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區塊鏈到底是什麼?這些都是重點

區塊鏈到底是什麼?這些都是重點

區塊鏈到底是什麼?這些都是重點

從三點鐘社群開始,比特幣引發一系列的暴富,這才讓人們熟知了區塊鏈。比特幣是目前為止區塊鏈一個成功的運用,即使行業里都認為區塊鏈會在金融領域產生巨大的價值,但仍處於搭建基礎框架的階段。

幾乎所有的創業項目都再往區塊鏈靠攏,互聯網公司、電商公司更深,對於我們普通人而言,區塊鏈到底是什麼?對我們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區塊鏈可以構建一種純粹的點對點的價值轉移體系,在不需要各節點互信的情況下,區塊鏈可以保證系統內數據記錄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可以脫離第三方機構背書,有效地降低交易的複雜性和風險。

人們增加互信的辦法中,有一種拯救信任危機的利器正是區塊鏈。區塊鏈是比特幣金融系統中的核心技術,它的實質是一個不斷增長的分散式結算資料庫,能完美解決信息系統中的信任危機。 它起源於下面的問題:你憑什麼相信一個陌生人?別人憑什麼相信你?區塊鏈用演算法證明機制來保證這份信任。藉助它,整個系統中的所有節點能夠在信任的環境下自動安全地交換數據。與費時費錢的其他工具技術相比,它能實時自動撮合、強制執行,而且成本很低。

區塊鏈是一個分散式共享的賬本系統

賬本僅僅只是一個比喻,讓大家更直觀,因為太詳細就變成了一串串的代碼,用代碼來解釋的話,大家就更蒙了。

區塊鏈的共享賬本有這麼三個特點:

1、可以無限增加的巨型賬本——每個區塊可以視作這個賬本的一頁,每增加一個區塊,賬本就多了一頁,這一頁中可能會包含一條或多條記錄信息; 2、加密且有順序的賬本——賬目信息會被打包成一個區塊並加密,同時蓋上時間戳,一個個區塊按時間戳順序鏈接形成一個總賬本; 3、去中心化的賬本——由網內用戶共同維護的,它是去中心化的。

區塊鏈的四大特點

經過無數次的記賬,區塊鏈就成為一個可信賴、超容量的公共賬本。它具有以下幾個特徵: 1、去中心化:在一個去中心化的金融系統中,沒有中介機構,所有節點的權利和義務都相等,任意節點停止工作都不會影響系統整體的運作。 2、去信任:系統中所有節點之間無須信任也可以進行交易,因為資料庫和整個系統的運作是公開透明的,在系統的規則和時間範圍內,節點之間無法欺騙彼此。 3、集體維護:系統是由其中具有維護功能的所有節點共同維護的,系統中所有人共同參與維護工作。 4、可靠的資料庫:系統中每一個節點都擁有最新的完整資料庫拷貝,修改單個節點的資料庫是無效的,因為系統會自動比較,認為最多次出現的相同數據記錄為真。

區塊鏈的工作原理

那麼,區塊鏈究竟是如何工作的呢,我們假設A和B之間要發起一筆交易,A先發起一個請求——我要創建一個新的區塊,這個區塊就會被廣播給網路里的所有用戶,所有用戶驗證同意後該區塊就被添加到主鏈上。這條鏈上擁有永久和透明可查的交易記錄。全球一本賬,每個人都可以查找。 區塊鏈技術實際上是一個分散式資料庫,在這個資料庫中記賬不是由個人或者某個中心化的主體來控制的,而是由所有節點共同維護、共同記賬的。所有的單一節點都無法篡改它。 如果你想篡改一個記錄,你需要同時控制整個網路超過51%的節點或計算能力才可以,而區塊鏈中的節點無限多且無時無刻都在增加新的節點,這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而且篡改的成本非常高,幾乎任何人都承擔不起。

區塊鏈中的新名詞

(一)哈希演算法

哈希演算法是區塊鏈中保證交易信息不被篡改的單向密碼機制。哈希演算法接收一段明文後,以一種不可逆的方式將其轉化為一段長度較短、位數固定的散列數據。 它有兩個特點: 1、加密過程不可逆,意味著我們無法通過輸出的散列數據倒推原本的明文是什麼; 2、輸入的明文與輸出的散列數據一一對應,任何一個輸入信息的變化,都必將導致最終輸出的散列數據的變化。

區塊鏈到底是什麼?這些都是重點

(二)時間戳

區塊鏈中的時間戳從區塊生成的一刻起就存在於區塊之中,它對應的是每一次交易記錄的認證,證明交易記錄的真實性。 時間戳是直接寫在區塊鏈中的,而區塊鏈中已經生成的區塊不可篡改,因為一旦篡改,生成的哈希值就會變化,從而變成一個無效的數據。每一個時間戳會將前一個時間戳也納入其隨機哈希值中,這一過程不斷重複,依次相連,最後會生成一個完整的鏈條。

區塊鏈系統大約每10分鐘會創建一個區塊,其中包含了這段時間裡全網範圍內發生的所有交易。每個區塊中也包含了前一個區塊的ID(識別碼),這使得每個區塊都能找到其前一個節點,這樣一直倒推就形成了一條完整的交易鏈條。從誕生之初到運行至今,全網隨之形成了一條唯一的主區塊鏈。

(三)公鑰和私鑰

在區塊鏈的話題中,我們還經常聽到這樣的辭彙——公鑰和私鑰。這就是俗稱的不對稱加密方式,是對以前的對稱加密方式(使用用戶名與密碼)的提高。 我們用電子郵件加密的模型來簡單介紹一下:公鑰就是給大家用的,你可以通過電子郵件發布,可以通過網站讓別人下載,公鑰其實是用來加密/驗章的。私鑰就是自己的,必須非常小心保存,最好加上密碼,私鑰用來解密/簽章,私鑰由個人擁有。 在比特幣的系統中,私鑰本質上是32個位元組組成的數組,公鑰和地址的生成都依賴私鑰,有了私鑰就能生成公鑰和地址,就能夠花費對應地址上面的比特幣。私鑰花費比特幣的方式就是對這個私鑰所對應的未花費的交易進行簽名。

區塊鏈到底是什麼?這些都是重點

(四)硬分叉

區塊鏈發生永久性分歧,在新共識規則發布後,部分沒有升級的節點無法驗證已經升級的節點生產的區塊,通常硬分叉就會發生。代碼出現一個硬分叉,會改變挖礦演算法的難度級別

硬分叉的特點如下: 1.沒有向前兼容性,之前的版本將不可再用,需要強制升級; 2.在區塊鏈層面會有分叉的兩條鏈,一條舊鏈,一條分叉新鏈; 3.需要在某個時間點全部同意分叉升級,不同意的將會進入舊鏈。

五)軟分叉

軟分叉是指在區塊鏈或去中心化網路中向前兼容的分叉。向前兼容意味著,當新共識規則發布後,在去中心化架構中節點不一定要升級到新的共識規則,因為軟分叉的新規則仍舊符合老的規則,所以未升級的節點仍舊能接受新的規則。

軟分叉的特點如下: 1、有較好的兼容性,之前版本的部分功能可用,可不升級; 2、在區塊鏈層面沒有分叉的鏈,只是組成鏈的區塊有新區塊和舊區塊之分; 3、相當長的時間裡,可允許不進行升級,繼續使用原版本生成舊區塊,與新區塊並存。

(六)公有鏈

所謂公有就是完全對外開放,任何人都可以任意使用,沒有許可權的設定,也沒有身份認證之類,不但可以任意參與使用,而且發生的所有數據都可以任意查看,完全公開透明。

比特幣就是一個公有鏈網路系統,大家在使用比特幣系統的時候,只需要下載相應的軟體客戶端,創建錢包地址、轉賬交易、挖礦等操作,這些功能都可以自由使用。

區塊鏈到底是什麼?這些都是重點

價值點

制度創新就是打破現有的穩定,以此達成新的穩定,區塊鏈正在干這件事,如何實現新模式與現有模式的對接?或者直接和現有模式發生衝突?

在討論虛擬貨幣,區塊鏈的時候,往往不是傳銷和騙子造成的,而是由於本身在商業推廣的過程中缺乏深思熟慮的部署,才讓一部分熱鑽了空子。

所有的趨勢和創新在嶄露頭角的時候都是軟弱無力的,區塊鏈也一樣,尤其是它的去中心化部分,會牽扯到大批既得利益者的權益。

九點學社:由賀關武創立,專註區塊鏈商業應用實,多年互聯網從業經驗,財經作家,著《新零售:電商創業陷阱》《社交電商:運營策略、技巧與實操》《電商,這麼玩才有未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賀關武 的精彩文章:

做晶元太難?馬雲都去養豬了,那些和「豬」相關的新零售邏輯

TAG:賀關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