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燥、流鼻血、便秘,試試下面這幾個穴位
中醫
09-14
秋天氣候乾燥,而且多風少雨,人體或多或少帶著夏季的熱毒,因而很容易引起秋燥癥狀,導致口唇乾燥、鼻孔流血、皮膚乾裂、毛髮脫落、大便燥結等,加上人春困秋乏,容易生病。
「入夏無病三分虛」。經過一個酷暑,小寶貝身體消耗很大。根據傳統醫學,「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秋天來了,無論有沒有癥狀,都可以做做下面幾個中醫小兒穴位。
1、血海
2、三陰交
3、二人上馬
4、運水入土
5、湧泉穴
6、分陰陽
針對生活的護理:
1、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
2、滋陰的銀耳粥;
3、吳老師推薦:蓮藕、秋葵、菱角、胡蘿蔔、秋梨、百合、荸薺等。
安安全全過秋天,不怕秋燥不怕寒。


TAG:小兒推拿醫師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