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東方陽熹:五倫八德圓滿就能夠成佛嗎

東方陽熹:五倫八德圓滿就能夠成佛嗎

來源:道德真源《東方陽熹言道錄》欄目190篇

作者:東方陽熹

東方陽熹:五倫八德圓滿就能夠成佛嗎

一些學習王鳳儀善人理論的同學,經常會問這樣的問題:不懂佛法的人,若是真能夠按照王善人的理論實做實行,做到不怨人,五倫八德圓滿,就能夠即生成就嗎?

我的回答是:王鳳儀善人的理論就是佛法,人們能夠按照善人的指導思想去做,就是學佛。人們若是真能做到不怨人、天性圓滿、五倫八德無虧,即是聖賢,即是活佛!

五倫: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八德:即孝、悌、忠、信、禮、義、廉、恥。

先聖云:私慾化盡,天理流焉,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五倫八德是天理。天理不能周流天下,萬物不能安於自己的本分,按照正常的規律運行和發展,是由於人類的私慾造成了阻礙。

從一身而論:慾望越多的人,越不舒服;不舒服,是因為不通暢;不通暢,是因為心有執著掛礙;執著掛礙,是因為心有太多的慾望。我在北京的公園裡看到一些老年人練功,他們一邊拍打著自己的身體,一邊高喊:「全身通暢!全身通暢!通!通!通!」這些人不知,人的心結不能打開,慾望不能去除,就是把身體拍打爛了,全身也通暢不了。

從一家而論:慾望越多的家庭,其家庭關係就越不和諧,往往不是因財成仇,就是夫妻不和,兒女不孝,乃至家破人亡。人們慾望太重,總希望事物能夠按照自己的主觀意願發展,如此,必然會對事物的正常運行造成阻礙,並導致事物畸形發展或意外事件的發生。

從一國而論:政府官員的私慾越重,政令越難以貫徹和施行。因此說,國家的政令不能通達,既不是政令的力度不夠,也不是體制不夠完善,而是私慾妨礙了天理,造成了政務的紊亂。因此,國家要想使政令得到貫徹和執行——「天理流焉」,各級政府官員盡職盡責,恪守自己的本分——「天地位焉」,就必須使他們在思想上樹立真正的道德觀,形成廉潔、儉樸、寡慾的風尚。

從稼穡而論:民眾的私慾太重,男不忠孝,女不賢良,世間就會不斷產生意外的災禍,農作物就會遭病蟲害、旱災、澇災、雹災,難以獲得豐收。

從五倫八德而論:人們若是私慾化盡,無須造作,五倫八德自然具足圓滿,此即是天理流焉。五倫八德具足圓滿,自然家庭和睦、子孫榮昌,此即百物興焉,萬物育焉。

這裡所說的「圓滿」和「無虧」,是指自心而論,因為一切形式上的存在都是辨證和相對的,人們不可能在形式上獲得真正意義的圓滿,人們能夠識大體、明大義,順乎天理行事,對得起良心,就是圓滿。

其實人們做到五倫八德無虧並不容易,從細微處講,人們在行道時心存一絲的怨恨,都是我執和私慾;有我執和私慾存心,天性和五倫八德就不會真正的圓滿。因此說,人們要想做到天性圓滿、五倫八德無虧,必須去除一切的執著妄想和私慾障蔽才行。故王善人說:「去習性,化稟性,圓滿天性。」佛教則說:學佛者欲明心見性,必須去除五欲(色慾、聲欲、香欲、味欲、觸欲)七識(眼、耳、鼻、舌、身、意、我執)的貪著。由此可知,王善人的理論與佛法並不矛盾。

出世和入世本來不二。無論人們是先修後悟,還是悟後起修,都必須去除我執和種種的私慾,才能夠明善復初,明心見性,獲得真正的圓滿和解脫。故在家的學佛者莫以五倫八德為虛妄之貪著,棄而不顧;亦不可巧借五倫八德之名,捍衛自己對五欲七識的貪著。

自心與行為本來不二。人有什麼樣的心,必會有什麼樣的行為。心是無形的行為,行為是有形的心。人們口是心非,說假話,做假德,只能偽裝一時,早晚終會暴露。因為心與行,行與心,本是一體,這就叫心行合一。

由行(修)到證(心):五倫八德若真行得圓滿了,五欲七識等私慾障蔽自然無存,心性自然光明朗照。人們心有一分私慾,天性和五倫八德就不能圓滿。

由證(心)到行(修):人們沒有了五欲七識的貪著,私慾化盡,即明善復初。至此,無須有為造作,天性和五倫八德自然圓滿具足。

釋迦牟尼佛在《圓覺經》中說:「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慾,故有輪迴,若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淫慾而正性命,當知輪迴,愛為根本。」當今許多學習王鳳儀善人理論的人,雖然也在講道、行道,但都陷溺在好裡面了,這些人通過學習善人思想,雖然暫時解決了家庭和人生問題,但同時又對身體、家庭、事業、名利產生了更深的貪愛和執著。因為他們對事物的無常性和辨證性沒有深刻的認識,不能「觀受是苦」,沒有真實無偽的出離心,所以很難再有進步和超越,更無法獲得真實的覺悟和解脫。

再有就是那些只想自己成佛、一心念佛往生極樂世界的佛迷,他們棄倫常、本分、義務、責任於不顧,終日沉溺於自心變現的幻覺之中,期盼著各種感應、神通和佛的接引,妄想著生前受人膜拜、獲得名利富貴,死後往生到無須任何勞作和付出,思衣衣來,思食食至,黃金鋪地,七寶為塔的極樂世界。這種人不知自己良心已喪,人道已虧,離道逾遠,卻反以五倫八德為庸俗,正如王鳳儀善人所說的那樣:「佛是人成的,今天不求人道,先求佛道,真是捨近求遠。」

佛是無心、無我、無欲、無求的人,菩薩是人我同心,視眾生苦為己苦,甘願為眾生奉獻的人。現在的許多學佛者,我執熾盛,自私自利,既放不下世俗的貪著,又不能實做實行,終日口是心非,玩弄文辭知見,故當今像王鳳儀這樣的善人,以及在家學佛而能成就者,亦鮮見其人矣!

東方陽熹:五倫八德圓滿就能夠成佛嗎

願您福慧具足,吉祥如意!

(更多內容請訪問:www.daode.org)。

東方陽熹:五倫八德圓滿就能夠成佛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方陽熹 的精彩文章:

亞里士多德:優秀是一種習慣(圖)
無法讓石頭浮上水面

TAG:東方陽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