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世界不幸福了嗎?

世界不幸福了嗎?

近日,根據蓋洛普最新一份關於幸福感的調查,世界在2017年比過去10年更滑向了消極的一端。蓋洛普消極經歷指數達到了新高,數值為30,其中除了生氣以外,其他構成這一指數的所有負面情緒和經歷,諸如擔憂、壓力、疼痛和悲傷都到達了10年內的新高。以數值最高的擔憂為例,38%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在過去的1年里承受過許多憂慮的困擾。

資料圖 (圖源:新華網)

中國論壇網注意到,依據這份調查,中國的不幸福感居於全球中等位置,加拿大、非洲南部國家、烏克蘭、芬蘭等國家與中國處於同級水平,而大部分歐洲國家如瑞典、波蘭和德國,以及澳大利亞、俄羅斯、蒙古、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巴拉圭的不幸福感均低於中國,甚至蘇丹、索馬利亞、安哥拉和阿曼等國家也低於中國。

對於這個排名,也許有人會覺得奇怪,為何一些陷於戰亂的國家的幸福指數會高於中國?而這也恰恰是所有類似報告為人詬病的地方,早前聯合國發布的世界幸福國家報告也遭遇過這樣的爭議。

一方面來看,幸福感是一個複雜、主觀的情感、心理狀態,受經濟、教育、年齡、宗教信仰、政治偏向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出現幸福感與經濟發展水平差異的情況也屬正常,例如最不發達國家之一的不丹常年高居幸福榜前列。

另一方面,相關調查報告的組織者的立場與價值取向也在發揮作用。以蓋洛普調查為例,其所代表的價值觀和立場,並非人們常認為的客觀中立。中國論壇網了解到,蓋洛普調查長期受一些環保主義者和左翼影響。

當然,從這些調查報告中,我們還是可以挖掘有價值的信息。蓋洛普的幸福感調查追蹤了146個國家裡多於154000位的受訪者,調查人員通過電話和面對面的採訪形式,了解受訪者在過去一年的感覺和情緒,從而推論出全球的不幸福感水平。僅從指標設計和數據基礎來看,這項調查內容相對詳實且具有一定客觀依據。

同時,調查所發映出的經濟發展和政局穩定與人們幸福感的正相關關係也值得關注的。從調查結果可見,中東和非洲國家的不幸福感普遍高於其他地區,說明不幸福指數偏高來源於經濟發展落後或國家的政局動蕩和戰爭。由此可見,決定人是否幸福的兩個很關鍵的因素在於國家安全穩定以及經濟發展水平。

生存權和可持續發展權是人類最基本的權利,穩定的國內國際環境和基本生活保障是人們追求更高生活水平的基礎。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呼籲所有國家,無論貧窮還是富裕,在消除貧困的同時與一系列戰略齊頭並進,包括促進經濟增長,解決教育、衛生、社會保護和就業機會,遏制氣候變化和保護環境。

在增進國民幸福感這方面,中國一直在努力。黨的十九大報告一開篇,就號召全黨要「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讓人民群眾過上美好幸福生活,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責任擔當和時代使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價值追求。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十八屆一中全會後,習近平首次面對中外媒體記者,就鄭重宣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首次提出「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美好生活」,是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的高頻詞、關鍵詞、主題詞。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中國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過程中,也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與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的倡議,以實際行動推動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中國論壇網 劉思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外網 的精彩文章:

海上較量!2艘俄軍艦駛近英海岸 英海軍緊急攔截
特朗普為「保護費」揚言要從德國撤兵 德民眾:歡迎

TAG:海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