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號大唐中興第一將,使用地道戰妙計,1萬人戰勝敵人10萬大軍

此人號大唐中興第一將,使用地道戰妙計,1萬人戰勝敵人10萬大軍

我們都知道大唐中興名將郭子儀,郭子儀號稱再造大唐。

公元757年,至德二載,平叛軍收復了河東、河西、河南的大部分失地。郭子儀因功加封司徒、代國公。這時郭子儀入朝,肅宗命人在灞上迎接,並慰勞他道:「國家再造,是你的功勞。」

不過若論軍功和戰功,最高的並非郭子儀,而是大唐另一位名將,他就是李光弼。李光弼是大唐中興第一名將。

此人號大唐中興第一將,使用地道戰妙計,1萬人戰勝敵人10萬大軍


李光弼,系契丹族。他的父親是契丹酋長,因為在武則天時有破吐蕃大功,所以,官位很高。由於受到家庭的熏陶,所以李光弼自幼就學得了很多用兵作戰的技巧。他為人嚴肅、不苟言笑、深沉而剛毅,擅長騎射,喜讀《漢書》,治軍極嚴,兼有謀略。

公元746年,天寶五載,李光弼繼承父親的事業。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後,大唐名將封常清、高仙芝先後被小人陷害而死。朝廷任命郭子儀為朔方節度使,收兵河西。但河東、河北方面也迫切需要一名良將領兵,於是郭子儀向唐玄宗推薦了李光弼。之後朝廷任命李光弼為雲中郡太守、河東節度副使,統領河東人馬,組織收復失地。

此人號大唐中興第一將,使用地道戰妙計,1萬人戰勝敵人10萬大軍


而李光弼打的第一個勝仗就是常山之戰。

常山在今天的正定。常山是安祿山從北京起兵南下的第一個戰略要地,其直接關係到叛軍的供給與後援問題,由此成了雙方必爭之地。最後經過多日的較量,李光弼成功擊退史思明,收復常山。

收復常山之後,唐肅宗李亨在甘肅當皇帝,李光弼和郭子儀前去表效忠。之後李光弼率軍前往太原繼續平叛。迎來他一生中最輝煌的戰役太原保衛戰。這是李光弼的經典之作。這一戰,他妙招迭出、屢出奇兵,確立了他在中國軍事史上的名將地位。

此人號大唐中興第一將,使用地道戰妙計,1萬人戰勝敵人10萬大軍


太原意義重大。因為太原是大唐王朝的發祥地,所以,具有極高的政治意義。如果一個王朝,祖宗墳墓都掉了,還搞什麼搞。因此,守住太原意義重大。

其次,太原地理意義重大。守住太原,唐軍便可隨時出兵井陘,截斷安史叛軍的後路。反之,若太原落入敵手,叛軍就能將河北、河東、河南連成一片,坐擁北方半壁江山,安祿山建立的大燕政權,就極可能代唐而立,中國歷史則將改寫。

此人號大唐中興第一將,使用地道戰妙計,1萬人戰勝敵人10萬大軍


因此,太原之戰成為決定大唐氣數的王朝命運之戰,不容絲毫閃失。由此可見李光弼的責任重大,朝廷把這個重要的任務交給他,那麼,李光弼的能力行嗎?能夠勝任這個任務嗎?

事實證明完全可以。李光弼不愧是名將,甚至是戰神級名將,在他的帶領下成功打贏了太原保衛戰。而且妙計頻出。關於此役,《舊唐書》中有很詳細的描述。

公元757年,唐肅宗至德二年,叛將史思明﹑蔡希德、高秀岩等率眾賊軍10餘萬來勢洶洶地進攻北都太原(今太原西南)。也就是安祿山這邊派出了龐大的出征隊伍,由他的心腹史思明親自操盤帶領。可見對太原是志在必得。那麼,李光弼這邊呢?

此人號大唐中興第一將,使用地道戰妙計,1萬人戰勝敵人10萬大軍


可以說當時的情況對李光弼極為不利。因為當時主力部隊早已被調往朔方保護唐肅宗,他手中只有五千河北兵,加上團練之眾,不過萬人,而太原城方圓40里,以一萬烏合之眾守大城、對強敵,無異以卵擊石。《新唐書》中明確記載,「時銳兵悉赴朔方,而麾下卒不滿萬」。

所以說敵強我弱的形勢很明顯,一邊是史思明加上精兵強將,還有十萬大軍;一邊是老弱病殘,還只有萬把人。

此人號大唐中興第一將,使用地道戰妙計,1萬人戰勝敵人10萬大軍


因此,李光弼這邊軍心渙散,人心浮動,籠罩著一股十分濃烈的悲觀情緒,認為只有等死了。不過正當一干眾人唉聲嘆氣悲觀失望之際,從來不信邪的李光弼卻沒有失去信心。而是很有自信滿滿的對眾人說他有妙計。

那麼,李光弼的妙計是什麼呢?地道戰。

首先李光弼率領城中軍民在城外深挖壕溝,然後用挖出的土方做了幾十萬個土磚坯作打仗時備用。很多人不以為然,認為時間緊、任務重,一條壕溝就能擋住洶洶來寇?

此人號大唐中興第一將,使用地道戰妙計,1萬人戰勝敵人10萬大軍


之後安史叛軍一發起攻城大戰,他就命令將士們用已經準備好的土磚坯修補被損毀的城牆營壘,沒讓敵人佔到一點便宜。這時大家這才恍然大悟。

之後史思明大軍包圍太原城,憑藉人多勢眾四面攻打,李光弼見招拆招守得風雨不透,結果史思明損兵折將、無計可施。沒辦法,史思明又使出激將法,叫人侮辱唐玄宗。但李光弼就是穩如泰山,不僅為之不動,而且他還發明了「石炮」這種新型武器。

此人號大唐中興第一將,使用地道戰妙計,1萬人戰勝敵人10萬大軍


李光弼還在城上安裝強弩機發射巨石,一發可擊斃叛軍幾十人,使安史叛軍血肉橫飛損失慘重,史書記載,「乃徹民屋為摞石車,車二百人挽之,石所及輒數十人死,賊傷十二。」

所以一時間史思明很難找到突破口,但史思明沒有放棄,而且憑絕對優勢兵力繼續作圍城之勢。

就在史思明小打小鬧之際,李光弼的地道已經準備就緒。他讓手下將士從城內鑽地,挖出一條地道直通城外,把史思明所築的土山和軍營低下的土地都給挖空了,然後搬來木柱一一支撐,以防塌陷。

此人號大唐中興第一將,使用地道戰妙計,1萬人戰勝敵人10萬大軍


一切準備就緒之後,好戲開始了。

首先,李光弼假裝準備投降,派心腹之人去求見史思明,說:「太原苦守多日,如今城內已是一片空虛,又無外援,我們已經支撐不住了,請求允許投降。」

史思明不知有詐,聞言大喜,連聲說道:「對,對,早應該投降了,識時務者為俊傑。」並與李光弼派來的心腹約定了受降的日期。

約定的受降之日終於到了。

此人號大唐中興第一將,使用地道戰妙計,1萬人戰勝敵人10萬大軍


李光弼一面派裨將率領數千人出城假投降,把史思明叛軍的注意力吸引過來。一面派人進入地道,時刻準備把原本作為支撐的木柱迅速抽掉。

史思明及其將士騎著高頭大馬,得意洋洋地率兵出營受降,其他的士兵也都紛紛前來圍觀,十萬大軍毫無戒備。

就在史思明心花怒放之時,忽然間軍營內突然出現「地陷」,直接掉下去的士兵鬼哭狼嚎自不必說,其他僥倖沒掉下去的,也全都驚慌失措,紛紛逃避,亂作一團。

此人號大唐中興第一將,使用地道戰妙計,1萬人戰勝敵人10萬大軍


於是李光弼趁機命太原將士衝殺出城,與城外假裝投降的士兵形成內外夾擊。一柱煙功夫就滅了叛軍萬餘人,大獲全勝,成功逼退了史思明的十萬大軍。一萬人戰勝史思明十萬大軍。

《新唐書·李光弼列傳》上的記載是,「至期,以甲士守陴,遣裨校出,若送款者,思明大悅。俄而賊數千沒於塹,城上鼓噪,突騎出乘之,俘斬萬計。」

太原之戰,唐軍雖然在兵力上處於劣勢,但李光弼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軍事才能,巧妙利用地道奇襲的戰術,終於達到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目的,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此人號大唐中興第一將,使用地道戰妙計,1萬人戰勝敵人10萬大軍


太原之戰是平亂戰爭第一次重大勝利和重要轉折點,是以少勝多、以弱制強的典型戰例。李光弼充分發揮了軍事才能,此戰為後來勝利收復兩京奠定了基礎,具有重要戰略意義。也奠定了李光弼名將的地位。

太原之戰不久之後,李光弼就被拜為天下兵馬副元帥,鎮守洛陽。這就是大唐中興第一將的風采。

朋友,歡迎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顏威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古代皇帝最想得到的3件寶物,第2件在沈萬三手裡,第3件無人知道
歷史上被活活餓死的3大帝王,第1位餓死後屍體晾在那直到長蟲發臭

TAG:顏威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