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羊祜提出一建議,本可提前實現統一,卻變成了終生遺憾

羊祜提出一建議,本可提前實現統一,卻變成了終生遺憾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晉書?羊祜傳》,時間是在西晉咸寧二年(公元276年)前後,主人公是西晉名將羊祜。原文如下:

羊祜提出一建議,本可提前實現統一,卻變成了終生遺憾


會秦涼屢敗,祜復表曰:「吳平則胡自定,但當速濟大功耳。」而議者多不同,祜嘆曰:「天下不如意,恆十居七八,故有當斷不斷。天與不取,豈非更事者恨於後時哉!」

羊祜提出一建議,本可提前實現統一,卻變成了終生遺憾


這段記載的大意是:當時正值西晉在秦、涼等地作戰連續遭遇失敗。羊祜又向晉武帝司馬炎上奏表示:「如果能夠平定東吳,則西北部地區的胡人之亂很快可以平定。因此,當今最應該做的便是迅速完成滅亡東吳的大業啊!」不過,朝中大臣在談論此事後,卻出現了眾多反對的聲音。聽到這個消息,羊祜感嘆道:「十件事情當中,通常有九件是令自己感到不如意的。目前有些人當斷不斷,當予不取,這怎麼不讓日後的有識之士感到遺憾呢?」

羊祜提出一建議,本可提前實現統一,卻變成了終生遺憾


本文要介紹的便是根據羊祜口中的「天下不如意,恆十居七八」所演變出來的一句成語,叫做「不如意事常八九」,意為十件事情當中,通常有九件是令自己感到不如意的,形容不合心意的事情太多,而志願往往難以實現。

羊祜提出一建議,本可提前實現統一,卻變成了終生遺憾


說完了成語,再來說說這個故事的歷史背景和主要人物。時值西晉咸寧二年(公元276年),天下大勢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劉氏的蜀漢帝國已在十餘年前滅亡,曹魏帝國亦被西晉所取代,維持了近八十年的三足鼎立局面已被打破。與國力強盛的西晉帝國相比,偏居江南的東吳帝國已是國力衰落,政局混亂。針對這一情況,羊祜多次上書,提出滅亡東吳的建議。

羊祜提出一建議,本可提前實現統一,卻變成了終生遺憾


不過,羊祜的這一建議卻遭到了朝中不少大臣的反對,最終也未能得到晉武帝司馬炎的同意。究其緣由主要有兩條。首先是西晉西北地區局勢不穩,長期遭遇少數民族的入侵;其次是部分大臣認為東吳的水軍非常強大,即使出兵也難以突破東吳的長江天險。而這些觀點也極大地影響了司馬炎。故此,羊祜的建議一直遭到拒絕。

羊祜提出一建議,本可提前實現統一,卻變成了終生遺憾


羊祜常年與東吳較量,深知東吳不堪一擊,對於自己的建議遭拒感到非常遺憾,因此才發出了「不如意事常八九」的感嘆,這也變成了羊祜這位名將的終生遺憾,因為在就在這個建議被拒絕後的西晉咸寧四年(公元278年),羊祜就因病去世。而又過了兩年,西晉最終發動了滅吳之戰,其結果也正如羊祜預料的那樣,晉軍勢如破竹,很快便滅亡了東吳。

參考書籍:《晉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明知凶多吉少,田豐依然冒死勸諫,最終以悲劇收場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