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航空發動機為何造不好,僅僅因為材料?內部大佬告訴你真相

中國航空發動機為何造不好,僅僅因為材料?內部大佬告訴你真相

一直以來,航空發動機以其製造要求嚴格、工藝精度極高,被譽為工業之花。最近有媒體爆出:美國對烏克蘭馬達西奇公司長期向中國提供航空發動機一事頗有微詞,甚至還當眾發難烏克蘭政府,要求停售相關發動機。儘管烏克蘭有人以生計回懟美國,但也讓人重新想起中國航空領域的「心臟病」問題。

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不少人都將鍋甩給了材料問題。但講到中國航空發動機產業有哪些成就的時候,話鋒又突然一轉,開始吹捧發動機葉片材料,看起來似乎是有些選擇性遺忘...事實上除了技術和材料問題外,還在很多方面存在著問題。

單晶葉片的抗蠕變應力能力確實強,但材料卻不是全部

工藝才是基石

基礎工藝是航空發動機的基石,無論多先進的發動機,只要基礎加工工藝不過關,統統都像三哥軍工產品那樣隔三差五鬧個「大新聞」。根據中航工業南方航空動力機械公司關於《某航空發動機三聯軸承故障分析》,在結論處作者毫不留情的指出「供應商應加強相關零配件的成品檢測,提高配件組配水平」。

材料表示:這鍋不能全由我背

畢竟工人不是神仙,零件加工出現偏差是非常正常的。但問題零件還能出廠使用,這鍋就得有人背,比如說「品控人員」。對於這一點,業內人士不僅非常清楚,甚至還專門寫篇論文對此進行批判。不過鑒於內容太多,要是展開說恐怕三天三夜都說不完,所以這裡我們就截取一份示例展示一下...

品控有多重要?

為了解品控對航空發動機的意義,這裡就舉一個某航發工廠的例子:在檢測航發壓氣機前支點軸承時,發現轉子轉動困難,用手難以轉動。品控人員斷定是沒有安裝支點的問題。在裝上傳動機構後,品控人員手動轉動了裝置,葉片是轉了,但問題也發生了。後來工廠將故障部位拆開後發現,第九級的葉片卡在高轉子葉片的尾端。由於品控人員的「蜜汁操作」,導致葉片永久報廢,直接經濟損失達到400萬人民幣。

正視問題,但也不能妄自菲薄。隨著經濟水平提高,國家對航空工業的重視程度空前提高,在航空發動機領域上可以說下足了血本,也確實取得了成績。最近互聯網上曝光了殲-10C搭載某改進型發動機的照片,從照片上看,這款改進型發動機尾噴口採用了鋸齒狀的擴斂片,而且每一套擴斂片的間隙都很大,因此可以判斷它們能在較大的範圍內進行活動,換句話說,這款發動機很有可能是軸對稱矢量推力發動機。這足以看出我們在相關領域的進步。

殲-10的新「菊花」

本期文章的目的,並非故意揭中國航發的短,而是在大家為中國航空工業喝彩的同時,也要冷靜看待。只有這樣,才能奮發圖強,勇於創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姐武備空間 的精彩文章:

美軍一款戰機,定位與梟龍戰機相似,下場令人意想不到

TAG:雷姐武備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