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沈國威教授近代中日辭彙交流史系列講座十二講

沈國威教授近代中日辭彙交流史系列講座十二講

原標題:沈國威教授近代中日辭彙交流史系列講座十二講


2018年9月10日到9月13日,每天下午,都能在北京外國語大學圖書館四層報告廳聽到日本關西大學外國語學部沈國威教授帶來的精彩系列講座,題為《近代中日辭彙交流史系列講座十二講》。此次講座的主持人是北京外國語大學全球史研究院/歷史學院院長李雪濤教授。


李雪濤教授主持近代中日辭彙交流史系列講座


沈教授研究「辭彙史」,歷史的視野在沈教授的講座中貫穿始終。講座首日,沈教授就對講座題目中的「近代」這一術語,進行了辭彙史意義上的梳理。此外,通過對「新漢語」、「新名詞」、等概念的辨析,沈教授將研究重點定位到「近代新詞」,即「漢語中19世紀初至20世紀初這一期間的新詞。接著,沈教授從學術史的角度,以時序和國別鳥瞰了這一題目的研究基礎。在此基礎上,他向我們介紹了近代辭彙考源的文獻資料和基本方法。尤為給人啟發的是,沈教授對比辨析了「辭彙史研究與概念史研究」兩個進路:「辭彙史研究的目的是詞的發生、普及、定型以及漢字文化圈內的交流;而概念史研究其實是「東方容受西方概念之史」研究;兩者的研究手法不同,但前者是後者的基礎;兩者之間更有小詞與大詞、文化史與文明史、從新名詞到關鍵詞的側重和演進。」沈國威教授還特別舉了梁啟超「少年中國說」來源日本及影響韓國的例子,來說明辭彙在漢字文化圈的交互,更絲絲入扣地呼應了他的著作的副標題「漢字新詞的創造、容受和共享」。


沈教授雖將目光聚焦於近代,卻並沒有放過對中日辭彙早期接觸這段歷史的爬梳。重點介紹了元代陶宗儀《書史會要》對日語的記錄之後,沈教授帶聽眾走進明治維新到甲午戰爭前的這段歷史,以黃遵憲的著作為重點,闡述甲午戰爭之前日語辭彙對漢語少有影響的現象及原因。


沈教授又分別考察了中日辭彙大規模接觸之前,中日因西方文明衝擊共同出現的新詞創製現象。一方面,17世紀初利瑪竇等耶穌會傳教士來華,在譯書過程中創造譯詞,隨著中國與歐洲交往加深,不同城市也出現了體現時代、地域特徵的新詞;另一方面,日本江戶時代,譯介荷蘭書籍的「蘭學」,在漢文是東亞唯一學術語言的情況下利用漢字創造譯詞。明治時期,日本學者又參考來華西方傳教士的譯文、遵循蘭學的翻譯原則來創造新譯詞。在這一部分,沈教授以1774年山田玄白所譯《解題新書》為例介紹「蘭學」是如何創製新詞乃至新字的;以1881年井上哲次郎等編纂的《哲學字彙》為例說明明治時期創造譯詞時如何體現蘭學的翻譯原則。沈教授特別指出,「明治20年代」(即1890年代)進入了「術語完成期」:主要的英和辭典、術語手冊初具規模;1891年近代國語辭典《言海》全卷刊行。


沈國威教授在講座中


沈教授介紹,甲午戰爭之後,進入20世紀,日文新詞一改過去對漢文的追崇;日文的漢文使用率逐漸降低,漢文教育也不再受重視。伴隨著中日政治經濟實力的消長,日語詞大量湧入中國,一改甲午前死水一潭的局面,形成從東向西的巨流。通過翻譯書、教科書、報刊雜誌等方式;經由漢學家、浪人;吏、文化人、留學歸國者等等,信息與知識從東瀛而來,日語也影響了漢語。沈教授指出,在甲午戰敗之前,中國譯書以西文為主,但這之後,中國知識分子對學習西方這一問題認識加深,認識到應該擴大譯介西方書籍的廣度、並加快速度。但西文人才不易培養,大量使用漢字的日語就進入了視野。沈教授以梁啟超為樣本,描繪了1895年前後先進知識分子對日本及日語的看法即轉變過程。


在新詞大量進入漢語的情況下,原有詞典已然不能滿足需要。1915年中國近代第一本國語詞典《詞源》出版。沈教授指出,此書「忠實地反映了當時新舊文化在語詞上的衝突和競爭,」極具代表性。沈教授分析梳理此書收錄的新詞,特別對未標註詞源的詞的來源加以考證,體現出漢語正處於近代化的過程中。《詞源》一書提示我們漢語出現了大量二字謂語詞,沈教授指出這些詞大部分都來自日語,形成的方式有三種:借形詞、借義詞、激活詞。「借形詞」是按照原來的詞形從日語借入的詞。「借義詞」是,文字串可以在中國典籍中找到,但是詞義已不是原義,而是從日本借入的新義。也可以說詞義的更新、擴大是在日本完成的。「日語激活詞」是指在日語的影響下,某些漢籍詞被激活,成為現代漢語辭彙體系的一員。


最後一日的講座上,沈國威教授慷慨地分享了他對近代詞詞源的研究方法。首先,深教授介紹了他研究使用的資料庫以及相關文獻。接著,沈教授用流程圖的方式,介紹他是如何區分並定性借形詞、借義詞、激活詞的。李雪濤教授做了精彩的總結髮言之後,台下師生積極發言,分享自己的感想、啟發、疑問,氣氛熱烈。為期四天的系列講座在不舍的掌聲中結束。

文/孟亞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外全球史 的精彩文章:

薦書| 茶的真實歷史
朴宰雨:韓中詩人在抗戰華文詩歌中所表現的紐帶與互動——兼談韓華文學

TAG:北外全球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