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茶文化的內涵及其歷史使命

茶文化的內涵及其歷史使命


茶文化的內涵及其歷史使命

一.茶文化的內涵

茶為國飲,發於神農,聞於周魯公,興於唐,盛於宋,明清時遍及中華,漫長的飲茶歷史,不僅充分利用了茶的自然屬性,也認識了茶的精神屬性,形成了各種民問飲茶風習,品茶活動形為一種美和藝術的創造,成為-種文化。

我國是茶的故鄉,也是茶文化的發源地。客來敬茶,以茶會友,茶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飲料,茶與文化一直結有不解之緣,茶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現象。我們的祖先,在發明茶的栽培和各類茶製法的過程中,還創造出品飲藝術。茶文化成為中國傳統文化寶庫中的燦爛明珠,它融詩詞、書法、琴棋、歌舞、戲曲、工藝為一體,集哲學、經濟、歷史、地理、宗教、民俗、禮儀、旅遊、科研、教育、醫學、園藝、食品、陶瓷為一堂。綜合體現了燦爛的東方文化,它融進了中華民族優秀的道德、倫理、思想和文化精髓,形成獨具特色的中國茶文化。

茶文化內容結構分為互相影響、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一為物質文化,包括茶葉科學技術、實踐經驗導致茶葉產量的提高和茶葉產品質量的提高,也包括生產流通形式、生活消費地域、消費方法、茶政設施。二為精神文化,指一切茶的物質文化的存在反映到人們記憶中的信息,包括人們的有關茶的知識、宗法.禮俗、宗教、文化藝術等,在社會文明中起積極推動作用,又對茶的物質文化發展起促進作用。具體而言,茶文化的內容包括茶的發現、茶的歷史、茶的生產、茶與風土人情、飲茶藝術、茶禮儀式、文學藝術、科技成果等等方面的內容。

茶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中一顆燦爛明珠,而茶藝是茶文化的綜合體現。茶從葯飲到解渴,從解渴到品茗,從品茗發展到茶藝。茶藝的內涵是很豐富的,不僅是講究擇茶、擇水、擇具、擇法(泡茶方法)和品茗藝術以及品飲的環境,還包含對茶葉生產、製作工藝的探討,同時還涉及書畫、詩詞、琴棋、歌舞、影視以及延伸到豐富多彩的民間習俗。茶藝是生活中的藝術,是茶文化的綜合體現。

茶館品茗,目的不是解渴,而是精神樂趣。品茗情趣常與青山翠竹、小橋流水、古寺寒月等幽雅環境相伴。百忙一閑,邀三朋四友,圍桌而坐,泡茶品飲,水甘茶串香。一邊觀其形、聞其香、嘗其味、察其色、辨其底,一邊談古論今、吟詩作畫、下棋彈唱、其樂無窮。北京的老舍茶館,可以邊品茗邊欣賞曲藝;上海的茶樓,則多是商人談生意,記者採訪社會新聞,藝人說書彈唱;廣州茶樓,不僅供茶飲,還供應物美小食品。江南水鄉,茶樓林立,憑欄觀賞,品茗談心,別有風趣。各地的茶館、茶樓、茶墒、茶座、茶室、茶屋、茶肆、茶棚、茶寮、茶社、茶行、茶店、茶莊、各具特色,但都充當民間知識交流的載體,又是人們身心修閑娛樂的去處,也是民間活動會友的場所。

現代茶藝活動的興起,將提高和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起著凈化社會心理的作用。現代茶藝應適應當前時代精神,有益於身心健康、社會進步。作為茶藝具體體現的茶藝館,應充滿時代氣息,人於古典出於現代,融生活、藝術於一體,集科學、文化於一堂,為繁忙工作、緊張生活中的人們提供一個休閑空間。現代茶藝館應該成為「文化窗口」、「藝術殿堂」、科學園地」,人們將在此中享受樂趣,增廣見識,陶冶情操。

二.茶文化的歷史使命

翻開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源遠流長的中國茶文化無不和民族興衰,國家的命運密切相連。戰亂年代,茶葉生產歷經劫難,茶文化黯然失色。只有改革開放的今天,國運昌盛,經濟騰飛的年代,茶葉生產如日月中天,茶文化香溢四海,享譽全球,時代沃土滋潤著茶葉,芬葉又映襯著絢麗多姿、色彩斑讕的時代,茶的香郁孕育一代又一代的文化精英,茶文化是歷史前進車輪的潤滑劑。

茶文化具體體現的茶藝,不僅表現社會教養和文明程度的一般文化特徵,而且具有表現人們的心態、民族的融和、經濟的發展及政治的民主和社會的穩定等特殊功能。傳統的中國茶文化不愧是中國歷史上的珍寶,它以其深刻的內涵在中國文化上佔有特殊地位。隨著經濟發達、科學進步、茶文化所包合的內容越來起豐富,歷史賦予的責任,越來越崇高。

一方面,茶文化的氣氛更為濃郁,在陶冶時代的風尚,增強人們的感情,豐富社會生活等方面顯示出無窮的魅力,另一方面茶文化日益滲入到政治、經濟、社會各個領域,成為推動歷史前進的重要合力。

茶文化要更多地反映社會,促進進代進步,這是從事茶葉技藝工作的每一個人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

三,弘揚茶文化、振奮民族精神。

我國茶文化的產生已有悠悠數千年的歷史,茶文化是社會文明生活中的一束美麗花朵。茶的品飲是茶文化的主體,以茶為主題的茶藝活動,引發了詩詞、歌舞、書畫、影視、戲劇等創作,促進葉生產和茶具製造業的發展,升華為品飲的禮藝和規範,成為一種高雅的藝術時尚。如此博大的茶文化框架,可容納多少茶葉技藝、科研技術和經濟財富?它是數千年中華民族文化智慧的結晶,是東方傳統文化的精華。茶葉工作者應當把弘揚茶文化,振奮民族精神作為自己的社會責任,要了解茶文化、熟悉茶文化、宣傳和傳播茶文化,為振興茶文化貢獻才智。

四.不斷的研究和推廣茶藝,為人們提供高層次的精神享受。

茶藝是茶文化的綜合體現,更是生活中的藝術。講究泡茶的方法和品飲禮節,重視不同茶葉沖泡後的色、香、味的鑒評品賞和茶在入際間的關係,這是生活藝術的享受。

當今,一種品茶與賞藝融為一體的茶藝館,在全國各大中城市應運而生。茶藝館不僅是以茶為主的商業買賣,而應是社會交流的載體。不只是泡一壺茶、倒一杯水,而應擴大到社會團體,推出茶話會,茶宴、結婚喜慶茶、生日祝壽茶、工作洽談茶,同時要加強對泡茶的禮節、技藝的不斷提高和對品茗環境不斷改善,對茶與詩、書、琴、棋、畫、歌、舞等茶文化有關知識的宣傳,對飲茶與健康知識的宣傳,把茶文化氛圍熏染濃烈,為繁忙工作、緊張生活的人們提供一個富有感情的空間,為人們提供高層次的精神享受。

五.提倡茶德、凈化社會風氣。

茶在生活中的地位,由葯飲到解渴、發展到品茗,並衍生一系列茶藝活動和特定的思想內涵,經過漫長歲月逐漸形成一種樸素、廉潔、寧靜、清雅、淡泊、去欲、和睦、互敬等茶德精神。因此,茶藝的精神給人們的審美愉悅,最終是對人們的品行道德的一種修鍊。人們對茶道精神不斷探求,已使茶從具體形質人格化為道德風貌和行為規範。茶的潔性不污和矢志不移,歷來為我國文人雅士所欣賞,為大眾所崇尚。如陸羽在《茶經》是中說:茶對「精行儉德之人」、「為飲最宜」。當今,我國著名茶葉專家張天福先生提出「儉、清、和、靜」的茶道精神,既具古人茶德精髓,又有現代生活追求的道德規範,適應時代精神文明的發展,這種茶道精神是人們的一種身心修養和道德修養。因此,茶葉技藝工作者應把提倡茶德、凈化社會風氣作為自己應盡的責任和使命,以豐富的茶技藝術,讓,/、們享受樂趣,增廣見識,陶冶情操,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服務。

六.中國茶文化應為世界做出新貢獻。

茶是最普及為人們所喜愛的飲料,東方人為之迷醉,西方人為之傾倒,千古流傳、長盛不衰。飲茶不僅對人體有保健作用,還能陶冶人們性情,進而升華到一種精神境界。茶,做為中國的國飲,植根於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唐宋是荼飲和茶文化興盛時期,文人雅士留下了許許多多詠茶佳篇和茶畫名作。中唐「茶聖」陸羽的《茶經》是我國第一部茶藝專著。

日本茶道是由當時的日本名僧空海和榮西從我國傳去,並結合日本民族習俗演變而成的。明清以後茶文化更興盛,隨著海外貿易發展,遠播世界許多地方。

千萬年來,中國茶文化在日本、南朝鮮、東南亞以至西歐、北美、中東、非洲等世界各地生根開花。近一、二十年來茶藝茶道更是風行於世,一股以飲茶、品茶、賞藝為主要內容的世界性茶文化熱方興未艾,凡有華人的地方,茶館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二十一世紀茶葉將成為世界飲料之王,中國茶文化應當走向世界。中國茶文化是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長期實踐生活中的積累,它屬於中國人民,同時又屬於全世界。它是人們精神生活中共同的財富。無論是世居海外的炎黃子孫,還是世界各地外國友人,凡來到中國,都對中國的茶葉、茶事、茶俗都具有濃厚的興趣和特殊的愛好,他們與中國人民一道豐富、發展具有世界各地風情的茶文化藝術。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茶文化走向世界,實際上就是發展中華民族與世界人民的友誼。中國茶文化的傳播,實際上就是把中國的禮儀、智慧、奉獻給世界人民。歷史上,中國有輝煌的茶葉之路。當代,我們耍把「茶葉之路」開拓得更寬廣、更燦爛。中國茶文化應向世界作出新貢獻,這是茶文化的當代思考,也是茶葉工作者的義務和職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白茶文化 的精彩文章:

陳放時間對茯磚茶抗氧化性的影響研究
福鼎白茶屬於什麼茶類

TAG:黑白茶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