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培養孩子良好飲食習慣與能力的形成,才是孩子生長發育的基本

培養孩子良好飲食習慣與能力的形成,才是孩子生長發育的基本

我們的孩子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身體會需要各種營養素。一位兒科醫生說,每年看門診的孩子,有30%都是因為他們不好好吃飯。要想降低孩子將來營養不良的風險,這不僅需要爸爸媽媽們合理調配適合孩子年齡的膳食;還需要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與能力。

要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能力,爸爸媽媽們首先就需要心裡有一個良好飲食習慣的標準,那麼什麼是良好飲食習慣的標準呢?根據我們的生活習慣、習俗,良好的飲食習慣標準應該是:

對孩子按時吃飯的積極性進行引導,使其對進食表現出極大的興趣;

讓孩子在進食時有固定的座位;

吃飯時,應讓孩子注意力集中,細嚼慢咽,定時定量,安靜地吃完自己的一份食物;

引導孩子愛吃各種食物,不偏食、不挑食、不吃零食;

閉住嘴唇咀嚼食物,不讓別人看見嘴裡的食物;

不含著食物說話,咽下最後一口飯再離開飯桌;

吃飯時注意整潔,吃完碗里最後一點飯萊,不要養成剩飯萊的不良習慣;

經常喝開水,不喝生水;

不撿髒東西吃。

而有了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標準後,還需要我們培養的就是孩子關於飲食的能力,要培養孩子正確使用餐具和獨立吃飯的能力。

學慣用筷子,自己洗手、擦嘴;

學習協助父母擺放碗筷,飯後將自己的碗、筷、椅子放好;

採用正確的吃飯姿勢,並掌握與進食有關的語言,如「細嚼慢咽」,各種餐具名、飯菜名稱等。

知道了,良好的飲食習慣的標準和需要的能力後,擺在我們面前的就是如何培養孩子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與能力了。如何培養孩子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與能力,爸爸媽媽們可以參考以下幾點。

吃飯前要讓孩子保持安靜,同時保持輕鬆愉快的情緒。吃飯的時間應有規律性,按時進餐會讓胃的消化液正常分泌。切不可讓孩子飯前過度興奮或疲勞。更不要呵斥孩子。飯前一小時內不要止孩子吃糖果、雪糕,也不要讓孩子喝大量的開水,以免沖淡胃液,影響胃液的正常分泌,造成孩子食慾下降。

注意飯菜的色、香、味、形,經常變換花樣,避免單調無味,並注意參照氣溫適度調整食品的冷熱,以增進孩子的食慾。

可有意地用童話故事、比喻、示範等,引導孩子理解食物的好處,比如「豬肝真好吃,多吃豬肝眼睛會亮晶晶的,嘴唇會紅紅的」、「多吃蔬菜小臉蛋會長得像紅蘋果一樣」,以此培養孩子對各種食物的興趣。

孩子情緒不好時,切不可用糖果、餅乾等食物來緩解矛盾而應轉移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以免形成吃零食的習慣。進食時,更不能遷就孩子邊吃邊玩的毛病。當孩子不好好吃飯時,可以採用不理睬的態度,以免養成壞習慣。有時,餓那麼一頓也沒多大關係。

父母要耐心教會孩子正確使用餐具的動作,即使把手、臉、衣服弄髒了,也要不厭其煩地及時幫助擦凈,並對其微小的進步加以鼓勵,讓孩子始終保持旺盛的學習積極性。切忌粗暴處理,更不能圖省事,包辦代替,從而剝奪孩子學習自己吃飯的機會,這會影響孩子飲食習慣與能力的發展,也會使他養成凡事依靠大人的思想。

在2-3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飲食會時多時少,挑食、吃飯時玩的較多。有時高興了就使勁吃,不想吃時幾乎一口也不吃。不管怎麼樣,孩子早、午、晚三餐時間應和大人一樣,每餐吃20分鐘或30分鐘,時間一過就不給吃。如開飯時孩子不肯吃,不要太勉強,到下一餐再給吃,但不能因此就多給點心吃。如這樣做,孩子就越發不肯好好吃正餐。平常讓孩子多運動,到外面玩玩,肚子會餓得快些,到吃飯時也就自然會使勁吃了。只要飲食有規律,一切都會改過來的。

父母也應注意身教重於言教,因為父母的言行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很重要的。平時言談或同桌吃飯時,都不能有任何暗示性語言和動作,以免形成孩子飲食的壞習慣。比如,媽媽不喜歡吃肉,讓孩子察覺後,就會照媽媽的言行去做,必然形成挑食的壞習慣。

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能力,是我們做父母的最應該、最基本給孩子要培養的基礎技能之一,這是孩子一生都用到的。

每日持續分享有價值的育兒經驗與心得,讓我們與孩子一同成長。歡迎評論區留言轉發,收藏,關注本賬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同成長的粑粑 的精彩文章:

TAG:一同成長的粑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