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跳脫」蘋果 國產手機聯手供應鏈廠商開啟「冒險遊戲」

「跳脫」蘋果 國產手機聯手供應鏈廠商開啟「冒險遊戲」

蘋果依舊是那個「高高在上」的蘋果,動輒上萬元的售價依然讓它成為手機品類中最「傲嬌」的品牌,但面對這樣的對手,在技術路徑上逐漸走出自己方向的國產手機廠商們並不感到懼怕了。

9月13日凌晨3點,就在被稱作科技界「春晚」的蘋果新品發布會後,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發布了一條微博,稱「穩了,我們十月十六日倫敦見」。華為將在10月16日發布Mate20,在今年二季度,華為手機出貨量第一次超過了蘋果。

「目前中國高端機競爭態勢跟數年前發生了很大變化,所以新iPhone的競爭對手較以往更多。」 Canalys分析師賈沫對記者表示。

走出「千機一面」

「千機一面」曾經是國產手機身上撕不去的標籤,除了供應鏈處於弱勢地位外,「蘋果效應」下現成的市場蛋糕其實是最大的誘惑。這就像是有人給出了標準答案,國產手機只要照著抄就可以了。

供應鏈上甚至出現了蘋果周期,如果趕上蘋果新機上市,高端元器件也可能變得緊俏起來,這時候大部分的手機廠商都需要繞道而行,尋找替代方案或者等待生產線量產,但做著蘋果周邊生意的商家們卻翹首期盼著這一年中,最好的生意周期到來。

「那時候供應鏈也很期待蘋果的發布會,但也會很害怕,很多人一年就賭這樣的一次機會,看一下技術趨勢。」 上游供應鏈廠商深圳市匯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張帆對記者表示,但今年,很多人也許不會特別盯著發布會了。

在張帆看來,曾經遙不可及的蘋果正在變得可以「追趕」,國內的終端廠商從軟體設計、功耗到外觀設計都有很多進步。

早在2017年的4月,vivo就召集手機行業頂尖的供應商們到東莞總部,vivo告訴他們,合作方式和合作節奏要調整。簡單來說,vivo要重注加碼科技創新,一改之前的技術跟隨策略,在涉及手機創新的關鍵領域提前布局,要把技術跟蹤、合作的周期提前到18個月,甚至36個月。這是因為,手機公司之間的競爭往往拼的是創新技術紅利期的前半年,甚至3個月時間。

但這樣做也有風險。技術的完善周期需要時間。手機新品能否成功享受「新科技」傍身所帶來的出貨量紅利,更大的考驗在於廠商們對供應鏈的掌控能力以及供應鏈的製造和技術能力,並且,要有「冒險試錯」的準備。

「在比較早期時,為縮短產品面世時間,下風險訂單,雙方各承擔一半,客戶願意冒一定風險。」張帆認為這樣的模式雖然不能簡單地被複制,但不否認對於客戶來說,這是一次市場突圍的機會。

「跳脫」蘋果 國產手機聯手供應鏈廠商開啟「冒險遊戲」

根據市場分析公司Canalys的數據報告,2018年第二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回升至1億部以上,相比第一季度的9100萬部,出貨量明顯增加。其中,出貨量市場份額排名前四中,vivo排名第三,在二季度的增速為30%,高於其他品牌。

vivo產品總監黃韜表示,目前匯頂主要是做了類似攝像頭感測器和調校的業務,而vivo則做鏡頭類產品。「我們在這些方向上投入了巨大的資源,並掌握了其中一部分我們認為的關鍵技術。但如果虧損了,造成的損失vivo和匯頂一人一半。」在低迷的市場環境下,試錯的成本和成功突圍相比,顯得微不足道。

「山寨」國產手機?

國產手機廠商通過激進的技術戰略打擊對手,但蘋果的反擊也沒有停止。

看完蘋果的新品發布會,有人評價道,整場發布會唯一的「亮點」或許就是新iPhone終於支持雙卡雙待,其中一張卡延續過去的實體nano-SIM,另一張卡為內置的eSIM虛擬卡。蘋果還專門為中國用戶準備了擁有兩張實體nano-SIM卡槽的定製版iPhone。

看上去,這次是iPhone「山寨」了安卓機。

此外,蘋果手機卡槽的設計與前不久OPPO發布的 Find X手機幾乎一樣,淘汰了此前的三合二卡槽設計方案,看上去蘋果正在「借鑒」更多競爭對手的方案。

「蘋果也在價格上抵禦國產手機的競爭,比如在產品上增加不同內存的版本。」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研究總監閆占孟對記者表示,蘋果整體競爭的壓力會比較大,年底或者(明年)年初的調價會是關鍵。

「蘋果銷量下滑的主要原因還是太貴了,國產手機廠商的定價策略比較激進。」閆占孟對記者表示,此次大尺寸的iPhone Xs Max價格創出新高,可以看得出蘋果在高端市場的信心,但在銷量上,依然面對來自國產手機的擠壓。

數據表明,華為正在銷量上超過蘋果。

Gartner公司官方網站顯示,二季度華為公司一共銷售了4985萬部智能手機,獲得13.3%的市場份額,僅次於韓國三星電子,成為全世界第二大智能手機廠商。

該季度,美國蘋果公司交付了4472萬部智能手機,全球份額為11.9%,屈居第三名。該季度,蘋果的份額落後華為1.4個百分點。

Gartner公司的研究總監古譜塔(Anshul Gupta)表示,二季度,華為智能手機銷量增長了38.6%,華為繼續在手機產品中推出了創新功能,擴展了產品線,覆蓋更多的消費群體。這位高管表示,華為公司在零售渠道方面進行了投資,推進品牌建設,此外榮耀品牌的準確定位等因素促進了銷量增長。到目前為止,華為在全球70個國家地區發售榮耀手機,榮耀品牌已經成為華為手機業務的「增長發動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