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真正的書法鑒賞是建立在理論認識的基礎上的,你讀過書論嗎

真正的書法鑒賞是建立在理論認識的基礎上的,你讀過書論嗎

陸維釗書法

俗話說,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口味上的這種主觀性,在書法鑒賞方面也存在。面對同一件書法作品,不同人可能會說它好或者不好,這很正常;但不同的人的藝術鑒賞能力,並不在同一個水平上,也很正常。

必須承認,我們的審美觀念的確立的確從低層次的感官性開始,書法也不例外。

王羲之

在當今,嚴肅文化藝術滑坡,通俗文化藝術走俏,文化正趨向多元化、世俗化。現在,在網路上人們對書法的評價水平,大多停留在把字寫得工整漂亮的低層次的感官性水平。有的人把美感掛在口邊,但從他評價的作品看,這種美感其實是「漂亮感」,距離真正的書法美感距離還很遙遠。如果人人天生具有審美能力,美學作為一門學科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世上也就沒有美學家了。

藝術美來源於生活,起源於低層次的感官性審美(例如「漂亮」、「香甜」等等),但它高於生活。

王羲之草書

人不是活在真空中,書法需要的是雅俗共賞,但要適應所有人的口味是根本不可能的。

即使是雅俗共賞的作品鑒賞它也需要一定的欣賞水平。比如,再通俗易懂文章,文盲無法品味。書法再雅俗共賞,「書法盲」無法品鑒,這就是許多人從寫字的角度給王羲之、歐陽詢挑刺治病的原因。

書法鑒賞在很多人眼裡,就像面對食物一樣,書法欣賞不過是一個「口味」問題。這種感官化的傾向幾乎左右了書法審美。對合自己口味,大加各種讚美之詞;對不合自己口味的,動輒說點畫像「豬大腸」、臭不可聞,是丑書垃圾;像學前班學生寫的,甚至於進行人身攻擊,各種謾罵,但是,除了用「丑書」「臭不可聞」「漂亮」等低層次的審美感官詞語外,大多數人講不出其他的理由。

真正的書法批評是建立在理論認識的基礎上的,它需要評價者有一定的書法技法、書法史知識、美學知識;它需要一種能鑒賞各種風格書法的能力;也就是說,評論者固然可以有個人好惡(審美偏好的),但能讀懂不同風格,讀懂不同創作觀念下的作品;不能通讀這幅草書作品,但能基本看出它的水平高低;不認識這幅甲骨文作品寫的是什麼,但能感受到它的線條水平質量高低;這是對鑒賞者的一個基本要求。對批評家來說,一件作品之所以好,之所以不好,是能夠提出一系列理論認識的理由的,而不是僅僅貼一個「丑書」、「漂亮」那樣簡單。

宗白華著

祝嘉著

李澤厚著

書法鑒賞薄弱的背後是審美教育的失敗。自從毛筆和書法從實用領域退出,人們在書法方面的審美經驗就無可挽回地趨於貧乏了,許多人僅僅從讀書時接受的寫字教育經驗出發來評價書法,悲哀的是許多學書法的被館閣體、印刷體洗腦,給王羲之、歐陽詢挑刺治病,把書法當做列印體。書法熱了三十多年,培養了大批的書法愛好者和書法家,但在審美上「有教養的講道理的觀眾」不多,書法整體審美水平大大低於前代,這是不爭的事實。

王羲之行書

歐陽詢九成宮

雅和俗在許多情況下是水火不容,當年王羲之的書法就曾被噴為「野雞」,噴他的還是書法家;黃賓虹的畫當年送都沒人要,送的對象還是搞書畫的,現在一幅上億。許多人練了一輩子字,連門都沒入。

黃賓虹山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晉堂書法 的精彩文章:

唐太宗的書法在帝王中堪稱高手
國展最高獎書家夏雲小楷臨古系列之十八:臨黃道周孝經頌

TAG:晉堂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