 可靠

    (Reliable)

    ;朋友是值得信賴的、可靠的,在我們有需要的時候,Ta會在身邊;





  • 自我肯定

    (Self-validation)

    ;對方與自己在價值觀上是契合的,對方會讓自己感覺到被肯定、被贊同;





  • 以及,

    安全感

    (Emotional security)

    ;在自己到了一個陌生的新環境時,Ta的存在能讓自己感到安全。




而在此次調查中,

大家對於朋友,最看重的是

「能否在對方面前做真實的自己」。







在了解了整體情況之後,我們再來看看「朋友/友情」對於不同的人而言到底有什麼不同。








我們發現,在

不同性別、不同年齡、結過婚或者沒結過婚、生育或者未生育的人群

中,大家所擁有的

普通朋友、好朋友以及摯友的

數量級並沒有明顯的差別

比如,不論男女,都有超過50%的人擁有的普通朋友數量超過10個,同時,也不論男女,都有超過80%的人的好朋友數量在10個以內。




不同於數量,不同群體在交朋友的方式上就存在一些差異了。




男性更多地使用專門的交友軟體,而女性更喜歡在上學期間交朋友




我們在調查中發現,在通過專門的交友軟體交朋友方面,男性比女性的比例更高

(5% vs. 2%)

,另外,男性也比女性更傾向於在一些興趣活動中交朋友

(24% vs. 20%)

,而通過上學/培訓期間交朋友的,則是女性的比例更高

(54% vs. 44%)







結過婚的人會通過更多不同的渠道交朋友




比起未結婚的人絕大多數傾向於在學校交朋友,結過婚的人可能在學校、工作、朋友聚會以及興趣活動中交朋友。當然,這或許和兩類人的年齡和所處的人生階段有關,比如結婚的人可能大都已經進入職場,而大多數未婚的人仍然還在學校。







00後在社交軟體上交朋友,90後和80後更喜歡在朋友聚會上交朋友




正如前文所說,此次參與調查的人

(是因為KY粉絲都愛學習嗎?)

都更喜歡在上學期間交朋友,在不同世代的人中,除了60後,其他幾代人都最喜歡通過這個方式交友,其次是興趣活動。所以,每次後台有年輕的朋友們來問KY,對他們的大學生活有什麼建議,我們一般都是回答「多交幾個好朋友」。




除了這兩種方式以外,00後更喜歡通過一些社交軟體,比如豆瓣、MONO、微博等來交朋友;90後、80後和70後則還更喜歡通過朋友聚會來交朋友。







雖然處於不同人生階段的人,所擁有的朋友的數量級似乎並沒有明顯的差別,但是,

朋友的意義,卻大不相同。




對於尚未成年的人(18歲以下的受調查者)而言,他們最看重的是「對方是不是值得信賴和依靠的」

,而

對於已經成年的人而言,他們最看重的是「是否能在對方面前做真實的自己」。




此外,相比起成年人,那些尚未成年的人們也更看重朋友能否給自己提供及時的建議、幫助或指導,以及「當自己去到一個新的環境,朋友的存在會讓自己感到安全」。







這或許和不同生命階段,不同的發展需求與人生任務有關。




埃里克森在他的人格發展階段理論中(1950)指出,在12-18歲這個階段,我們主要會在與同伴的互動中去探索「我是誰」,「我的信念、價值和目標是什麼」等,並且順利地完成這個階段的發展,我們會能夠獲得「忠誠」這一寶貴的品質——懂得去接納他人,對他人做出「承諾」。




這或許就是為什麼那些尚未成年的參與者更加看重朋友的幫助,希望朋友值得信賴、讓自己感到安全的原因。




此外,不同性別的人對於朋友也有著不同的看法。




比起男性和女性群體,

性少數人群(性別為其他的人)在交朋友的時候,更加看重「雙方價值觀的契合」以及「在對方面前可以做真實的自己」。

在朋友能否給自己安全感和朋友是否值得依靠這兩方面上,女性則比其他兩個群體更加看重。











在問卷的最後,我們使用了

Gierveld與Tilburg(2006)

的「孤獨量表」

(6-Item Scale for Overall, Emotion, and Social Loneliness)

來調查大家在整體上的「孤獨感」。




結果發現,擁有朋友的數量的確與我們的孤獨感存在負相關關係,即

擁有的朋友數量越多,孤獨感越低。

並且,

擁有摯友的數量

要比擁有的朋友/好友的數量

對孤獨感的影響更大

(圖中折線的斜率)。







不過,我們還發現,儘管我們感覺孤獨,但

我們卻並沒有那麼想要有很多人在身邊。

擁有朋友/好友/摯友數量少的人,感覺到孤獨,但比起那些朋友多的人,他們卻並沒有那麼渴望會有很多人在身邊的感覺。







這或許與兩種失望感有關,

一種是對他人的失望,另一種是對自己的失望。




如上文所提到的,大家在交朋友的時候十分看重「能在對方面前做真實的自己」,「對方是值得信賴和依靠的」,以及「雙方的價值觀契合」,有一定的關係。也就是說,人們會認為要找到「很多」這樣的人是不現實的,與其有很多不符合這些「標準」的人在身邊,不如與孤獨感共存——這便是我們對於他人的失望。




又或者,與我們曾經在幾篇推文中提到的觀點類似,人們有時候會主動尋求孤獨,這可能是出於人們的一種「自我攻擊」的內在動機,來自於內心羞恥感強烈的人,他們希望以尋獲孤獨來自我懲罰,用孤獨來印證內心對於自己「不值得」、「配不上」的想法。我們主動尋求孤獨,也可能是出於我們對自己的失望。




你是否曾經疑惑,那些年一起長大的好朋友,是不是到頭來都會走著走著就散了?

或者,你是否曾經相信,好朋友就應該是「即便很長時間不聯繫,再見面也一定毫無罅隙」,又或者,你是否也曾經以為自己並不需要朋友?




如果看了這些數據,你想要找回那些失散的人,或者你覺得想要花點時間去維繫你們之間的友情,那麼以下兩點是你可以試著去做的:






  • 主動了解Ta的近況。

    研究發現,好朋友之間「即便幾年沒有見面,聊天時候也會感覺舒服」是有前提條件的——你們之間存在著一些共同語言。有一些幸運的人彼此不需要主動了解也能夠隨時擁有這樣的共同語言,但對於很多人而言,你們需要對彼此近況的了解,來給雙方機會去同步兩人在不同的時空里的生活軌跡。





  • 進行深度的互動。

    如今,互聯網讓我們擁有更多的交流方式,除非故意,我們已經不太可能會真的和某人失聯。但是,僅僅在朋友圈裡默默點贊,或者網上隨手送出的生日祝福,可能對友情的維繫並不會有太大的幫助。研究發現,同樣是在線上聯繫,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支持性的、更有深度的溝通來維繫友情。




讀完今天的推送,你想起了誰?你們有多久沒有聯繫過了?不妨把這篇文章轉給Ta吧。




Reference:


Erikson,E.H. (1950). Childhood and Society. New York, NY: W. W. Norton & Company.


Gieryveld, J.D.J. & Tilburg, T.V. (2006). A 6-item scale for overall, emotional, and social loneliness: Confirmatory tests on survey data. Research on Aging, 28(5), 582-598.


Institute in Basic Life Principles (n.d.), What are the four levels of friendship?


Jaqueline (2018). Casual friends vs. close friends: What are the 4 levels of friendship?


Mendelson, M.J. & Aboud, F.E. (2012). Measuring friendship quality in late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Measurement Instrument Database for the Social


Science.


Rybak, A. & McAdrew, F.T. (2006). How do we decide whom our friends are? Defining levels of friendship in Poland and the U.S.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46(2), 147-163.






若有任何困惑,請發信息到公號後台,


我們會在48小時內給你解答。



搜索文章/心理測試/招聘/轉載/請戳菜單欄







魏瓔珞總是能勝出,是因為她足夠複雜
「人格成熟的重要一步」 | 最有治癒力的一種人格特質是什麼?

TAG:KnowYoursel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