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為了夢中的音響系統,一個音響發燒友的DIY血淚旅程

為了夢中的音響系統,一個音響發燒友的DIY血淚旅程

從去年設計第一對全頻音箱,加上網上購買的二手TEAC AG-H500開始,開啟了自己的音響發燒敗家之旅。

為了夢中的音響系統,一個音響發燒友的DIY血淚旅程

為了夢中的音響系統,一個音響發燒友的DIY血淚旅程

享受了一陣的迷宮式全頻喇叭,感覺聲音表現直接、銳利、無相位差、但是頻響不夠平坦、高頻過於突出、音域高低延伸不足,低頻量感不夠,所以開始想要讓全頻喇叭搭配低音做成2音路喇叭試試看。

為了夢中的音響系統,一個音響發燒友的DIY血淚旅程

第二對音箱使用4寸全頻喇叭加8寸低音的搭配,其間更換了兩台天龍和先鋒的擴大機,希望功放能改善喇叭的聲音,結構均已失敗收場。啦啊飆升因表現平衡性不佳,分頻點聲音落差太大,只有低頻量感充足,所以這對也成了犧牲品。

為了夢中的音響系統,一個音響發燒友的DIY血淚旅程

為了夢中的音響系統,一個音響發燒友的DIY血淚旅程

為了夢中的音響系統,一個音響發燒友的DIY血淚旅程

第三對喇叭,接受了賣AHE喇叭老闆的簡易,重新研究二音路,使用AHE喇叭加上現成的分頻器,修改分頻器的高音電容,讓高低音銜接更平滑。再根據喇叭性能設計反射式箱體容積和確定箱體各邊比例以降低諧振駐波的干擾。此次特地去木材市場挑選了2.1MM的胡桃指接木來做音箱,旗艦又多購得一台二手TEAC A-H500功放。

為了夢中的音響系統,一個音響發燒友的DIY血淚旅程

但人總是有更高的奢望,雖然次音箱高低品延伸已是比之前音箱好許多,但是壞在朋友拿了一對丹拿喇叭的雨後初晴LS 5/12A加上自製的前級及AYRE V3後級,讓我做比較後,覺得自己做的喇叭低頻量感還是偏少,人聲厚度還是比不上雨後,整體聲音偏薄,因此動了做3分頻音箱的年頭。

為了夢中的音響系統,一個音響發燒友的DIY血淚旅程

為了夢中的音響系統,一個音響發燒友的DIY血淚旅程

為了夢中的音響系統,一個音響發燒友的DIY血淚旅程

在請教AHE喇叭商後,決定再來試做一對3分頻音箱,建議使用1寸高音加五寸中音搭配8寸低音,中音使用密閉式音箱結構,聲音較為厚實,但是3分頻可能不會比以前的2分頻好聽,還有要調整的部分會更多。不過窩還是決定繼續做下去,拆了之前失敗的2分頻音箱,取其8寸低音來使用,搭配現成的3分頻器,設計成類似MTM點音源的地貧反射式音箱,並且使用6公分厚的木板來做箱體。

為了夢中的音響系統,一個音響發燒友的DIY血淚旅程

完成三分頻音箱後,再與自己的2分頻以及朋友的雨後LS5/12A 對比,發現三分頻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那個現成的分頻器造成高音及中音重疊過多,但低頻和中頻又銜接不足,所以只靠成品分頻器是不行的,後來又嘗試修改電容,以及學習使用L-PAD做調音改善,雖然蓋上後3音路感覺好像很豐富,低頻也澎湃,但是高音毛躁,整體細膩度依舊比不上之前的2分頻更別提雨後初晴了。

為了夢中的音響系統,一個音響發燒友的DIY血淚旅程

為了夢中的音響系統,一個音響發燒友的DIY血淚旅程

但是再修改分頻器的過程中,興起了自己設計分頻器的念頭,試做第一對2音路2階分頻器再加上低音的阻抗穩定線路,用便宜的組合音響聽DUPRE的大提琴煲單體,順便進行自己的第三對2分頻低音反射式音箱設計。

為了夢中的音響系統,一個音響發燒友的DIY血淚旅程

為了夢中的音響系統,一個音響發燒友的DIY血淚旅程

有鑒於以前都是用實木打造箱體成本太高,加上朋友簡易用MDF板試試看,MDF對於聲音的內阻高,會與實木有不同的表現,因此就計劃用MDAF來做個鋼琴烤漆亮白音箱,並將反射孔改到後方,改善低頻音場,一樣是降低諧振比例去做,不過手工噴漆打磨音箱是個噩夢,用噴漆罐的漆面難干,瑕疵明顯,玩過一次就可以了,這種事還是交給專業的噴漆去做。完成後的音箱,經過幾個星期的反覆聆聽並調整分頻器,效果非常好,雖然選用的是很便宜的喇叭,但是聲音表現卻意外的好,雖然覺得還是比不上雨後初晴5/12A,但是聲音柔順乾淨,分頻過度自然,重疊音少,因此這對音箱搭配TEAC AG-H500功放,送給老婆當組合音響聽音樂。

為了夢中的音響系統,一個音響發燒友的DIY血淚旅程

有了成功的二音路分頻器製作經驗後,便很快著手3音路分頻器的製作。先試著替中音喇叭做了一個阻抗穩定線路及L-PAD衰減線路後,如預期的改善了三分頻中頻的銜接問題,但是高頻分頻點過低的問題尚未解決,因此決定為喇叭特性重新設計分頻器,最後結合喇叭性能,決定將分頻點設再500-4000HZ,便從網上購買所需的電容電阻電感,並經過一個月的空閑時間反覆聆聽調整,中雨讓自己的喇叭聲音表現柔順自然音場寬闊,能夠追的上Harbeth LS 5/12A,所以就順便請壞朋友將AYRE V3後級讓過來,並定做了一台1:1DE 鎳鋼鐵心前級來做搭配。

為了夢中的音響系統,一個音響發燒友的DIY血淚旅程

在享受一陣子的自製3分頻的美好,手癢的去買了一對丹拿D260高音回來,要修改窩的胡桃木2音路音箱,並修改原本的分頻器,試著去比較高階喇叭的差異。

在使用丹拿高音後,高音甜美多汁,果然讓人回不去,雖然感覺D260是一隻很棒的高音,但是FS1000HZ,分頻點要拉高2個8度約3000HZ才能改善FS點阻抗的上揚,但勢必中低音喇叭就會很吃虧,因此要發揮D260的實力,就需從新設計分頻器,讓這一組喇叭搭我的TEAC功放,變成現在房間里房睡眠音樂的好伴侶。

從自製全頻音箱開始,開啟了自製音箱的敗家之旅,從箱體自行設計打造,使用成品分頻器,因為不滿意表現,自己學習修改分頻器,到自己手工搭棚,從2分頻到3分頻、阻抗穩定線路、L-PAD衰減平衡,無非都是追求心中更滿意的聲音。其中也有很多的失敗作品,聲音平衡性欠佳,只好放棄箱體,另造。終於能完成幾對自己滿意的作品。

今年元旦完成的3音路音箱,自製2階Bessel3音路分音器,高音VIFA XT25 SC90 04+中音Dynaudio D52AF+低音AHE22L170P箱體使用柚木指接做面板+MDF貼皮革,是目前最滿意的作品。

聆聽搭配DVD經TOBBYDAC全平衡輸入1:1鎳鋼鐵心電流級進式前級,轉RCA輸出到後級AYRE V3。聲音柔順平衡,細節表現清晰透徹,人聲韻味足,厚實迷人,是目前最滿意且完成度最高的作品。

為了夢中的音響系統,一個音響發燒友的DIY血淚旅程

為了夢中的音響系統,一個音響發燒友的DIY血淚旅程

為了夢中的音響系統,一個音響發燒友的DIY血淚旅程

為了夢中的音響系統,一個音響發燒友的DIY血淚旅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