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最傷膝的錯誤跑姿,你卻天天在做!

最傷膝的錯誤跑姿,你卻天天在做!




昨天我們做了一個關於跑步傷病的徵集活動。

(沒參加的朋友可以在後台回復

「傷病徵集」

反饋你的問題,有福利。)




從目前收集到的反饋來看,真應了那句老話:

「跑步百利唯傷膝」





曾經有一篇刊登在《中國新聞周刊》上名為《當我跑步時我先談膝蓋》的文章提到:「2015年,美國運動數據公司(American Sports Data, Inc.)為不同種類的運動損傷的發生頻率做了個排名。在調查了1.5萬個家庭後得出的結論是,膝傷位列榜首。根據統計,每年基本上有30%-60%的人在跑步時受傷,而這些損傷中的30%-50%與膝蓋相關。」




不管是從我們跑友的反饋,還是專業機構給出的數據,看起來,膝蓋都很脆弱,但真的是如此嗎?




如果跑步傷膝是一個既定的事實的話,為什麼有很多人跑了十幾年膝蓋都沒事兒,有的人卻飽受困擾?他們之間,有什麼差別呢?

做對了什麼?又做錯了什麼?







Photo via betterbraces.com



首先來想一個問題,跑步導致膝蓋受傷的有如此之多,那麼在不跑步的人群里,膝蓋損傷的比例又有多少呢?是會更高?還是更低?





膝關節是人體最大最複雜的關節,也是運動時最容易受到損傷的關節。根據調查,膝蓋損傷占所有運動損傷的55%,涉及的運動包括跑步、自行車、游泳、足球、籃球等 。




也就是說,

不管是什麼運動,膝蓋都可能是最容易受傷的部位之一。





Photo via womensrunning.competitor.com




然後,從損傷的機制來看,運動損傷可以分為急性損傷和過度使用損傷。急性損傷是突然發生的,就膝關節而言,比如韌帶撕裂等;過度使用損傷是逐漸發生的,比如髕股關節綜合征、髂脛束綜合征等。




跑步愛好者的群體中,

約有50%-70%的跑步損傷表現為過度使用性損傷。




對於絕大多數跑者來說,「跑步傷膝」問題,具體而言就是:

跑步會不會導致膝關節組織的過度使用損傷。



導致組織微細創傷的低強度的反覆致傷力,會造成過度使用損傷。這種損傷在多數情況下,組織會自行修復,但如果過度負荷一直持續,超出了組織自身修復能力,過度使用損傷的臨床癥狀就會出現,比如長期反覆的疼痛等。




因此,過度使用損傷的發生,是反覆過度負荷的結果。




也就是說,跑步可能會遇到膝關節損傷的各種問題,直接原因是過度使用,造成膝蓋反覆過度負荷。

具體來說,就是跑步過多、休息過少、跑姿偏差,從而導致運動負荷超出了膝關節的適應能力。





Photo via arthritis.org




再來看另外一個數據:




2014年,美國貝勒醫學院的Grace Hsiao-Wei Lo博士在一項研究中發現,無論年齡大小,只要進行有規律地跑步,都不會增加患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風險,而且還會減少發生膝蓋疼痛的幾率。那些長期保持跑步習慣的人,出現骨關節炎的幾率為22.8%,而不跑步人群則為29.8%。同時,那些長期保持跑步習慣的人體脂率也更低。




什麼意思?




就是適當的跑步,非但不會傷膝,膝蓋患關節炎的幾率還比那些沒有運動習慣的人要少。






Photo via Nike



那麼,錯誤的姿勢,是如何導致膝蓋受傷的呢?




試想一根筷子垂直於桌面撐著,手掌用力從頂端往下施壓,由於沒有水平分力,所以不會形成剪應力,因此筷子不易折斷。但是當竹筷子斜撐在桌面,你的手掌仍由上向下逐漸加壓,它就會從中折斷。







同樣的道理也發生在跑步落地時,當你的腳掌落在臀部的正下方,就像一根筷子直立在桌面上,垂直向下的衝擊力與腿部的力學結構平行,因此不會有剪應力產生。




但當你的腳跨出去的幅度加大,落地點跑到臀部(重心)前方,向前跨得愈遠,剪應力就愈大,傷害發生的機率也就愈高。




剪應力所造成的運動傷害最常發生在膝蓋,由於膝蓋剛好位在大腿與小腿的接合處,當剪應力發生時就會造成不當滑動,滑動引起摩擦和拉扯,久而久之傷害就產生了。






▲ 圖片翻拍自羅曼諾夫著:《跑步,該怎麼跑》(Pose Method of Running)




在姿勢跑法的教學系統里有一個非常棒的自我檢測動作——「向前跑時雙手交握向前伸直」(如上圖)。




當你用這個姿勢嘗試慢跑一段距離,如果你有過度跨步的情況,你會發現自己的手臂左右搖擺。




這是因為上/下半身是一體的,若下半身的動作過大,一般都是靠擺臂和旋轉軀幹來平衡,但若刻意使兩手交握向前伸直則會限制擺臂的平衡機制,使你只能透過旋轉軀幹與前伸的手臂來平衡。




這項檢測很適合初學跑步技術的人,因為他/她們還無法憑自己的知覺判斷跑姿是否正確。




也適合用在長距離訓練或馬拉松比賽的後半段,因為許多人的跑步傷害是因為跑姿走樣,而跑姿走樣又是因為跑步時間太長後的疲勞與知覺發散所致(也就是跑太長身心麻痺後,跑完才知道痛),所以現在到底跑得怎樣也無法判斷……此時,把手舉起來跑個一兩百米,從手臂的擺動狀況馬上就會知道現在的跑姿是否一樣穩定。







既然過度跨步很傷膝蓋,那麼怎麼糾正呢?



這裡給大家介紹一個小動作:

在夥伴後方跑。




跑在你的夥伴後面,雙手伸直放在他的肩膀上,然後跟著他的節奏跑。




因為你的夥伴在前面,如果你大腿抬得太高或過度向前頂就會撞到他的臀部或腳掌。如果你一直撞的話,他可能不會太高興。試著搭著他的肩跑上100米,然後記住這種感覺,隨後放手看看自己是否能以同樣的動作繼續跑。




正確的跑步姿勢,可以讓你跑得更輕鬆,更少的傷病困擾,跑得更快。




最後,我們也需要強調:

改善跑步姿勢並不是個一蹴而就的事情,很多時候需要循序漸進,慢慢來。







如何高效的改善跑步姿勢?是

學+練

的過程。




即為理論知識學習。

了解什麼樣的跑姿是好的,什麼樣的跑姿是錯的,以及這背後的原理,可以讓你不被泛濫的假知識誤導,直擊跑步的本質。




即為訓練。

用成套科學訓練提升身體各方面素質,成功擁有「能用好跑姿跑步」的身體,並讓身體記住用正確跑姿跑步的感覺,從而習慣成自然。




為此


我們向你推薦






















▼ 戳

閱讀原文

報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跑步學院 的精彩文章:

有氧運動前後的拉伸注意事項和具體動作圖解
「花心」的人,跑得更快,你信嗎?

TAG:跑步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