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2018部編版:七上歷史《第4課 夏商周的更替》

2018部編版:七上歷史《第4課 夏商周的更替》

原標題:2018部編版:七上歷史《第4課 夏商周的更替》


學習目標:


1、掌握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2、理解分封制的內容、作用。


學習重點:

夏、商、西周三朝更替的史實、分封制


學習難點:


西周的分封制


課本解讀:


知識點一:夏朝的建立與「家天下」





名詞解釋:


史料解讀:






(4)都城遺址:二里頭遺址





二里頭遺址清理出大量青銅器、玉器、骨器、陶器製品

(5)國力衰弱時期:夏桀在位時



知識點二:商湯滅夏



湯,是契的十四代孫。生卒年不詳,商部落首領,滅夏而建商。在位13年,病死。


1、商朝的建立


(1)時間:約公元前1600年


(2)建立者:湯


(3)都城:亳


(4)商湯措施:


任用賢才;發展農業、手工業和商業;


(5)影響:


經濟得到發展,人民生活相對安定,商朝很快強大。


(6)遷都:盤庚遷都


思考:商朝前期,都城並不固定,為什麼商朝前期不斷遷都?為什麼商朝又稱為殷朝?遷殷後商朝情況如何?


受戰亂、環境變化等影響;盤庚遷都;此後保持了相對的穩定。



商朝疆域圖



知識點三:武王伐紂



周文王(前1152~前1056),即殷商西伯(意即西方諸侯之長,《封神演義》演繹為西伯侯),又稱周侯,周季歷(周朝建立後,尊為王季)之子,姬姓,名昌。




(1)商朝滅亡:


時間:前1046年


戰爭:牧野之戰


(2)西周建立:


時間:前1046年


建立者:周武王


都城:鎬京



知識點四: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為穩定周初的政治形勢,鞏固疆土。


2、依據:周王根據血緣關係遠近和功勞大小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8、實質:社會等級制度。


9、亡國君:周厲王與民爭利,引發國人暴動;周幽王時,西周滅亡。




10、國人暴動,西周衰落



烽火戲諸侯


知識整合:



知識小結:


夏、商、西周三字經


禹傳子,家天下。四百載,終於桀。


湯伐桀,國號商。六百載,至紂亡。


周武王,始誅紂。八百載,最長久。


自主檢測:


1.「天下為家」取代「天下為公」開始於(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東周


2、在中國古代歷史上,「齊人」、「魯人」,「楚人」、「燕人」等名稱的出現,主要是因為( )


A.分封制


B.郡縣制


C.郡國並行制


D.行省制度


3.《書·洪範》記載:「武王既勝殷,邦諸侯」。這體現了武王推行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縣制


C.行省制


D.科舉制


4.西周建立後,今天濰坊一帶除齊國外,還有紀國、萊國和杞國等諸侯國,這些諸侯對天子的義務是(  )


A.繳納租稅


B.治理郡縣


C.鎮守疆土


D.監察百官


5.西周末代君主幽王昏庸無道,為博褒姒王妃一笑,烽火戲諸侯,最終導致西周滅亡。其中的「諸侯」產生於( )


A.奴隸制


B.世襲制


C.禪讓制


D.分封制


AAACD


本文轉載自公號「初中歷史」,ID:lblishijiaoyu,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


編輯:趙肖,ID:Yi_fighting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教育 的精彩文章:

讀書筆記 | 國史十六講
部編人教(八上)歷史第一課:鴉片戰爭教案

TAG:歷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