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皇上送魏瓔珞的《鵲華秋色圖》,畫上這座山曾比千佛山名氣大

皇上送魏瓔珞的《鵲華秋色圖》,畫上這座山曾比千佛山名氣大

熱播清宮劇《延禧攻略》已接近尾聲,而此前吊足觀眾胃口的《如懿傳》,也暫時沒能搶過它的風頭。

《延》劇黑蓮花女主開掛復仇大快人心,畫面唯美典雅的中國風也受到網友盛讚。

皇上送魏瓔珞的《鵲華秋色圖》,畫上這座山曾比千佛山名氣大

《延禧攻略》劇照

在劇中,乾隆與嬪妃們經常談論琴棋書畫,國寶級的名畫也成了屢屢出鏡的道具。

給人印象最深的名畫,就是趙孟頫的《鵲華秋色圖》了。

(拉到文末,橫過手機,可欣賞全圖)

在劇中,為了讓瓔珞投懷送抱,弘曆特意將這幅寶畫,當作一份大禮送給了她。

皇上送魏瓔珞的《鵲華秋色圖》,畫上這座山曾比千佛山名氣大

《延禧攻略》劇照

要知道,此前純妃向皇上討名畫,也只能拿到高仿品呢。

沒想到魏瓔珞不但不領情,還將此畫送給了太后。

皇上送魏瓔珞的《鵲華秋色圖》,畫上這座山曾比千佛山名氣大

《延禧攻略》劇照

後來弘曆向太后請安時,不知情的太后又當著純妃的面,將這幅《鵲華秋色圖》,送給了皇上。

皇上送魏瓔珞的《鵲華秋色圖》,畫上這座山曾比千佛山名氣大

《延禧攻略》劇照

皇上送魏瓔珞的《鵲華秋色圖》,畫上這座山曾比千佛山名氣大

《延禧攻略》劇照

皇上送魏瓔珞的《鵲華秋色圖》,畫上這座山曾比千佛山名氣大

見到自己送給瓔珞的國寶,卻被她送給了太后,弘曆當場臉色鐵青

再後來,就是欲擒故縱的魏瓔珞,重新贏得皇上的寵愛,竟在地板上展開這幅畫,數著密密麻麻的鈐印,嬌嗔地怪皇上「俗氣」……

皇上送魏瓔珞的《鵲華秋色圖》,畫上這座山曾比千佛山名氣大

皇上送魏瓔珞的《鵲華秋色圖》,畫上這座山曾比千佛山名氣大

《延禧攻略》劇照

在這部劇中,《鵲華秋色圖》至少出現了3次,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

那麼,被乾隆珍愛的《鵲華秋色圖》,到底是一幅什麼樣的畫呢?

皇上送魏瓔珞的《鵲華秋色圖》,畫上這座山曾比千佛山名氣大

趙孟頫《鵲華秋色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首先,這是一幅典型的「文人畫」。

什麼是「文人畫」呢?這是國畫的一種。按字面理解,就是古代文人、士大夫畫的畫,有別於民間和宮廷畫師的作品。

皇上送魏瓔珞的《鵲華秋色圖》,畫上這座山曾比千佛山名氣大

文人畫:明,唐寅,《秋風紈扇圖》

這幅畫的作者,是元代書畫家趙孟頫。他曾歷任集賢直學士、濟南路總管府事、翰林侍讀學士等官職,是一位典型的文人、士大夫。

皇上送魏瓔珞的《鵲華秋色圖》,畫上這座山曾比千佛山名氣大

趙孟頫

當然,並非文人、士大夫畫的畫,就一定是「文人畫」。這還要看「文人畫」的一個特點。

「文人畫」重視的是觀念、情感和個性的表達,通常是作者用來借物寓意,借畫抒情。

皇上送魏瓔珞的《鵲華秋色圖》,畫上這座山曾比千佛山名氣大

趙孟頫《人騎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那麼這幅《鵲華秋色圖》,表達的是什麼樣的情感呢?

這幅畫表達的是濃濃的鄉愁,因此被譽為「思鄉之畫」的傳世經典。

關於這幅畫的創作,還有一段小故事。

公元1295年,趙孟頫辭去官職,回到了浙江的家鄉。

無官一身輕,他有了大把的時間,與親朋好友們把酒言歡。

皇上送魏瓔珞的《鵲華秋色圖》,畫上這座山曾比千佛山名氣大

這天趙孟頫和幾位朋友喝酒吟詩,話題不知不覺引向了名山大川。

趙孟頫興緻勃勃地講起了濟南,他曾任濟南路總管府事,對那裡的山水十分留戀。

這個話題,卻勾起了在座周密的鄉愁。周密字公謹,是一位文學家,與趙孟頫情同手足。

皇上送魏瓔珞的《鵲華秋色圖》,畫上這座山曾比千佛山名氣大

周密像

周密的祖籍在濟南一帶,後來曾祖父因金兵南下,背井離鄉來到江浙。

而周密從沒有回過濟南,他卻對那裡魂牽夢縈。畢竟是人到暮年,回到故鄉成了奢望。

了解到好友的心事後,趙孟頫便根據自己的記憶,為周密畫了這幅《鵲華秋色圖》。

皇上送魏瓔珞的《鵲華秋色圖》,畫上這座山曾比千佛山名氣大

公謹父,齊人也。余通守齊州,罷官歸來,為公謹說齊之山川,獨華不注最知名,見於《左氏》,而其狀又峻峭特立,有足奇者,乃為作此圖。其東則鵲山也。命之曰《鵲華秋色圖》。

——趙孟頫《鵲華秋色圖》題款

在這幅畫卷上,遼闊的澤地與林木間,兩座青山遙相呼應。

一座,是巍峨俊秀的華不注山;另一座,是敦厚圓潤的鵲山。

兩座山一剛一柔,一高一矮,相映成趣。

皇上送魏瓔珞的《鵲華秋色圖》,畫上這座山曾比千佛山名氣大

《鵲華秋色圖》中的鵲山

散落在山下的樹木,疏密有致,淡淡的秋色躍然紙上。

而水上的數葉輕舟,山下的茅屋小舍,又為這秋風初至的景象,注入了一絲煙火暖意。

《鵲華秋色圖》的畫名,取自圖上的「華不注山」和「鵲山」。

皇上送魏瓔珞的《鵲華秋色圖》,畫上這座山曾比千佛山名氣大

《鵲華秋色圖》中的「華不注山」

這兩座山,是當時濟南的名山。尤其是「華不注山」,當時的名氣超過了「濟南第一山」千佛山。

這座海拔只有197米的小山,卻以獨特的魅力,吸引了許多文人墨客。

皇上送魏瓔珞的《鵲華秋色圖》,畫上這座山曾比千佛山名氣大

濟南華不注山(華山)風光

李白遊覽了華不注山後,曾專門作了一首詩:


昔我游齊都,登華不注峰。

茲山何峻秀,綠翠如芙蓉。

蕭颯古仙人,了知是赤松。

借予一白鹿,自挾兩青龍。

含笑凌倒景,欣然願相從。

——唐·李白 《古風》之二十(節選)

除了李白之外,宋代的曾鞏、元代的王惲等,也都曾被裡吸引,留下了詩作。

皇上送魏瓔珞的《鵲華秋色圖》,畫上這座山曾比千佛山名氣大

華不注山

那麼這麼一座小山,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呢?

一是因為它是文化名山,曾是春秋時代的古戰場,《左傳》記載的齊晉「鞍之戰」,就發生在這裡。

二是因為它的景色奇秀。雖然它並不險峻,卻能讓人移步換景,從不同角度觀看,能欣賞到不同的風光。

第三,或許是它的名字——華不(fū)注,在濟南話中是「花骨朵」的意思。

在讀音上,應該讀為「huā fū zhù」。華,通「花」。

也有人認為,華不注的名字,出自《詩經·小雅·常棣》:

「常(棠)棣之華,鄂不(fū)韡韡(wěi wěi)」。「鄂不(fū)」,是花萼的意思。

而「華不注」,就是花朵跗(fū)注於水中。

皇上送魏瓔珞的《鵲華秋色圖》,畫上這座山曾比千佛山名氣大

華不注山俯視圖

的確,如果以俯視的角度看,這座山真像一朵荷花骨朵,亭亭玉立於鵲山湖的水波之中。

難怪李白的詩中說「茲山何峻秀,綠翠如芙蓉」。

如今,人們更願意叫它「華山」。

皇上送魏瓔珞的《鵲華秋色圖》,畫上這座山曾比千佛山名氣大

《鵲華秋色圖》趙孟頫的題跋

這幅《鵲華秋色圖》,原畫長為90.2厘米,寬為28.4厘米。

而因歷代帝王將相、文人墨客的喜愛,上面的題跋和印鑒越來越多,讓畫幅「長」到近5米。

尤其是乾隆多次蓋章題字,曾親筆將「鵲華秋色」四字寫於引首,並加蓋了26枚鈐印,可見他對這幅畫真的奉若至寶。

下面是《鵲華秋色圖》完整版:

皇上送魏瓔珞的《鵲華秋色圖》,畫上這座山曾比千佛山名氣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杯咖啡讀好書 的精彩文章:

成功是1%的天賦+99%的汗水?比爾蓋茨和甲殼蟲告訴你:錯了!
她研究了62個「天才」兒童,發現成功除了智力,還取決於這一點

TAG:半杯咖啡讀好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