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中國歷史上十大名僧生平事迹以及後世評價(下)

中國歷史上十大名僧生平事迹以及後世評價(下)

Top6 飲譽華夏,西遊美名——玄奘

中國歷史上十大名僧生平事迹以及後世評價(下)

【人物簡介】

玄奘(602-664年),漢傳佛教史上最偉大的譯經師之一,中國佛教法相唯識宗創始人;俗姓陳,名褘,出生於河南洛陽洛州緱氏縣(河南偃師);出家後遍訪佛教名師,至天竺學習佛教。太宗貞觀三年(629年,一作貞觀元年),歷經艱難抵達天竺。初在那爛陀寺從戒賢受學。後又遊學天竺各地,貞觀十九年(645年)回到長安,所譯佛經,多用直譯,筆法謹嚴,所撰又有《大唐西域記》,為研究印度以及中亞等地古代歷史地理之重要資料。歷代民間廣泛流傳其故事,如元?吳昌齡《唐三藏西天取經》,明?吳承恩《西遊記》等,均由其事迹衍生。魯迅先生曾高度讚揚其「捨身求法」精神,尊其是「中國的脊樑」。

【生平事迹】

早期生活

玄奘祖籍河南洛州緱氏縣,家族本是儒學世家。為東漢名臣陳寔(104—187年)的後代,曾祖陳欽曾任東魏上黨(山西長治)太守,祖父陳康為北齊國子博士,父親陳惠在隋初曾任江陵縣令,大業末年辭官隱居,此後潛心儒學修養。他有三個哥哥,二哥陳素,早年於洛陽凈土寺出家,以講經說法聞名於世,號長捷法師。

玄奘於隋朝仁壽二年出生,少時因家境困難,跟長捷法師住凈土寺,學習佛經五年。在這期間他學習了小乘和大乘佛教,而他本人偏好後者。他十一歲(613年)就熟讀《妙法蓮華經》、《維摩詰經》。十三歲時(615年)洛陽度僧,被破格入選。玄奘出家以後看見諸位沙彌聚集放逸,大談戲論,於是告訴諸位沙彌說:「經中不是這樣說嗎!『出家之人是為了求證無為法。』豈能再像無知小兒一般一直嬉戲,徒然浪費一生光陰。」其間聽景法師講《涅槃》,執卷閱讀愛不釋手,直到廢寢忘食的地步,隨從嚴法師學《攝論》,更加喜愛乃至將《攝大乘論》一次讀完,再覽就沒有遺漏,大眾皆感驚異,乃至令玄奘升座複述,玄奘法音或高或低分析詳盡,盡得嚴法師宗旨,因此博得大眾的欽敬,少年時期的玄奘已經顯露出積極的修學態度,和美好的名聲了。

618年隋朝滅亡。玄奘提議長捷法師一同前往唐朝首都長安參學,後得知當時名僧多在蜀地,因而又建議同往成都。在那裡聽寶暹講《攝論》、道基講《雜心》、惠振講《八犍度論》。三、五年間,究通諸部,聲譽大著。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玄奘在成都(據傳在成都大慈寺)受具足戒。

武德七年(624年)玄奘私下與商人結伴離開成都,沿江東下參學。先到了荊州天皇寺。講《攝論》、《雜心》,淮海一帶的名僧聞風來聽。六十高齡的大德智琰也對他執禮甚恭。講畢以後,再次北上尋覓先德參學,到相州訪休法師質問疑惑滯礙之法,繼往趙州從道深學《成實論》,又到揚州聽惠休講《雜心》、《攝論》。貞觀元年(627年),玄奘重遊長安學習外國語文和佛學。先後從道岳、法常、僧辯、玄會諸師鑽研《俱舍》、《攝論》、《涅槃》,他很快就窮盡各家學說,其才能倍受稱讚,聲譽滿京師。僕射蕭瑀奏請令他住莊嚴寺。

西行求法

玄奘感到多年來在各地所聞異說不一,特別是當時流行的攝論宗(後併入法相宗)、地論宗兩家有關法相之說多有乖違,因此渴望得到總賅三乘學說的《瑜伽師地論》,以求融匯貫通一切,於是決心前往印度求法。因得不到唐朝發放的過所(護照),所以始終未能如願以償。

629年,玄奘毅然由長安私發,冒險前往天竺。經過高昌國時,得高昌王曲文泰禮重供養,復欲強留奘師以為國之法導,奘師「水漿不涉於口三日,至第四日,王覺法師氣息漸惙,深生愧懼,乃稽首禮謝」,遂與奘師結為義兄弟,相盟自天竺返國時更住高昌三載受其供養,講經說法。離開高昌後,奘師繼續沿著西域諸國越過帕米爾高原,在異常險惡困苦的條件下,以堅韌不拔的英雄氣概,克服重重艱難險阻,終於到達天竺。

在天竺的十多年間,玄奘跟隨、請教過許多著名的高僧,他停留過的寺院包括當時如日中天的著名佛教中心那爛陀寺,他向該寺的住持,印度佛學權威戒賢法師學習《瑜伽師地論》與其餘經論,戒賢是護法的徒弟,世親的再傳弟子。在貞觀十三年,他曾在那爛陀寺代戒賢大師講授《攝大乘論》和《唯識抉擇論》。此後,玄奘還徒步考察了整個南亞次大陸。

學成以後,他立真唯識量論旨,在曲女城無遮辯論法會上,等待十八天,結果無人敢於出來辯難,他因此不戰而勝,名聲鵲起,威震全天竺,被當時大乘行者譽為摩訶耶那提婆(亦即「大乘天」,被小乘佛教徒譽為木叉提婆,亦即「解脫天」)。

翻譯經文

643年,玄奘載譽啟程回國,並將657部佛經帶回中土。貞觀十九年(645年),回到長安,受到唐太宗的熱情接待。玄奘初見太宗時即表示希望前往嵩山少林寺譯經,但沒有得到批准,被指定住長安弘福寺。652年(永徽三年),玄奘在長安城內慈恩寺的西院築五層塔,即今天的大雁塔,用以貯藏自天竺攜來的經像。在唐太宗大力支持下,玄奘在長安設立譯經院(國立翻譯院),參與譯經的優秀學員來自全國以及東亞諸國。他花了十幾年時間在今西安北部約150公里的銅川市玉華宮內將約1330卷經文譯成漢語。玄奘本身最感興趣的是「唯識」部分。這些佛經後來從中國傳往朝鮮半島、越南和日本。顯慶二年(657年)五月,高宗下敕,要求「其所欲翻經、論,無者先翻,有者在後」。顯慶二年(657年)九月,玄奘借著陪駕住在洛陽的機會,第二次提出入住少林寺的請求,「望乞骸骨,畢命山林,禮誦經行,以答提獎」。次日,高宗回信拒絕。

玄奘依翻譯佛典與對經文的闡釋而開創了中國法相唯識宗,其學說卻深深地影響了其他諸多宗派。奘師一生所翻經論,合七十四部,總一千三百三十八卷(目前學界流行說法為七十五部,一三三五卷),為中土一切譯師之最。

鳳棲原野

龍朔三年(663年)十月玄奘譯完最後一部佛典《大般若經》之後感慨說∶「向在京師,諸緣牽亂,豈有了日?」玄奘於麟德元年二月六日甲申子時(664年3月8日)圓寂,最初葬於白鹿原雲經寺;669年,改葬於少陵原(又稱鳳棲原),建有舍利塔,並在此興建興教寺。

【作品及成就】

創立學說

①五種姓說。進一步發揮了印度戒賢一系五種姓說,即把一切眾生劃分為聲聞種姓、緣覺種姓、如來種姓、不定種姓、無種姓。認為根據人的先天素質可以決定修道的結果。玄奘在此總賅印度諸家的學說,對五種姓說作了系統的闡述。

②唯識論。玄奘及其學派主張,世界上的一切(包括人類的自我)皆非獨立存在的,而是由人們的意識變現出來的,即所謂「唯識所變」。最根本的意識稱作「阿賴耶識」,是世界各種事物、現象的一切「種子」,是宇宙的本源。研究唯識論的重要著作,除《成唯識論》外,有「唯識三大部」,即窺基的《成唯識論述記》、慧沼《成唯識論了義燈》、智周《成唯識論演秘》。

③因明。因明在印度瑜伽學系中就十分發達。世親之後,經過陳那和護法的發展,因明和唯識學說就緊密地結合。玄奘在此基礎上又有新的發展。他在印度提出了「真唯識量」。回國以後,除翻譯了因明的主要著作外,並對因明辯論、論證的性質作了精細的發揮,深化了因明立量的方法,又地立破的理論進行了精細的分析。

翻譯佛經傳播學說

另外,從玄奘由翻譯而傳播的學說看來,綱舉目張充分反映了公元五世紀以後印相關書籍度佛學的全貌。當時印度那爛陀寺等處的佛學,已顯然分為因明、對法、戒律、中觀和瑜伽等五科。他於明科譯出《理門》和《入正理論》,樹立了在論議基礎上的佛家邏輯軌範。於對法科,聲聞乘方面以《俱舍》為中心,在它以前有根本的「一身六足」和《婆沙》等論,以及其後發展的《順正理》、《顯宗》等論,他都原原本本地傳譯了出來;大乘對法譯出了《集論》和他的注書《雜集論》,顯示對法經不同於瑜伽論的特點,並指示大小對法相通的途徑。

於戒律科,譯傳大乘唯一的《瑜伽菩薩戒》,並輯出《受戒羯磨》以為實行的規範。於中觀科,特別譯出護法的《廣百論釋》,以見瑜伽系貫通中觀的成就。於瑜伽科,則「一本(《瑜伽》)十支(《顯揚》、《莊嚴》等)」,差不多全部譯出,如上所舉,可以說那爛陀寺最盛時期所傳承的佛學精華,基本上已都由玄奘譯傳於中土了。

另外,由玄奘大師口述,弟子僧辯機筆撰的《大唐西域記》。堪稱中國歷史上的經典遊記。尤有甚者,由於印度歷史紀錄的缺乏,這本珍貴的遊記更成為歷史文化學者研究古天竺地理歷史時不可或缺的文獻,而近現代以來,根據本書記載所進行之考古遺迹挖掘,亦證明玄奘當時所述真實可信,允為瑰寶。

《大唐西域記》分12卷,共十餘萬字,書前冠以于志寧、敬播兩序。卷一記載了今天新疆和中亞的廣大地區,是玄奘初赴印度所經之地。卷二之首有印度總述,然後直到卷11分述五印度的各國概況,其中摩揭陁一國情況佔去了8、9兩整卷的篇輻。卷12記載了玄奘返國途中經行的帕米爾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南緣諸國概況。

《大唐西域記》記載了東起我國新疆、西盡伊朗、南到印度半島南端、北到吉爾吉斯斯坦、東北到孟加拉國這一廣闊地區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科學地概括了印度次大陸的地理概況,記述了從帕米爾高原到鹹海之間廣大地區的氣候、湖泊、地形、土壤、林木、動物等情況,而世界上流傳至今的反映該地區中世紀狀況的古文獻極少,因而成了全世界珍貴的歷史遺產,成為這一地區最為全面、系統而又綜合的地理記述,是研究中世紀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孟加拉國、阿富汗、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等屆、克什米爾地區及我國新疆的最為重要的歷史地理文獻。

同時,他還把《老子》翻譯成梵文,介紹到天竺。

【後世評價】

玄奘取經是了不起的事情,雖然他並不是第一位去天竺取經的僧人,但他的成就特別大,影響特別大,具有的文化意義特別深遠。玄奘取經,一是為了解決佛經中的疑惑,再一個是當時東土的經文太少,他要看更多的經文。所以,玄奘取經也是對公元3世紀以來不斷往西天求法這個傳統的繼承。玄奘是第一個系統的把天竺的佛教、歷史、地理、風土人情等記錄下來並介紹到中國的人。玄奘千里西行求法取經,正是中華民族千年來「捨生取義」精神的最生動和真實的寫照。這種追求真理的精神,從3世紀西天取經的事情中就能看出來,是我們中華民族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唐太宗親自撰寫了一篇長七百八十一字的《大唐三藏聖教序》,文中稱讚玄奘「松風水月,未足比其清華;仙露明珠,詎能方其朗潤」。足見評價之高。唐高宗得到玄奘病危的消息,即時派多名御醫救治。玄奘逝世後,高宗哀慟傷感,為之罷朝,反覆叨念「朕失國寶矣」。

Top7 名揚海外,禪宗六祖——惠能

中國歷史上十大名僧生平事迹以及後世評價(下)

【人物簡介】

惠能(638—713年),俗姓盧,唐代嶺南新州(廣東新興縣)人。佛教禪宗祖師,得黃梅五祖弘忍傳授衣缽,繼承東山法門,為禪宗第六祖,世稱禪宗六祖。祖籍河北范陽(定興縣),其父行瑫於唐武德三年(620年)被貶官流放至新州為民,寓於新州南夏盧村,後與朗傳奇村女子李氏結婚。唐貞觀十二年(638年)二月初八惠能誕生,開元元年(713年),圓寂於新興國恩寺,世壽七十六歲。六祖圓寂的國恩寺成了禪宗頓教三大祖庭之一,有「中國禪宗發源地」與「嶺南第一禪宗聖域」之稱,名揚海內外。唐憲宗追謚大鑒禪師。著有六祖《壇經》流傳於世。是中國歷史上有重大影響的佛教高僧之一。惠能禪師的真身,供奉在廣東韶關南華寺的靈照塔中。陳寅恪稱讚六祖:「特提出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旨,一掃僧徒繁瑣章句之學,摧陷廓清,發聾振聵,固中國佛教史上一大事也!」

惠能,中國古代有這麼一名僧人,他和孔子、老子一起被稱為「東方三大聖人」,又被歐洲學界列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這已夠傳奇的了;更奇的是,被稱為大聖人、大思想家的他竟然目不識丁,是個文盲。這樣的奇人,開天闢地以來,全世界唯此一人!

【生平事迹】

先悟佛道,後入佛門

六祖惠能三歲喪父,家境貧困,遷居龍山山麓結舍打柴,靠賣柴養母,有一天,他負薪至筠城金台寺前,聞有人誦經,便問此是何經?從何而來?誦經者告知惠能,此是《金剛經》,是從黃梅五祖弘忍大師處傳來。惠能聞經開悟,感悟佛法,從此對經便結下深深佛緣。二十四歲那年,他決定離開故鄉赴黃梅禮見五祖弘忍,入門求佛,以求從五祖弘忍處參學《金剛經》。

惠能幾經艱辛跋涉於龍朔元年(661年)到達湖北黃梅東山東禪寺,拜五祖弘忍和尚為師。弘忍見他,即問:「居士從何處來,欲求何物?」惠能說:「我是嶺南人,唯求作佛。」弘忍說:「你是嶺南人,又是獦獠,如何堪作佛?」惠能說:「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獦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我只來求佛,不求余物」,惠能出語驚人,弘忍知來者不凡,根基深厚,智能過人,遂命他隨眾勞動,在碓房舂米。惠能因身材瘦小,腰系一塊60多斤重的石塊增加體重,一腳一腳地踏碓舂米,在艱辛的勞動中「漸悟」佛性。惠能出家求佛,不同於其他出家人,因某種原因而入空門,然後在師父的傳教後才明佛法。惠能是先悟佛道,後入佛門。

先成佛祖,後削髮為僧

惠能在碓房踏碓八個月。有一天,弘忍為了考驗東禪寺七百人禪解的淺深,準備傳以衣缽,命各人作偈呈驗。當時,神秀上座為教授師,即作一偈云:「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惠能也作一偈,請人寫在壁上,偈云:「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眾人見此偈,甚是驚異。弘忍覺得這示法之人,已經見性,不但道出了禪的本意,而且比神秀理解得更深更透,更「空」,更「無」,更加唯心,認為他是接法的理想人選。恐人損害惠能,親自至碓房暗示惠能晚上三更到方丈堂。是晚三更,弘忍向惠能宣講《金剛經》,至「應無所往,而生其心」,惠能大悟。弘忍便傳頓教及衣缽,並對惠能說:「你為禪宗第六代祖,善自護持,廣度有情,流布將來,無令斷絕。」即送他離寺往九江渡口,臨別又叮囑他南去暫作隱晦,待時行化。惠能遵照弘忍「逢懷則止,遇會則藏」之機語,日夜兼程南返廣東,隱遁於四會、懷集的大山之中,與獵人和當地村民一起生活勞作,歷盡磨難,後在懷集冷坑上愛嶺龜嘴岩(後人稱六祖岩)棲身苦心修鍊十六年之久。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居士修持中,他身承六代祖師之位,韜光養晦,嚴謹修行,勤練禪法,脫離浮躁,「頓悟」佛性,等待禪機。

儀鳳元年(676年)正月八日,大唐盛世,時逢大運,教派爭端平息,出山弘法機緣俱足,四十歲的惠能即從懷集至廣州法性寺(今光孝寺),值印宗法師講《涅槃經》因有二僧辯論風吹幡動,一個說風動,一個說幡動,爭論不已。惠能便插口說:「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你們的心動。」大家聽了為之驚詫。印宗法師契悟詢知是禪宗法嗣,即拜為師。集眾在法性寺內菩提樹下為惠能剃髮,請名德智光禪師等為他授具足戒。自此開闢佛教南宗,稱「禪宗六祖」。

下下人有上上智

六祖惠能目不識丁,為後人留下驚世之作《六祖法寶壇經》。這是惠能去世後,其弟子將其法語言行整理成冊,編寫而成的,是中國唯一的佛教經書,也是佛教發源地印度以外唯一的佛教經書。成為研究中國和世界佛教史、文化史、思想史、哲學史的歷史典籍。從唐朝至今,不少名人、文豪、學者畢生研究不絕。唐代的王維、柳宗元、劉禹錫,分別為六祖寫碑贊;當年一位偉人曾向身邊工作人員說了一段關於禪宗六祖的精闢論斷:惠能主張佛性人人皆有,創頓悟成佛說;一方面使繁瑣的佛教簡易化,一方面使印度傳入的佛教中國化。因此,他被視為禪宗的真正的創始人,亦是中國佛教的始祖。在他的影響下,印度佛教至高無上的地位動搖了,甚至可以『呵佛罵祖』,他否定傳統偶像和陳規,勇於創新,並把外來的宗教中國化。

佛教源於古印度,然後由海路和陸路分別傳入中國,成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兩支,在中國生息發展,經歷了許多曲折。在南朝梁武帝時期,由西竺二十八祖菩提達摩大師從廣州西來初地登岸,在華林寺把佛法傳給中國的慧可,代代相傳到惠能後,佛教的禪宗得到發揚光大。禪宗大師惠能的基本思想是「明心見性」,認為人們不必拋棄現實生活去進行修鍊,因而把當時的貴族佛教改造為普羅大眾的佛教。他還大膽地把古印度佛教的儀規、佛理、佛性和修行方式與中國傳統的心性說、忠孝忍讓倫理道德相糅合,把貴族式的靜坐安心的禪法轉換為向「運水搬柴」世間俗事去做的世俗化的頓悟法。他主張「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即心是佛,佛性人人皆有」,「直指人心」,「佛在我心,凈心自悟,見性成佛」。六祖大師特別指出:「佛在心中,悟時眾生是佛,迷時佛是眾生。」所以,求佛參禪時,無處,無在,「吃、住、坐、卧都是禪師,無處不是禪,處處都是禪,修禪,學禪不拘形式,不拘一格,只要你心中念佛,學佛,行佛,你就是佛,心中有佛就能成佛。」

傳佛心印,不傳「衣缽」

《壇經》記載,五祖在傳位給惠能時說「昔日達摩大師初來此土,人未之信。故傳此衣,以為信體,代代相傳,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古之佛傳,惟傳本體,師今密付本心,衣為爭端,止汝勿傳,若傳此衣,命如懸絲。」五祖還說:「以後佛法由汝大行,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此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說,佛法難起。」從五祖傳位給惠能的囑託中,清楚反映了達摩以前是傳佛心印,但達摩初來中國時,很多人不了解,所以要用衣缽作祖位聖物的象徵,從達摩把衣缽傳給慧可(二祖)至僧燦(三祖)、道信(四祖)、弘忍(五祖)、惠能(六祖)的歷次接法,均發生不少不盡佛意的事端。因此,五祖特彆強調惠能今後傳位不要再傳容易引起爭端的信物——「衣缽」。而是要傳心,以心傳心,心心相印,誰能自悟自解佛法的都為佛。六祖惠能按五祖的旨意,只傳心印,不傳衣缽,避免了為接法產生不必要的事端,結果使得佛禪光大於世。唐朝惠能至今,只有六祖再沒有七祖八祖……。雖然表面上好象祖位失傳,但實際上佛法代代相傳從不間斷,相反佛法興盛,惠能所弘發的禪學理論,使禪宗「西傳」,信徒「東往」,在世界各地發揚光大,東南亞各國、日本、斯里蘭卡和北美、歐洲大陸,至今仍有眾多信徒。

落葉歸根身歸曹溪

六祖一生精深持戒,苦修佛道,法施有間,德惠神州。他對生死,了悟自如。參透未生時,誰是我?已生時,我是誰?人生難得,佛法難求,他深知將要圓滿人生,所以在他將要謝世之時,葉落歸根四報恩——報父母恩、報師父恩、報國家恩、報眾生恩。延和元年(712年)七月,惠能命門人回新興國恩寺建報恩塔,次年夏末落成。開元元年(713年)七月初八,惠能帶領門下回到新興國恩寺,同年八月初三晚上子時,囑託一切後事,像平常參禪入定一樣安祥圓寂於國恩寺,世壽七十六歲。惠能圓寂後,其真身不壞,被運回韶州(廣東韶關)曹溪,其門人裹綜塗漆,保持其生前形像。其肉身像至今還保存在南華寺,供奉在靈照塔中。時過1290多年,六祖肉身法像仍完好地留在世間,是為我國最圓滿、最珍貴的肉身高僧法體。

唐玄宗開元二年即730年,在河南滑台(滑縣)的無遮大會上,惠能弟子荷澤神會辯倒了神秀門人崇遠、普寂,使得「南宗」成為中國禪宗正統。

【作品及成就】

禪法

惠能的禪法以定慧為本。他又認為覺性本有,煩惱本無。直接契證覺性,便是頓悟。他說自心既不攀緣善惡,也不可沉空守寂,即須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因此,他並不以靜坐斂心才算是禪,就是一切時中行住坐卧動作雲謂里,也可體會禪的境界。

惠能又曰「先立無念為宗」,「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所謂無念,即雖有見聞覺知,而心常空寂之意。「自心歸依自性,是皈依真佛。自皈依者,除卻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諂曲心、人我心、誑妄心、輕人心、慢他心、邪見心、貢高心及一切時中不善之行,常自見己過,不說他人好惡,是自皈依。常須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見性通達,更無滯礙,是自皈依。」

典籍闡述

惠能曾告戒僧侶法達,不要錯解法華經中意義。神秀把佛教理論「戒、定、慧」解釋為:「諸惡莫作名為戒,諸善奉行名為慧,自凈其意名為定。」而惠能則另有不同解說:「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痴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然而,惠能亦一再強調「法無頓漸,人有利鈍,故名頓漸」、「法即無頓漸。迷悟有遲疾。」,所以認為頓漸只是假名,佛法只為一乘法,「說即雖萬般。合理還歸一。」

禪宗從達摩始百餘年間皆以《楞伽經》相印證,故亦稱為楞伽宗。達摩的三傳弟子道信開始兼以《金剛》等經為典據,到了惠能即以文句簡單的《金剛經》義代替了《楞伽經》,其目的在於擺脫名相煩瑣的思想束縛,而單刀直入求得開悟。

經典作品

惠能圓寂後,其弟子們將其經歷和言論錄整理成《六祖壇經》,簡稱《壇經》,是禪宗的經典。壇經分為十品,經中講述惠能的生平、拜師學道、開示公案和臨終囑託等。壇經中提到南禪宗: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在佛教史上,按照佛教的傳統,只有記敘佛祖釋迦牟尼言教的著作,才能被稱作「經」,但是根據六祖慧能大師講授的佛法精華彙編的《六祖壇經》,卻是絕無僅有的一部被尊稱為「經」、由中國僧人撰述的佛典,可見慧能大師和《六祖壇經》在佛教界的崇高地位。中土人的著述,被稱之為經的,唯惠能禪師一人。

佛教文化發展

惠能在寶林寺30餘年,悉心傳道,弘法不輟。他以「見性成佛」為宗旨,提倡不立文字,弘揚「頓悟」,以傳統文化的精髓結合禪宗教義的秘笈,形成中國佛教禪宗的「南宗」與「北宗」相比較而迥然不同的獨特風格。由於惠能的弘法,「南宗」禪學的影響逐漸遍及全國,並取代了「北宗」在禪宗中的主導地位,而各地投奔在惠能門下治學的門徒數以千計。其後,他的弟子集錄其講經的要義,編纂成《壇經》一冊。該書反映出惠能對傳統佛教教義作重大改革的思路,是禪宗進一步「中國化」的重要標誌,從而對中國哲學與佛教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傳承門派

惠能為禪宗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對於後來各派禪師建立門庭,影響極大。在他圓寂後,他的弟子傳承禪法,形成南北二宗。北宗即是荷澤神會門下,稱荷澤宗。南宗則以南嶽懷讓門下的洪州宗,與青原行思、石頭希遷一系的石頭宗為代表。

惠能禪法在北宗荷澤一派的推動下,取代了原先北宗神秀一系的地位,成為禪門正宗,但荷澤一派因後繼無人,在唐末衰亡。對後世影響較大的反而是南宗門下。南宗門下,後來形成河北臨濟宗、江西曹洞宗、湖南溈仰宗、廣東雲門宗、江蘇法眼宗五宗,即「一花開五葉」。後來,法眼宗遠傳於泰國、朝鮮;雲門宗、臨濟宗更遠播歐美。在中國、日本,則是臨濟宗、曹洞宗兩宗最盛。

【後世評價】

人稱第二釋迦的禪宗六祖慧能大師,是將印度佛教與中國儒道思想交匯融通的第一人。

毛澤東主席曾多次高度評價慧能大師,認為他是「真正的中國佛教的始祖。」外國有學者將慧能大師視作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英國倫敦大不列顛國家圖書館廣場,矗立著世界十大思想家的塑像,其中就有代表東方思想的先哲孔子、老子和惠能,並列為「東方三聖人」。惠能作為在中國歷史上有重大影響的思想家之一,其思想包含著的哲理和智慧,至今仍給人以有益的啟迪,並越來越受到廣泛的關注。

Top8 丈量地球,密宗領袖——一行

中國歷史上十大名僧生平事迹以及後世評價(下)

【人物簡介】

一行(683~727年),中國唐代著名的天文學家和佛學家,本名張遂,魏州昌樂(河南省南樂縣)人。張遂的曾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功臣張公謹。張氏家族在武則天時代已經衰微。張遂自幼刻苦學習曆象和陰陽五行之學。青年時代即以學識淵博聞名於長安。為避開武則天的拉攏,剃度為僧,取名一行。先後在嵩山、天台山學習佛教經典和天文數學。曾翻譯過多種印度佛經,後成為佛教一派——密宗的領袖。中宗神龍元年(公元705年)武則天退位後,李唐王朝多次召他回京,均被拒絕。直到開元五年(公元717年),唐玄宗李隆基派專人去接,他才回到長安。開元九年(公元721年),據李淳風的《麟德歷》幾次預報日食不準,玄宗命一行主持修編新曆。一行一生中最主要的成就是編製《大衍曆》,他在製造天文儀器、觀測天象和主持天文大地測量方面也頗多貢獻。

【生平事迹】

青年學識淵博而聞名

一行自小讀書很多,到二十歲左右,已經博覽經史,尤其精通陰陽五行之學。他曾寫成闡釋揚雄《太玄》的專著,名聲不小。當時的武三思有意與他結交,但他顧忌其名聲不好,便逃走了,正好遇上普寂禪師,就從普寂出家。有一位叫盧鴻的隱士,得知一行的才學,驚異地對普寂說,此子「非君所能教導也,當縱其遊學」(《一行傳》,《宋高僧傳》卷五)。普寂同意一行外出尋訪名師高僧,於是他遍訪當時的名宿,並曾到浙江天台山國清寺向一位老僧學曆法。據《舊唐書》,唐玄宗於開元五年(717)派一行的族叔到湖北去請一行入京,向他請教安國撫民之道。

密宗領袖

一行在京城,一方面參加譯經,一方面就是從事他的天文方面的科研工作。《佛祖統紀》說一行「傳密教於金剛、無畏」,向這兩位傳播不同密法的大士學習密法。《佛祖歷代通載》卷十三講到善無畏時,也記一行等人曾參預善無畏的譯事。一行參預譯《大日經》是在開元十二年(724),次年寫成《大日經疏》,此《疏》,是一行請善無畏闡釋《大日經》義,由一行記錄並發揮而成的,所以說這部《疏》體現出善無畏和一行的兩人思想。據《宋高僧傳》,一行又向金剛智學習《陀羅尼印》。金剛智又為一行設壇灌頂,一行還要求金剛智翻譯金剛界一系的密法,於是在開元十一年(723)金剛智組織翻譯《瑜伽念誦法》、《七俱胝陀羅尼》,一行為筆受。一行又拜不空為師,不空在其《金剛頂經大瑜伽秘密心地法門義訣》中說到,「開元七年,至於西京,一行禪師求我灌頂」。所以,一行的密法兼承胎藏界和金剛界兩種,而能融為一體。本來胎藏界之理和金剛界之智也是合而不二的,兩者的融合才構成完整的整體。

重新制訂曆法

玄宗請一行進京的主要目的是要他重新制訂曆法。因為自太初(漢武帝年號)到麟德元年(664)之間,歷史上先後有過二十五種曆法,但都不精確,玄宗就因為麟德歷所標的日蝕總是不準,就詔一行定新曆法。

一行花了七年的時間,參考了大量的資料,做了許多實測,又製作儀器,以嚴謹的科學精神,終於寫成《大衍曆》。又為《大衍曆》編製而製造了非常精密的黃道儀。

製造儀器和觀測

一行主張在實測的基礎上編訂曆法。為此,首先需要有測量天體位置的儀器。他於開元九年(721年)率府兵曹參軍梁令瓚設計黃道游儀,並製成木模。一行決定用銅鐵鑄造,於開元十一年(723年)完成。這架儀器的黃道不是固定的,可以在赤道上移位,以符合歲差現象(當時認為歲差是黃道沿赤道西退,實則相反)。

後來,一行和梁令瓚等又設計製造水運渾象。這個以水力推動而運轉的渾象,附有報時裝置,可以自動報時,稱為水運渾天或開元水運渾天俯視圖。一行等以新制的黃道游儀觀測日月五星的運動,測量一些恆星的赤道坐標和對黃道的相對位置,發現這些恆星的位置同漢代所測結果有很大變動。

主持天文大地測量

一行受詔改歷後組織發起了一次大規模的天文大地測量工作。這次測量,用實測數據徹底地否定了歷史上的「日影一寸,地差千里」的錯誤理論,提供了相當精確的地球子午線一度弧的長度。

一行發起這次大規模的天文測量主要目的有二。其一,中國古代有一種傳統理論:「日影一寸,地差千里。」劉宋時期的天算家何承天根據當時在交州(越南河內)的測量數據,開始對此提出了懷疑,但長期未能得到證實。隋朝天算家劉焯則提出了用實測結果來否定這一錯誤說法的具體計劃,但這個建議在隋朝沒有被採納。一行的測量則實現了這一計劃。其二,當時發現,觀測地點不同,日食發生的時刻和所見食象都不同,各節氣的日影長度和漏刻晝夜分也不相同。這種現象是過去的曆法所沒有考慮到的。這就需要到各地進行實地測量。

當時測量的範圍很廣,北到北緯51 度左右的鐵勒回紇部(蒙古烏蘭巴托西南),南到約北緯18 度的林邑(越南的中部)等十三處,超出了現在中國南北的陸地疆界。這樣的規模在世界科學史上都是空前的。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測運算元午線一度的長度。得出大約三百五十一里八十步,北極高度相差一度的結論。這實際上給出了地球子午線一度的長度。由於對唐尺數值的大小,人們目前的看法還不一致,故評價一行這次子午線測量的精度受到限制。初步的估計結果是,一行的測量值與現代值相比,相對誤差大約為11.8%。

國外最早的子午線實測是在公元814 年,由天文學家阿爾?花剌子米(約783—850)參與組織,在幼發拉底河平原進行了一次大地測量,測算結果得出子午線一度長為111.815 公里(現代理論值為110.6 公里),相當精確。但這已在一行之後九十年了。

制定《大衍曆》及製作黃道儀

從開元十三年(725年)起,一行開始編歷。經過兩年時間,編成草稿,定名為《大衍曆》。《大衍曆》後經張說和歷官陳玄景等人整理成書。從開元十七年起,根據《大衍曆》編算成的每年的曆書頒行全國。經過檢驗,《大衍曆》比唐代已有的其他曆法都更精密。開元二十一年傳入日本,行用近百年。

黃道儀仿天的形狀而製成圓球形,銅鑄,上面標有星宿、赤道及周天的度數,由水力推動其旋轉,一日一夜,天轉一周。又在天外別置二輪,上面鑄有日月,也能轉動。以木櫃為地,放在木柜子中,天球的一半在櫃外,一半在櫃中,又做兩個木人,分別在木人前置鐘鼓,每到一刻就自動擊鼓,每至一辰則自動撞鐘。這裡面使用了齒輪系統。當時都稱這一製作為奇妙神功,玄宗下令將它放在武成殿上讓百官參觀。但後來因為生鏽,轉不動了,就收藏在集賢院。

一行於開元十五年(727)十月去世,玄宗親自撰塔銘,謚一行「大慧禪師」號。

【作品及成就】

一行的著作,以《大日經疏》為其密教思想的代表作,《大衍曆》為其曆法方面的代表作,這本書是在一行死後的第二年由玄宗詔令編成而正式使用的,稱《開元大衍曆》,五十二卷。

一行的《大日經疏》把《大日經》中一些隱含的意義都解釋出來了,其中對一些教義的闡述,結合了佛教各宗如華嚴、天台、凈土、唯識及儒家的觀點,更主要的是該《疏》系統地組織密宗的理論和儀軌,因此對於密宗來講,本《疏》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後世評價】

一行作為科學家,在中國科技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作為佛教高僧,一行傳承胎藏和金剛兩大部密法,在密宗史上的作用,不只系統組織密教的教義教規,也把兩大部融合起來。集科學家與高僧於一身這個特殊身份本身,也說明佛法和科學技術在一定條件下的相融性。

Top9 僧界狂人,草書之聖——懷素

中國歷史上十大名僧生平事迹以及後世評價(下)

【人物簡介】

懷素(725-785年),唐時人,字藏真,僧名懷素,俗姓錢,漢族,永州零陵(湖南零陵)人。幼年好佛,出家為僧。懷素既是狂僧,又是醉鬼,更是書法史上領一代風騷的草書家,他的草書稱為「狂草」,有如疾風中的勁草,用筆圓勁有力,使轉如環,奔放流暢,一氣呵成,與唐代另一草書家張旭齊名,人稱「張顛素狂」或「顛張醉素」。是中國古典浪漫主義藝術的傑出代表,對後世影響深遠。

【生平事迹】

生於濃厚文化氣氛環境

懷素幼年出家,依止於伯祖惠融禪師,惠融禪師亦醉心書法藝術,他倆人的書法藝術遠近聞名。人稱他們為「大錢師」、「小錢師」。

懷素的叔父錢起是唐代大曆年間(766—779年)的著名詩人,有「才子」之美稱,曾任翰林學士,官至考功郎中。時任金吾兵曹的鄔彤,錢塘人,也是唐代一位頗有名氣的書法家,他的《金剛經》、《尊勝經》等書法作品,至宋代仍有人珍藏。

懷素生長在這種濃厚文化氣氛的環境之中,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使得他自幼就對書法發生了濃厚的興趣。諸如東漢草聖張芝臨池學書,池水被染黑;三國魏人鍾繇晝夜習字,睡夢中還時常用手指在被子上比比劃劃,天長日久將被子磨穿;隋初和尚智永躲進小樓,三十年如一日地練字,禿筆成冢等故事,他都爛熟於胸。這些書壇上的精英就成了懷素學習的楷模。

芭蕉葉苦練字,成就狂草之聖

懷素早年苦於無錢買紙,曾將一個漆盤和一塊方形木板專門用來練字,隨著歲月的流逝,木板和漆盤都被寫穿了底,寫禿了的筆頭堆積起來,就像當年智永禪師的「禿筆冢」,壘得猶如小山一般。後來,懷素覺得漆板光滑,不易著墨,就效法古人在芭蕉葉上題詩的辦法,在寺院附近的一塊荒地,種植了一萬多株芭蕉,芭蕉長大後,他摘下芭葉,鋪在桌上,臨帖揮毫。由於懷素沒日沒夜的練字,老芭蕉葉剝光了,小葉又捨不得摘,於是想了個辦法,乾脆帶了筆墨站在芭蕉樹前,對著鮮葉書寫,就算太陽照得他如煎似熬;刺骨的北風凍得他手膚迸裂,他還是在所不顧,繼續堅持不懈地練字。特別是芭蕉葉滑潤的、不易著墨的特點,促成了懷素後來那種靈動疾速、忽斷忽連、乍干乍濕的筆觸和點畫。

僧界狂人,不受世俗羈絆

精湛的書藝,使得年輕的懷素在家鄉湖南一帶很快獲得了廣泛的聲譽,被推許為「草書天下獨步」。每逢暖日高懸、涼風習習,氣候宜人的日子,騷客酒徒總是聚集一堂,擺開箋麻素絹、宣州石硯,準備好粉壁白牆,然後縱酒酣歌、高談闊論。酒酣耳熱之後,懷素總是習慣性地斜倚在繩床上閉目休息一會兒,然後,突然縱身起床,揮筆疾書,如入無人之境。有時趁酒發興,不僅是粉牆、紙張、素絹,就連衣裳、器皿,也都成了懷素的草書園地,常令觀者嗟嘆不己,時人謂之「醉僧」。

懷素一生雲遊,漂泊四海,他性情疏放,銳意草書,卻無心修禪,更飲酒吃肉,交結名士,俗世交往非常廣泛。除了書法別具一格、匠心獨運以外,他還能賦詩吟句,與當時文化名流如李白、戴叔倫、顏真卿、錢起、陸羽等諸多名人交往甚密。每逢聚集,必飲酒恣情,瘋狂極致,傑作連連。以「狂草」名世。

【作品及成就】

懷素傳世的書跡較多:計有千字文、清凈經、聖母帖、藏真帖、律公帖、腳氣帖、自敘帖、苦筍帖、食魚帖、四十二章經等。

就以上懷素作品加以研究,其風格並非全部相同,大到可分為三種:一是尚未完全擺脫前人作風的:如聖母、食魚、苦荀、藏真、諸帖,保留晉法甚多,聖母帖且多有顏真卿作風。二是他自成一家本領作風,如清凈經、四十二章經、自敘帖(堪稱標準的懷素書)。三是循和平澹的書風,如小草千字文,與其狂肆作風,大異其趣,完全換過一番面目,也可說是他過人之處。

《自敘帖》紙本,原跡現在台灣故宮博物院。《自敘帖》是懷素草書的代表作。就草書而言,在晉唐以來的傳統之中,有以羲之父子為最具學究派特質的主流,而屬於反傳統者,當推懷素的自敘帖式的「狂草」一路。據說顏真卿曾以張旭筆法授與懷素,所以或許可說是「張旭-顏真卿-懷素」是一脈相傳的,從遺留下來的作品看來,顏真卿在楷書及行書方面,已呈現出反傳統的趨向。就草書言,懷素大概是從張旭的作品中,悟得了他獨自的書法。

《小草千字文》。懷素千字文有多種,而以「小字貞元本」為最佳,又稱《千金帖》絹本,八十四行,一零四五字。此本為懷素晚年所書,懷素晚年草書又從驟雨旋風轉到古雅平淡,與字不相連屬,筆道更加蒼勁渾樸。當為絢爛之極而復歸平淡之作,故歷來為書林所重。

《論書帖》,紙本,縱38.5厘米,橫40.5厘米,9行,共85字。一般說是繼承和發展了張旭的草書,所以有「以狂繼顛」的說法。

【後世評價】

懷素的狂草書法大大拓展了中國書法藝術表現力的邊界,奏出了雄健昂揚的盛唐之音,其公開表演似的創作過程多為當時社會名流所記載。流傳至今的《自敘帖》是書法史上狂草第一名作,對後世影響極大。

懷素狂草是中國書法史上最瑰麗非凡的華彩樂段,是書法藝術所映射的精神世界的孤品,故極珍貴。後世書家再也未能超越懷素的健勁疾速,所以堪稱絕唱。

Top10 和尚軍師,袈裟謀臣——姚廣孝

中國歷史上十大名僧生平事迹以及後世評價(下)

【人物簡介】

姚廣孝(1335~1418年),元末明初政治家、高僧,出自顯赫的吳興姚氏。幼名叫天禧,字斯道。祖籍河南汴梁(今開封),曾祖父隨宋室南渡時逃到江南,落腳在長洲相城(蘇州)。元至正十二年(1352)出家為僧,法名道衍,字斯道,自號逃虛子。元末明初的政治人物、詩人,明成祖朱棣自燕王時代起的謀士、靖難之役的主要策劃者。明成祖即位後,賜名姚廣孝。

明朝洪武末年至永樂年間,在風雲變幻、驚心動魄的政治舞台上,姚廣孝若隱若現,神出鬼沒,他身披袈裟,口喧佛號,是地地道道的和尚;他出謀劃策,指點江山,是貨真價實的軍師。他最擅長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也能親自指揮千軍萬馬,守城卻敵,在明成祖朱棣奪取江山的鬥爭中,他是第一功臣。但他恰如一條神龍,見首不見尾,使人感到莫測高深。他實在是一位神秘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在腥風血雨的朝代更迭中,計定江山的謀略家燦若繁星,不可勝數。這也不足為奇。但能夠將超凡脫俗、四大皆空的和尚和積極用世、竭精殫智的謀臣集於一身者,卻極為少見。而姚廣孝就是這樣一位神秘的和尚軍師,一位身披袈裟的政治家和謀略家。

【生平事迹】

怪傑出世

姚廣孝的祖父和父親都是鄉間郎中,生活雖然清苦,但祖輩事佛積善,很受鄉里敬重。姚廣孝十四歲時,由於姚家祖輩事佛,父母決定讓他出家為僧,謀口飯吃。

姚廣孝出家後,卻從師於一個叫席應真的道士,向他學習「陰陽術數之學」,同時還讀書工詩,研究兵法。他雲遊四方,廣交名士,精通佛、道、儒諸家之學,成了當時頗有名氣的高僧。

吳中富庶,也是人才薈萃之地。姚廣孝有四個好友,分別叫高啟、楊基、張羽、徐賁,這四人自比於唐初四傑。其中的徐賁,號北郭生,比鄰而居的高啟、王行、宋克等十人,號稱「北郭十友」,均與姚廣孝結為詩文好友。這些人勸姚廣孝棄佛歸儒,姚廣孝婉言謝絕了。大約在元朝至正二十三年(1364年),他潛心內外典籍的學習,開始了佛、儒兩家的對比與選擇。在學佛訪友和詩文來往中,他的政治思想逐漸成熟。

在元末亂世中,姚廣孝叩缽吟詩,高談闊論,確實不像個安分守己的出家人,倒像一個胸懷大志的書生。他渴望走元初怪僧劉秉忠的路子,輔佐明君,成就帝王之業。

洪武八年(1375年),姚廣孝以通儒被召留京師天界寺。這一次他雖未得官,但這次赴京使他進一步交結了官宦和高僧,並增強了成就事業的雄心。

洪武九年,姚廣孝回到蘇州西山海雲院,在那裡住了四年,過著「無過客則終日危坐澄想」的生活。洪武十三年秋,他再次出遊,次年「揚帆於浙江之上」。在好朋友宗泐的舉薦下,他於洪武十五年(1382年)再次被選高僧進京。

燕王朱棣的首席謀臣

洪武十五年八月,皇后馬氏去世,朱元璋命令選拔天下的有道高僧來侍奉諸王,為諸王誦經薦福。宗泐是元末明初的著名高僧,當時正應詔在京,深得朱元璋器重,朱元璋稱他為「泐秀才」。在他的舉薦下,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召見了姚廣孝。兩人一交談,竟非常投機,大有相見恨晚之意。朱棣請姚廣孝出山相助,姚廣孝毫不猶豫,欣然應允。姚廣孝就跟隨燕王北上,來到了北平。為了遮人耳目,朱棣讓他住持慶壽寺。兩人從此頻繁往來,經常秘密私談,至於談論什麼,至今不得而知。

洪武二十五年四月,太子病死,皇儲之位成了空缺。朱元璋晚年喪子,悲痛不已。同年九月,在翰林學士劉三吾的建議下,朱元璋立年僅十歲的朱允炆為皇太孫,指定了未來的接班人。

朱元璋死後,朱棣得到消息,遂帶領軍隊赴京奔喪。即將到達淮安時,卻收到了朱允炆派人送來的敕符,讓他立即返回自己的封地去。朱棣非常惱火,仍要下令過江。姚廣孝趕忙勸阻說:「大王以至孝渡江,奈何有違詔命,反為不孝也,願殿下養成龍虎之威也。他日風雲感會,羽翼高舉,則大江只投鞭可斷也,今日何得屑屑於此哉!」朱棣聽從了姚廣孝的建議,雖然心中不滿,但還是帶兵返回了北平。實踐證明,姚廣孝的建議在當時的確是明智之舉。因為如果朱棣強行過江,不僅有違朱元璋的「遺詔」,鬧不好還會搭上自己的性命。

1399年,朱允炆即位,改年號為建文。他上台之後,採納了大臣齊秦和黃子澄的意見,大肆清除諸王,朱棣的處境十分危險。在這種情況下,姚廣孝立即密勸朱棣起兵奪取政權,但朱棣一直顧慮重重,下不了決心。為了進一步堅定燕王起兵的決心,姚廣孝煞費苦心,以相面、占卜等方法不斷地誘導,並對當時形勢作了精闢的分析,朱棣終於被說動了。

靖難之役定天下

燕王朱棣在姚廣孝等人的鼓動下,決意奪取皇位,與侄子建文帝決一雌雄。姚廣孝作為燕王的主要輔佐和謀士,不但以自己的謀略使燕王最後下了決心,而且要作各方面細緻的準備,其中的練兵和鑄造兵器尤為重要。

建文元年七月,燕王正式起兵。燕軍一路破關拔城,來勢兇猛,舉國震動。建文帝急忙派耿柄文為征虜大將軍,率三十萬大軍討伐。燕王在姚廣孝的輔佐下,採取兩面夾擊的戰術,大破耿柄文的大軍。

建文四年五月。燕王朱棣進入京師,終於奪取了明朝的政權,當了皇帝,他就是赫赫有名的明成祖,定年號為永樂。

不脫袈裟的政治家

朱棣即位後,姚廣孝理所當然地受到了寵信,馬上被授予僧錄司左善世。永樂二年(1404)四月,拜資善大夫太子少師,並恢復了他的姓,賜名為廣孝。太子少師是當時文臣的最高秩(正二品),是一個實職,由此可見朱棣對他是極為重用的。

永樂二年六月,姚廣孝以欽差身份前往蘇湖賑濟,這是一種特殊的榮譽。離別故鄉二十餘年後,他終於衣錦還鄉了。但是,回到故鄉時,他的父母均已去世。父母沒有看到他的功成名就,這不免使他感到有些悵然。姚廣孝帶著複雜的感情,將父母的靈位放進了少時出家的妙智庵。

姚廣孝晚年最有成效的工作是先後主持了《永樂大典》和《明太祖實錄》兩部大書的編修。原來主持編修《永樂大典》的是解縉,解縉並沒有理解皇帝編修這部巨書的宗旨。永樂二年二月,這部巨書完成後,定名為《文獻大成》。上呈皇帝審閱,成祖對這部書不太滿意。命姚廣孝等人重修。永樂五年,這部包羅經、史、子、集、百家、天文、地誌、陰陽、醫、卜、僧、道等內容的二萬多卷的巨書,在姚廣孝主持下順利完成,並更名為《永樂大典》。

永樂九年,七十七歲的姚廣孝再次受任監修官,主持《明太祖實錄》的重新編修,直至他去世,大約六年多時間,他兢兢業業地完成了此項工作。這次修成的《明太祖實錄》就是今天我們所見的三修本,這是一次真正的重修,所用的時間和全書的內容都大大超過了前兩次的修纂。

姚廣孝八十四歲時病重,不能朝見,仍居於慶壽寺。成祖多次親往看視,賜予金唾壺。永樂十六年(1418年)三月二十八日,姚廣孝死於寺中。他希望能夠按照出家人的方式來安葬自己,朱棣同意了,並停止視朝二日以示哀悼。他被依照僧制安葬於京西盧溝河畔。三十日,鎮遠侯顧興祖奉旨祭靈,並宣讀了明成祖朱棣親自撰寫的祭文。

【作品及成就】

主持永樂大典

姚廣孝雖然受官,卻未改變僧人身份,主要承擔太子、太孫的輔導講讀,及主持《永樂大典》、《明太祖實錄》等書的修纂,又著《道余錄》專詆程朱,人稱「黑衣宰相」。其博通精深的學識和修養對皇太孫(明宣宗)有較大影響,對《永樂大典》的完成也起了很大作用。是朱棣的唯一朋友。

作品

主要著作有《逃虛集》十卷,續集及補遺各一卷,《逃虛子詩集》、《逃虛類稿》五卷等。

禪佛哲理

姚廣孝詩之另—特色,即詩中有禪佛哲理。詩人寫詩,常於現實之此岸世界,吟詠山水,抒情寫意。而姚廣孝既為禪僧,又作詩人,故詩有禪境,亦有對彼岸圓融世界之悟性。譬如「冥觀了無法,何有寂與喧」,「竹雲時駐影,桂露夕闌香」。

姚廣孝曾作《綠洲曲》,五言四句,寫自然山水之境,不涉佛語,卻入禪味。禪宗以「以心傳心,不立文字」為其教義之一,故禪與詩的關係,譬如春與花,「春在於花,全花是春;花在於春,全春是花」。思與詩,融會通達而無滯礙。

【後世評價】

姚廣孝是一位穿著袈裟的政治家、謀略家和軍事家。在朱棣奪取政權以前,姚廣孝是和尚;在朱棣奪取政權以後,他仍然堅定不移地當和尚,因為這身袈裟為他的政治活動和得以善終做了最有效的保護。他繼續當和尚,實質上向朱棣表了一個態度,自己對權勢是淡薄的,在政治上是沒有野心的。朱棣因而對姚廣孝放心了,反而使姚廣孝的權勢和地位更加牢固,得以安度晚年,善始善終。

姚廣孝的高明之處還在於,他在成為達官貴人之後,並沒有像別人一樣大肆斂財。相反地,他保持了一個和尚的本色,視金錢如糞土,永遠不蓄錢財。他曾因公幹到家鄉長洲,把朝廷所賜的金帛和財物都分給了宗族鄉人,自己不留積蓄,這與歷來巧取豪奪、搜刮民財的封建官僚相比真是天壤之別。

世人議論廣孝,常以異僧詆毀之。其中的原因大抵是他勸導且幫助燕王奪太祖嫡孫之位,既違背了佛法戒律,亦忤逆了儒家君臣之禮。然而觀其終究不改僧相之舉,則不能單以純粹之功利心定論。

——程三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是書畫 的精彩文章:

童中燾:中國畫畫什麼
唐代隸書與清代隸書

TAG:聞是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