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對不起,我不叫光谷南,我的名字叫江夏!

對不起,我不叫光谷南,我的名字叫江夏!

最近,人們在追兩部熱劇《延禧攻略》與《如懿傳》。追劇之餘,人們開始研究歷史。

對不起,我不叫光谷南,我的名字叫江夏!


人們對武漢的歷史印象,最多的莫過於楚文化、黃鶴樓、張之洞與漢陽、漢口鎮、武昌起義等等。

很多人並不知曉,武漢有兩個歷史名城,一個是盤龍城,另一個是江夏。

對不起,我不叫光谷南,我的名字叫江夏!


△一北一南,守護武漢

對不起,我不叫光谷南,我的名字叫江夏!


對不起,我不叫光谷南,我的名字叫江夏!


對不起,我不叫光谷南,我的名字叫江夏!


△大美江夏

01 江夏的首府

江夏,史稱「楚天首縣」。

江夏歷史上就是魚米之鄉,物產豐富,歷史上有「江夏熟,荊楚足」之說。

在江夏,有兩種語言,一種是普通話,另一種是紙坊官話。

△從上帝的視角看江夏 視頻來源:二更

在唐代,這裡以造紙作坊而著稱,故名「紙坊」。清同治年間,設紙坊鎮。

紙坊,三面環山,一面環水,人傑地靈。

在青龍山下,有人伐石搗竹、依山建坊、煮漿淘紙。

對不起,我不叫光谷南,我的名字叫江夏!


△造紙工藝流程圖

青龍山,不僅盛產毛竹(1500多年後這裡依然遍地青竹),原料極為充足;湯遜湖、梁子湖寬闊的水面,不僅為造紙提供了豐富的水源,且提供了暢通的運輸水道。

在紙坊城區的龍頭古井,滋養鄉親已有300多年。

紙坊像一壺陳釀,萃取了荊楚大地的精髓;紙坊是一本史書,積澱著最燦爛的荊楚文化。

這裡的先民,在層巒疊嶂中不懈攀登,在灧瀲水光上矢志堅守。

02 紙坊新城

紙坊,在江夏的北部,是江夏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

滬蓉、京珠高速,與107國道互通相連。紙坊的北部有海拔272米的八分山,山腳下有白雲洞。

按照規劃,江夏建設的「紙坊新城」,是以先進裝備製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生態旅遊休閑度假產業為主導的生態新城。

對不起,我不叫光谷南,我的名字叫江夏!


△紙坊新城規劃效果圖

紙坊新城,相當於是江夏的「城市客廳」。按照「武漢2049」大格局,沿紙坊、常福、漢江、盤龍、陽邏、豹澥方向布局6大新城組群。

對比江夏總體發展布局,「一心兩片三臨四區」:「一心」是紙坊作為城市中心,以紙坊、鄭店、五里界共同組成中央活力「金三角」。

從城市規劃中可以看出紙坊的江湖地位。

「十三五」規劃中,江夏將推進紙坊老城區改造,依託齊心片區改造開發,加快建設高端總部經濟聚集區。這個片區被稱為「紙坊齊心商務區」。

03 宜居之城

在齊心商務區旁,有江夏最大的體育主題公園——「大花山戶外運動中心」。

其中,室內游泳館2個,室外游泳池1個,羽毛球館1個,乒乓球館1個,辦公及配套服務區;室外運動場地,含標準田徑場、籃球場、網球場等。

明年,大花山戶外運動中心將交付使用。它不僅是第七屆軍人運動會的備用場館,也是江夏市民體育休閑的主要場所。

對不起,我不叫光谷南,我的名字叫江夏!


△大花山戶外運動中心(圖中紅色部分)

對不起,我不叫光谷南,我的名字叫江夏!


△紙坊環山綠道

時間將喚醒紙坊。

還有4個月,武漢地鐵紙坊線將通車。

紙坊線(27號線)從野芷湖站出發,沿文化大道、文化路、紙坊大街自北向南走行,先後途徑洪山區、江夏大橋新區、紙坊老城區和青龍山風景區,止於地鐵小鎮。

從此,江夏進入地鐵時代,江夏也回到城市的起點「紙坊」。

未來,江夏府,不再是江夏人的。就像現在的盤龍城,早已是新武漢人的天下。

對不起,我不叫光谷南,我的名字叫江夏!


[總結]

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在長江與夏水(漢水)的交匯處,誕生了一個小縣城。

北方人口,南遷至江夏。最早的江夏,相當於是一個移民城市。有新石器時代、商周到漢代、赤壁古戰場等三大遺址。

熊延弼(明代軍事家、民族英雄)、譚鑫培(著名京劇演員)、魏宸組(外交家)、熊秉坤(辛亥革命第一槍、革命功臣)、項英(新四軍的創建人)等等,他們都是江夏的名人。

如今,江夏奪得湖北省縣域經濟「十連冠」。

對不起,我不叫光谷南,我的名字叫江夏!


宜居,紙坊。

走遍天下,最美江夏。紙坊三面山,一面湖,乃風水寶地。

大花山、青龍山、八分山的「天然氧吧」與環山綠道。

當美麗的風景與深厚底蘊的文化相融合,才有紙坊的人傑地靈。

現在,一站式教育與商業的成熟。未來,紙坊地鐵線的便捷,城市更宜居。

摘自:光華樓評 楊光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