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寫作方法|不能忽視的作文要素——如何讓語言表達更加協調

寫作方法|不能忽視的作文要素——如何讓語言表達更加協調

文章的表達是否協調,直接影響文章的表達效果。很多同學對此並不重視,寫作時隨意性很大,結果就帶來了表達不協調的問題。

寫作方法|不能忽視的作文要素——如何讓語言表達更加協調


一、表達方式單調乏力

表達方式有記敘、描寫、說明、議論和抒情五種。在一種文體的文章里,當然應該以某一種表達方式為主。但是,如果記敘文中從開頭起,一直敘述到結尾;議論文中,從開頭起,一直空講道理到結尾;散文中,抒情不斷;如此這般的作法,只會適得其反:帶給人的是單調,乏味,表達效果差。有些同學不明白這個道理,他們寫記敘文,不用描寫和適當的議論、抒情。即使用,也不注意與記敘中心保持一致;他們寫議論文,不用事例來佐證自己的觀點,或者說理與舉例兩張皮;他們寫散文,不寫景,不敘事,結果文章毫無生氣,呆板沉悶,而且影響主題的表現。對於這些表達不夠協調的文章,大多被閱卷老師判到中等及以下之列。

還有一種傾向就是依照慣性行事:寫人,必定要先交待人名,敘寫外貌,接著再概述事例來反映他(她)的性格或思想;寫事,經常是開頭點明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隨後清起因、經過、結果。從表達方法上看,要麼平鋪直敘,要麼空發議論,要麼濫發感慨,讓文章「千篇一律」、「千人一面」。這樣的表達,可能不存在不協調的問題,但是,肯定存在表達乏力的問題。


二、體式要求不聞不問

有些同學愛選用日記、書信、演講稿、節目直播、人物訪談、寓言、童話、通訊報道、說明書或者實驗報告等非常規形式,但是不顧這些文體的基本格式、基本表述方式:比如,標榜是書信,相關的格式卻不到位;標榜是劇本,卻沒有戲劇衝突,等等。


三、寫作順序無序轉換

有些同學為了增添文章的神秘感,一會兒採用倒敘,寫回憶中的事情;一會兒又回到現實中來,寫眼前的事情;一會兒又插敘,寫不相干的往事。這樣一來,一件事可能被寫得支離破碎,讀起來也很吃力。

寫作方法|不能忽視的作文要素——如何讓語言表達更加協調

解決對策

首先我們應該認識到,優秀文章大多是綜合運用各種表達方式的產物,單獨運用某一種手法很難寫出出眾的作文。要實現表達協調的目標,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1、準確把握文章體裁

之所以要先把握未來文章的體裁,是因為一定的文章體裁是與相應的表達方式相配套的。比如,記敘文必須以記敘、描寫為主;說明文必須以說明為主,等等。有時候,擬題者給出的文章題目具有鮮明的文體傾向,比如「××之我見」、「說××」、「××綜述」等題目,就必須寫成議論文。這時候,我們就要遵循這樣的文體導向,選用合適的表達方式。至於文體讓我們自選的題目,寫作前也要先明確自己準備寫什麼文體的文章,從而好恰當確定主要的表達方式。


2、綜合運用表達方式

這麼做,使得文章有景有物,有人有事,有情有理,能夠收到形象感人、意趣盎然的良好效果。一般而言,在記敘文里,除了記敘為主外,一定要以追求形象為目的,運用描寫手法寫好其中若干片段:比如人物的一連串動作,人物的神態變化,人物活動的場景,等等。同時,必要時要運用議論抒情,通過以情點染,以議升華,達到畫龍點睛的目的。在說明文中,要通過增加議論抒情,適當以議點睛,以情著色。在議論文中輔以敘事和抒情,可收到情理相濟、形象生動的效果。對於 散文而言,更是要兼用多種表達方式,或敘述,或描寫,或議論,或抒情,啟動自己的聯想和想像,抒發自己的情懷,做到各展其長。

具體到一篇文章里,到底該增加哪種表達方式,這沒有定論。一般而言,這需要因文而異,因內容而異,因主題需要而異,因作者的認識而異。也就是說,哪種方式更有利於表達主題,更能顯示你對生活的獨特認識,你就增添哪種方式。同時,增加的表達方式在種類上應該多一些,在篇幅上應該少一些,做到簡明扼要。

寫作方法|不能忽視的作文要素——如何讓語言表達更加協調


3、嘗試採用不同的寫作順序

以記敘文而言,就有順敘、倒敘、補敘或插敘等順序;寫議論文,除「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順序外,還有先總後分,先分後總等順序。不同的順序,使得文章的表達具有不同風韻,呈現變換迷人的風采。需要說明的是,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發生的事情交錯交代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運用過渡句,作出清楚的說明。


4、保持語言風格的一致

文章語言風格,一方面取決於作者的表達習慣、性格特點,另一方面也要適應文章主題表達的需要。一旦確定或者輕鬆活潑、或者形象生動、或者蘊含哲理的語言風格,就應該保持統一,而不要隨意變化。

編輯:心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