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亞樓是如何俘虜生性多疑的陳長捷?迫使傅作義和平起義

劉亞樓是如何俘虜生性多疑的陳長捷?迫使傅作義和平起義

原標題:劉亞樓是如何俘虜生性多疑的陳長捷?迫使傅作義和平起義


1948年11月東北軍揮師南下,進入華北地區。上面要求盡量爭取駐守在北平城內的傅作義和平起義,北平和談中,劉亞樓以平津前線司令部參謀長身份參加了與傅作義首次談判。


談判結果失敗,究其原因,傅作義對往後戰局抱有一絲幻想。如是劉亞樓「毛遂自薦」,當上了天津前線司令員,為了使據守在北平城的傅作義放棄往後的幻想。

劉亞樓搞參謀這行,已經有十二年之久了,當年劉亞樓是紅二師師長,之後就被派出國遠赴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深造。回來後,就回東北育容身邊當參謀長。而此次躍身前線指揮部作戰,讓他也大展了身手。


劉亞樓每臨大戰前,都會做充分的準備,對地形,房屋建設,據點,河流,圍牆都了如指掌。這次劉亞樓認真分析到天津城區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地形比較有利在北面,其理由是北面沒有河流,雖有較大的村莊,卻給了進攻部隊提供了掩護的條件,大軍團在此作戰也容易展開。

而敵人防守比較薄弱的地區可能是西面。不久劉亞樓便出了一套作戰計劃,佯攻北面,強攻西面。上面認可後,劉亞樓召開了會議。


會議分析了平津地形圖東南西北面情況,以及敵我兵力,裝備情況。然後讓大家討論的問題是:「如果我們從城西發起主攻,有什麼辦法可以對付天津城外的護城河?」



這條護城河有三丈寬,一丈深,平時水深一般保持在四尺左右。從護城河的河底到土牆牆頂的高度為一丈八尺。他們每天派人到河水裡破冰,防止凍冰過厚有利於我軍踩著厚冰過河。


大家都討論紛紛,提出了十幾個方案,結果都行不通。之後劉亞樓帶著大家去實地考察。在半路上看到幾個戰士正在拿從運河邊割來的蘆葦桿編城一種既像席子又不是席子的東西。

他們把三根手腕粗的長木棍並排擺開,然後在木棍的兩面鋪上蘆葦桿,再用繩子編好。劉亞樓好奇問:「你們編的這是幹什麼用的?」



「打漁用的。」戰士們回答。原來,在這支部隊的附近有一條不寬不窄的小河。冬天,河上結了冰,但冰不厚,人踩上去,就會裂開,不小心就會掉進冰水裡。


為了能夠到河中去打漁,戰士們向當地老百姓取經,向當地老百姓學來一種方法:拿蘆葦桿編成簡易橋,往冰上一放,人踩在上面壓力分散了,冰就不會破。當地人管這種東西叫蘆葦橋。


劉亞樓回去後,就照著這種方法,讓下面人趕緊做一些蘆葦橋,然後實地實踐,發現這種橋還富有彈性,小炮彈仍在上面都不會輕易斷。如是強攻西面所擔憂的如何渡過護城河難題就解決了。

而天津守將是陳長捷,生性多疑,還是劉亞樓的老鄉。無論劉亞樓從北面進攻,還是西面進攻。陳長捷覺得都有可能。因此在這兩面都做了文章。



沒想到陳長捷還派特務去打聽劉亞樓的情報,情報得知劉亞樓的指揮部設置在西面的楊柳青,按道理來說,劉亞樓主攻方嚮應該是西面。


可劉亞樓又把攻城利器都往北面調,這就讓陳長捷有些看不明白。如是陳長捷以求入城保護為由,派手下人假扮成「工什麼商聯合代表團」,舉起白旗,前往天津城西楊柳青。要求面對面和攻城部領導談判。

劉亞樓正急著如何讓陳長捷相信他把主攻方向放在北面,沒想到他派人來探虛實。劉亞樓把楊柳青前線指揮部人都隱蔽起來後,楊柳青那種大戰來臨的緊張氣氛就不見了。


劉亞樓自己也不急與所謂的談判代表會面,而是讓聯絡參謀告訴談判代表:天津前線總指揮劉亞樓已經同意和他們會面,現在正在往這裡趕,請他們耐心地在這裡等候。


就這樣,劉亞樓在指揮部待了三四十分鐘後,坐著吉普車繞著楊柳青轉了一個大圈,還特意站在塵土飛揚的地方站一會兒,把身上弄的泥漿遍身,灰塵滿身後,這才心滿意足去與談判代表會面。


劉亞樓為了讓敵人認為自己沒有對他們懷疑,還提出了談判條件。而這些談判代表還真以為劉亞樓是從北面趕過來的,他們計算了下時間,還深信不疑。



談判代表回去報告後,陳長捷連忙調兵遣將加強北面城防。就這樣,1949年擔負主攻的二師,踏著蘆葦橋,越過護城河,登上了護城牆。而在隨後不到兩個小時時間裡,9個師在西南方面成功破城。


陳長捷卻只能眼巴巴看著整個天津被分割成兩半,1月15日拂曉,陳長捷被俘獲。天津戰役宣布結束前後發起總共時間不到二十九個小時。


天津戰役結束後,北平城裡的傅作義知道天意難違,率部綏遠起義了。正如劉亞樓事先所預料,當初傅作義北平談判對往後戰局抱有幻想,經天津一戰後,自然而然幻想破滅。



(傅作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國啟 的精彩文章:

他是開國上將,曾一天挑三十幾擔大糞,會犁田,還會雙手拔秧
此女長得奇醜,因為說了一段話,很多美男爭先恐後要娶她,為什麼

TAG:高國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