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陳建強:用腳步丈量 世界是我的夢想

陳建強:用腳步丈量 世界是我的夢想

陳建強

大揚影像俱樂部藝術總監、華光攝影藝術學院副院長

近幾年先後出版了「後期強」系列叢書,《多重曝光專業技法寶典》《手機出牛片》《一分鐘修大片》《大師之路》《高級黑白影像寶典》等攝影書。書中,他講解了自己的創作思路,不僅使讀者能夠學以致用,又培養了讀者的後期修片思路和創意能力。在與本報記者解放的對話中,他談作品,聊後期,也說了不少對攝影的思考。

陳建強攝影作品

佇立

漁舟唱晚

讀者

大漠駝影

情人橋上

舞者

諾亞方舟

茫茫人海

匆忙的步伐

突破

超越

遠古的呼喚

嘻哈童年

色彩的祝福

瘋狂的節拍

訪談對話,這就開始

解放:10年前我認識您的時候,您就獲獎無數並以「後期高手」的身份「紅」遍攝影論壇,這麼多年過去了,您的作品風格有什麼變化嗎?你遇到過創作瓶頸期嗎,怎麼應對的?

陳建強:10年前我活躍於各個攝影論壇,參加各類攝影比賽,不僅是為了分享攝影作品與心得,也是為了激勵自己在攝影藝術道路上走得更高更遠。那時,我的後期創意作品佔了一半,另一半多屬於沙龍味的糖水片。近10年我的思想和作品與原來已經大不相同了,現在以人文紀實攝影為主,更喜歡拍社會與人性本質的內容,我覺得這也是一個攝影師走向成熟的必經之路。只有懷揣對社會、對生活、對生命的理解與真誠,才能拍出感動自己,引起共鳴的好作品。這些年來,我在創作上當然遇過很多瓶頸,但我認為突破瓶頸的辦法就是:多讀好書,多用心思考,多些關懷,多去拍攝。

解放:您從事攝影20多年,有什麼感悟可以和我們分享?

陳建強:我認為,合理分配用在攝影上的時間,更有助於提高自己的水平,這就是攝影師的成功之路。如果攝影師一個月有3天的時間用在攝影上的話,那麼,第一天,應該去看書,讀圖,讀懂攝影師的意圖與手法;第二天,去觀察,去體會,去拍攝;第三天,把第二天拍的圖好好整理,歸類,編組,分析,找出作品的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很多學員經常對我說不會拍,不會選片,遇到瓶頸了。我會反問他們,你看了幾本書?花了多少時間去思考與編輯?而不是用了多少時間去拍攝。

解放:後期製作已經成為攝影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網路上一直流傳著「三分靠拍,七分靠做」的說法,用以總結攝影前期拍攝和後期製作的關係,你怎麼看?

陳建強:我並不完全贊同這種說法,要看針對哪類攝影題材而言。藝術類作品可能後期佔有更重的比例,而紀實類作品,後期最多只佔三成的比例。過度的後期製作,只會毀了一個想要進步的攝影師,當然創意與商業攝影除外。

解放:聽說你已經去過幾十個國家,尋找不同的風景,拍攝形形色色的人和故事,是什麼促使你頻繁出國拍攝?你在出國拍照的同時,還出版了10多本攝影教材,你又是怎樣做到如此高效的?

陳建強:近5年,我去了80多個國家拍攝,算是旅遊攝影吧。在遊歷這些國家時,我的鏡頭對準了社會與人。在各國的行攝經歷,大大開闊了我的眼界,也讓我學會了寬容、關懷與敬畏,學會了如何愛,更讓我知道了生命的意義。對我來說,用腳步丈量世界,懷著對生命的敬畏,帶著人文關懷,用照片講述地球故事,才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

因為出去多了,實踐多了,感受也就自然多了,這些都是寫書的靈感與素材。回國後,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寫書上,所以效率比較高。我希望在有生之年出版50本攝影書。

解放:你常帶著學生和攝影人一起外出拍攝,在出現「千人一面、萬人同景」的時候,你會怎麼指導?

陳建強:我喜歡拍攝,也喜歡把我理解的攝影與掌握的技巧分享給大家,分享本身對於我來說是一種快樂。當今,攝影已經沒有死角,任何題材都有人在拍攝,大家在同一時間與地方拍攝,有些雷同是在所難免的。沒有人出生就是天才,任何人起步與提高階段都需要學習、模仿和借鑒,沒有這個成長過程的話,創新談何容易。要做一個獨立的攝影師,都要經歷這個過程。

每次在拍攝前,我都會給大家定一些主題,然後讓大家圍繞這些主題去構思與拍攝。晚上,有時間的話,我會拿出我當天拍的圖片與學員拍的圖片,做比較、分析還有點評。然後把學員的作品歸類,如何去做組照與專題,這樣學員們可以很直觀地看到他們的問題與不足,從而快速領悟與提高,為今後的創作積累經驗。

解放:你目前還在泉州華光攝影藝術學院任教,還捐贈了100萬元作為華光攝影學院的優秀學生獎學金,鼓勵學生創作創業,能否談談你的教育理念?

陳建強:福建作為沿海地區,經濟較為發達,現在大學生的家庭條件都還不差,對於少量的貧困生也有國家相關機構的扶持。所以,我把獎學金設為優秀學生獎學金,用於鼓勵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品學兼優的大學生,是對優秀學生的關愛,是對他們的學習和綜合素質的充分肯定,也是對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的一次加油,希望他們今後更加努力學習、拼搏、創新、創業,在攝影藝術道路上有所成就。

文章刊發於《中國攝影報》·2018年·第71期·2版

攝影 | 陳建強

采寫 | 解放

編輯 | 唐瑜

聲明:本文內容如需轉載,請聯繫作者取得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攝影報 的精彩文章:

謝軍:不可能不思考要留下什麼
英國INNOVA英樂藝術紙品牌助力中國攝影師走入美國Photo LA

TAG:中國攝影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