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上古、四氣、生氣三篇小結

上古、四氣、生氣三篇小結

前篇講完生氣通天論篇第三的第十六個段落,至此,共描述了前言、上古天真論、四氣調神大論、生氣通天論。這次是對於前三篇的一個小結,也對這些解析做出回顧,更好的完成下面的學習。

素問共八十一篇,至此學習了三篇,上古天真論篇講述的是遠古時代的人,如何通過養生保養真氣,達到預防疾病,延年益壽,盡其天年的目的,所以把此篇命名為上古天真論。上古是指遠古時代,天是指天年、天壽、天數,真是真氣,所以把上古天真論篇放在第一位,就是提出了上古的人,他們如何保養真氣,通過保養真氣來養生,達到預防疾病、延年益壽的目的,使自己的身體能夠達到天年的目的。上古天真論里即表述了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尋奇、長而敦敏、成而登天,同時還對上古之人其之道者法於陰陽、合於術數、時因有節、起居有常、不忘勞作,固能形於神聚,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的事進行了詳解。為什麼能這麼作,也對這件事情進行了解析。隨後,對人的各個生命周期,以女子七歲為時段,女子十七如何、二七如何、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把女子生理進行了講述。對男子以八為數,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到二八、三八、四八、五八、六八、七八、八八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則齒髮去,形體皆急,對這些進行了闡述,讓人們對自己對男人和女人生命周期中的各個年代所出現的問題進行了解析。最後上古天真論中還講述了,智人、聖人、賢人的幾個階段,什麼是智人,什麼是聖人,什麼是賢人,他們怎麼能和同於道,使益壽到了及時,從人的本質上進行了分析,提出論點,上古之人能夠春秋節度百歲所遵循的道理,天人合一達到的境界。

四氣調神大論篇是對四氣進行了論述,四氣即春、夏、秋、冬四季四時的氣候,調是調攝的意思,神是指精神意識。這篇論述了春溫、夏熱、秋涼、冬寒四時氣候變化的特點和自然界的徵象。從天人合一的角度闡述了人與四時陰陽消長變化相適應的養生方法。並強調了順應四是養生的重要性,提出了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養生原則,突出了預防為主的治未病思想。由於人身體的體臟活動要與外在的四時氣候相協調才能健康,而神是人體內在臟氣活動的主宰,所以這篇叫做四氣調神大論。實際上神是主宰,通過調理四氣,神才能更安閑,身體才能更健康,通過論述春、夏、秋、冬四氣對身體養生的方法,就是適應四季的變化所應注意的方面,這樣來講,在此篇開始講了春三月此為發生,天地俱生,萬物與榮。夏三月此為蕃秀,天地之交,萬物華實。秋三月此為榮平,天地以及,地氣以明。冬三月此為閉藏,水冰地徹,如擾乎陽。對這些進行了解讀,把四季的氣候和人體怎麼有機結合來養生說的比較透徹。最後得出一個結論,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以亂治未亂,此之未也,大病已成而後葯之,亂已成而後治之。提出了預防的重要性。

第三篇生氣通天論共十六段,生氣是構成和維持人體內生命活動的陰陽二氣,通是指相應、統一、貫通之意,體內的氣息和自然息息相通。由於這篇闡述了人體陰陽二氣與自然界息息相通的道理,因此將本篇命名為生氣通天論。在此篇里,黃帝和岐伯分別對話,講述從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六合之內,七氣九州、五臟、十二節皆通乎天氣。這此篇中把陰陽二氣的作用對人體的重要性,以及風寒暑濕並,尤其風對身體造成的傷害表述的比較透徹,讓人們知道在四十養生當中應該注意什麼,同時知道受風寒暑濕會有什麼樣的危害。

通過以上三篇的講解初步對身體及保養身體的重要性有了認識。《黃帝內經》使人學到高度的利他思維;醇厚豁達的心態;凡事預則利,不預則廢;對自然規律懷有敬畏之心;嚴格的自律;持之以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君爐 的精彩文章:

《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篇第二(一)
《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篇第一(二)

TAG:老君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