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英軍畏敵如虎,為什麼中國軍隊卻能打敗日軍

英軍畏敵如虎,為什麼中國軍隊卻能打敗日軍

(⊙_⊙)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NO.673-中國遠征緬甸

作者:楚奉先

製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棉花

在西方的歷史觀念里,中國戰場對二戰的幫助往往是模糊的,甚至有很多歐美人不知道中國也參加了二戰。這一方面是由於中國距離歐洲主戰場和太平洋戰場都比較遠,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中國的抗戰相對獨立,很多新聞和研究都圍繞中文展開,西方人看到的不夠。

唯有一支部隊,打出了屬於中國人的威風,不僅殺敵無數,更讓西方人也看到了中國精銳的實力。

這就是遠出印緬的中國遠征軍。這支軍隊不僅幫助擋住了日軍對中國西南的滲透,還幫助英軍收復了緬甸的領土,讓日軍都聞風喪膽。

日本的印度洋邊疆

日本對緬甸的興趣是有原因的。

日本很清楚自己在太平洋戰場上的實力,與製造業馬力全開且資源極豐富的美國長期抗衡,日本很快就會陷入弱勢。再加上中國戰場進展緩慢,日本在時間上的優勢正在不斷流逝。而東南亞的歐洲殖民地擁有大量日本緊缺的戰略資源,征服東南亞是日本與美國長期對抗的前提。

日本軍國集團這時候需要想清楚

僅憑日本本土和侵佔的中國東部

能否和美國正面對抗?

1941年底日本偷襲珍珠港,到了1942年,他們就需要抓緊征服東南亞並建立緩衝帶,以應對海洋、大陸和半島上各個方向的威脅。緬甸這個面向印度洋的狹長地帶成為日本東南亞戰略的重要一環。

日本南下首先攻擊菲律賓、越南、馬來亞等

緬甸則位於東南亞的西北端

獲得緬甸,能夠在英國控制的印度和日本佔領的東南亞之間划出一個令人滿意的緩衝線,還能切斷中國的滇緬通道,進一步迫使重慶政府崩潰。如果沒有緬甸這個支點,日本對東南亞的控制將很不穩定,總不能靠隨時搖擺的泰國去擋英國人吧?

日本若佔領緬甸

不僅中國的戰略物資會極度吃緊

英國的印度殖民地也可以遭到入侵

(澳洲也可能成為佔領東南亞的下一個目標)

而盟軍這一邊卻顯然還沒有做好準備。按照當時印度英軍總司令的話來說:「1942年3月,印度連一個受過全面訓練的師都沒有。」印度國大黨又要求將軍隊用於國內治安,進一步影響了殖民地軍隊的戰欲和訓練水平,面對日本隨時會發動的攻擊,英軍是很無助的。

英帝國原以為新加坡要塞固若金湯

但也很快就丟了

這意味著緬甸暹羅外的東南亞必然全部淪陷

(暹羅選擇與日本合作)

他們這時候能夠指望的大概也就剩下中國了。

此時的中國用空間換時間,已經成功拖住了日本陸軍,以及大量運輸用的載具。部分低強度的日本海軍也被迫在長江和中國沿海巡邏,減少了太平洋和印度洋面上的戰鬥力,為英美軍隊爭取了不少時間。這也是為什麼盟軍司令部非常重視對中國西南的援助,花大力氣組織了滇緬公路的修建和空中運輸。

中國超級大後方的生命線

從仰光修到中國邊境尚且較容易

從邊境至昆明已經要翻山越嶺了

而從昆明再經貴州運至四川盆地同樣相當艱難

(下圖為貴州段的「二十四拐」)

蔣介石也明白緬甸這個最後的補給點對中國繼續抗戰的價值,投桃報李地派遣了麾下最精銳的部隊,擔任遠征任務,幫助印緬殖民地上孱弱的英軍打防守反擊。

國軍200師南征北戰

憑藉蘇械裝甲部隊縱橫戰場數年

也被派往了印緬戰場

1942年2月中旬,中國遠征軍兩個師的先頭部隊進緬,隨後各支部隊沿著滇緬公路不斷進入,馳援在緬甸南方的英軍。但中國遠征軍還沒有到,英軍就已經崩潰了,在3月1日丟掉了重要城市仰光,開始向北潰散。還不知前線失利的中國遠征軍第200師就這樣在同古(今東吁)與日軍遭遇,打起了一場沒有希望的守城戰。

1942年5月,史迪威從緬甸撤退到印度

跑得倒是很快

這支第200師是當時國軍的機械化精銳,但落在同古這樣一座孤城也只能聽天由命了。駐守的英國軍隊,早就在聽說仰光失守之後撤離;日軍不僅有強大的步兵攻勢,還能調動重炮和3個空軍聯隊;當地的緬甸義勇軍也認為日本人是來解放殖民地的,願意給日軍帶路。

錫當河畔的東吁也是一座古城了

歷史上有名的東吁王朝便以此為都

但就是在這樣的不利局面下,第200師還是守住空城12天,最終帶著所有的傷兵全身而退,為北方的中英聯軍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一個月後,孫立人率領的新38師又在仁安羌解救了7000多毫無鬥志的英軍和500多名平民。

相當帥氣的孫立人將軍

(攝於重慶)

這兩場戰鬥,是中國遠征軍最早的勝績,也是中國軍人第一次在國際社會面前展現了自己的實力。但這些局部的勝利無法阻擋日軍的瘋狂腳步,中英聯軍一退再退……

國軍不怕遠征難

時間到了1943年,中國軍隊已經跟著英國軍隊後撤到了緬甸北部。其間英國人曾經組織過兩次反擊,一次是在1942年底對若開山區進行突襲,卻遭到慘敗;另一次是在雙方交火線後的叢林里組織游擊戰牽扯日軍注意力,這一次作戰則取得了成功。

游擊戰不是只有晉西北才有

緬北葉能亂成一鍋粥

率領這支游擊隊的文蓋特准將,在沒有陸地補給的情況下依靠盟軍的空投,整整堅持了三個月,給日軍造成了無數困擾。結合駝峰航線對中國的支援,英軍總部這時候才明白過來,在這樣的惡劣地形中展開游擊戰是可行的。既然盟軍已經擁有了制空權,就乾脆繞開陸地上複雜的地形,直接用空中支援的方式輸送物資。

緬北、緬西遍布這樣的山區

靠陸路運輸是難以支撐長期戰鬥的

空投是王道

這個思路一打通,緬甸戰場的僵局瞬間就被打破了。

很快,盟軍東南亞司令部就找到了四個重點作戰目標:其一,是從1943年冬天開始在緬甸北部發動主要攻勢,吸引日軍;其二,將利多公路延伸到滇緬公路上;其三,修建從加爾各答往阿薩姆的輸油管道,並通向利多;其四,將駝峰航線的運量翻番。後三個目標,是為了給中國輸入更多的物資,持續牽制中國戰場的日軍,並強化遠征軍的戰鬥力。

而要完成這些目標的一大重點,就是攻佔緬甸北部重鎮密支那。佔據了這裡,公路的修建會更順利,駝峰航線的壓力就變小了,也能作為聯軍向南的橋頭堡。

由於緬甸腹地已被日本控制

滇緬公路已被切斷

光靠駝峰航線的運力還是不足的

緬北的密支那就變得至關重要

(至少可以建立起英屬印度至中國的新公路線)

中國遠征軍積極地參與到第一個作戰目標當中,一部分與史迪威將軍帶來的美軍混編,從正面攻擊日軍,另一部分則由衛立煌將軍率領,從薩爾溫江河谷向西推進。再加上英印游擊隊的攻勢,從三個方向包夾日軍。

這一大波反擊還是相當成功的

(印度海軍陸戰隊也參與了後續騷擾...)

中國軍隊作戰神勇,新38師於12月29日攻克於邦,新22師於1944年3月5日攻克孟關,隨之兩軍會師攻下瓦魯班。這當中甚至發生了遠征軍的兩個營聯手繳獲了18師團印綬的事件。消息傳來全國鼓舞,英美盟軍也對中國部隊刮目相看。

英美軍的進展也很順利,英國游擊隊甚至用12小時修建了一座臨時機場,迎接後續部隊。正是在這支部隊的進攻混亂中,中國部隊才找到了空隙,偷襲了18師團的指揮部。

很快,日軍在緬甸北部的交通線就被聯軍切斷,密支那也在重重包圍中得到了光復。從緬甸通往中國大後方的交通樞紐被打通,後來大名鼎鼎的史迪威公路也就可以開始修建了。

拿下密支那後

新建的史迪威公路得以對接滇緬公路

再加上駝峰航線的運力(不斷擴容中)

當然,事後復盤這場勝利,會覺得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日軍當時控制了緬甸北部的主要交通線,從中南部向北運輸的道路也只是遭到了英國游擊隊的零散打擊,反倒是盟軍從緬甸北部濕熱複雜的山林中出發,補給會很困難。尤其是中國遠征軍,當地民眾對他們並無認同,祖國又在困難時期,還與緬甸之間有橫斷山脈阻隔。他們是如何維持戰鬥力的呢?

補給的秘密在於空軍。

我們的小夥子需要飛機

羅斯福總統的陸軍參謀長馬歇爾將軍在事後撰寫報告時說:「重入緬甸是目前為止依靠空中補給的最宏大戰役。從中國軍隊10月份進入胡康河谷開始,到次年8月攻陷密支那,共有25000~100000名官兵參加了戰鬥,他們的食物、裝備和彈藥很大程度(甚至全部)依賴空中補給,手段可能是空降、空投或者機降。」

駝峰航線上的運輸機

他說得沒有錯。戰役到達高潮的階段,前線運輸機中隊每架在役飛機平均每月飛行230小時,不斷給陷入日軍包圍中的盟軍運送彈藥和兵員。印度第7師在1944年2月呼叫了一次空中支援,結果在21天的戰鬥中美國飛機為當地空投了1500噸各類物資。

一架皇家空軍霍克颶風Mk IIC沿橋飛過

盟軍東南亞司令部通過這次慘斗終於完成了從一戰到二戰的思維跳轉,充分地利用了自己的制空權。在空中補給部隊的不斷投放和地面軍隊的英勇進攻下,從緬甸趕走日軍,為中國抗戰保護好超級大後方的戰略目標正在逐漸實現……

美國人要去日本繼續發揮自己的空軍優勢了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識局微信公號:地球知識局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球知識局 的精彩文章:

伊拉克是如何變成失敗國家的?
廣東人真的沒文化么?

TAG:地球知識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