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列強要求割地100年,滿清政府只肯99年,相差一年有何意義?

列強要求割地100年,滿清政府只肯99年,相差一年有何意義?

【本賬號文章內容全部為作者原創,禁止抄襲轉載!歡迎訂閱多多評論留言!】

自從《南京條約》開始,仔細翻閱一下歷史,大家都會發現在這些不平等條約中,所有關於割地或者是租地的一項,期限全部都是九十九年。在清朝那段歷史上國際中有一個慣例,一片土地,如果租給別的國家土地時間長達百年,只要超過一百年,這片土地就屬於另一個國家。

清政府很快明白了侵略者的陰謀,他們雖然昏庸無能,但他們可不敢做歷史的罪人,如果簽訂100年,那可就永遠失去了這些土地。99年,雖然只有一年之差,但中國就有權利將這些租借的土地一一收復回來,而且還不會在國際環境中引起不必要的糾紛和爭議,也算是為後代子孫減少了一點麻煩。清政府的這個一年的堅持可以說很有必要,也很有意義。

在清王朝最後的十多年中,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主要集中於經濟領域,中國各地海關都被操控於外國之手,中國成為不設防的列強們的原材料基地和商品傾銷地。各帝國主義列強為維護在華利益,紛紛強迫清政府簽訂更多的「租界協議」。

相比於領土割讓,「租借」在法律意義上主權並沒有變更。只要國家實力強大了,到期後就可以收回。如果國家勢力依然弱小,即使到期後,列強也會要求「續約」。所以,任何不平等條約都只是國家實力的反映,即使是在條約中被割讓的領土,也同樣如此。

PS:本文到此結束,歡迎訂閱多多評論留言!往期內容更精彩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滄桑 的精彩文章:

袁世凱死後,他的子女們下場如何?現代人都接受不了看的面紅耳赤
朱棣發動了靖難之役,為什麼後世對他的評價還一直很高?關鍵在這

TAG:歷史滄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