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蔣介石最不該重用的人是誰?三大戰役失利都與此人關

蔣介石最不該重用的人是誰?三大戰役失利都與此人關

在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蔣介石集團為其悍然發動內戰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和應有的懲罰。在不到三年的時間裡,蔣介石將近三百多萬嫡系部隊化為灰燼,其腐朽統治也隨之轟然倒塌。縱觀整個解放戰爭,特別是遼瀋戰役、淮海戰役,以及平津戰役這三場大規模的戰略決戰,僅從軍事角度而言,蔣介石出現了一個嚴重失誤,重用了一個最不該重用的人。那麼,這個最不該重用的人是誰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在解放戰爭初期,蔣介石為了調集軍隊打內戰,在全國幾個重點城市設置剿總司令部,比如東北剿總司令部,司令為立煌,總部設在瀋陽;華北剿總司令部,司令為傅作義,總部設在北平;華中剿總司令部,司令為白崇禧,總部設在武漢;徐州剿總司令部,司令為劉峙,總部設在徐州。以上四個剿總司令部幾乎囊括了蔣介石最精銳的軍事力量,總兵力達到兩百萬之眾。

可是,在先後爆發的遼瀋戰役、淮海戰役,以及平津戰役中,國民黨東北剿總司令部、徐州剿總司令部和華北剿總司令部相繼全軍覆沒。從戰略層面上看,最大的問題出在國民黨華北剿總司令部傅作義身上。因為,華北地區是連接東北地區和中原地區的戰略要地,對於國民黨蔣介石而言意義重大,是進出東北、南下中原的生死線。

但是讓人想不到的是,在如此重要的戰略之地,蔣介石竟然任命傅作義為司令。在遼瀋戰役期間,傅作義屢次拒絕蔣介石的命令,堅決不出關救援錦州,以解東北之困局,只派了少數部隊在葫蘆島登陸,組建東進兵團救援錦州,結果可想而知,國民黨東北五十多萬大軍成了瓮中之鱉,落得個全軍覆沒的悲慘命運。

在淮海戰役期間,蔣介石鑒於東北失利,華北必然不保,曾命令傅作義率部南撤,或加強長江防線,或增強淮海的兵力。但是,傅作義此時卻和蔣介石貌合神離,心中盤算著西逃綏遠地區的計劃,對於率部南撤拖拖拉拉。結果導致華北方面的國民黨軍隊,並沒有形成對淮海地區的支援,在華北地區白白浪費時間。

最後,在平津戰役期間,傅作義在西逃綏遠和南撤淞滬之間猶豫不決,結果兩條逃跑的路都沒走成,在地下工作者的爭取下,已經陷入困境的傅作義率部和平起義,近三十多萬軍隊被和平改編。因此,僅從軍事上分析,蔣介石在解放戰爭時期最不該重用的人就是傅作義。有人曾說,如果蔣介石把傅作義換成杜聿明或者宋希濂那樣的嫡系將領,或許結局將有所不同。各位讀者,你們認為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小雨 的精彩文章:

淮海戰役,國民黨雜牌悍將黃百韜犯下什麼錯誤,導致全軍覆沒?
淮海戰役,蔣介石想用的人不是杜聿明而是此人,但為何被無情拒絕了

TAG:史小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