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宋朝無將清朝無相」人所共知 怎麼出來個「一代名相陳廷敬」?

「宋朝無將清朝無相」人所共知 怎麼出來個「一代名相陳廷敬」?

最近熱播的一個電視劇,名字叫《一代名相陳廷敬》,看了這片名就不想看了,原因有二:第一,這些人又都是梳辮子的;第二,也不知道是有心還是無意,片名都錯了,因為「宋朝無將清朝無相」是一個歷史常識,這樣取名字,豈不是欺負觀眾沒有歷史常識?今天咱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宋朝無將清朝無相」的問題——辮子戲不是不可以看,但滿屏都是辮子戲,而且不是事實上的「金錢鼠尾」,所以忍不住出來打一打臉,這不是因為《一點明相陳廷敬》這部電視劇不好,因為清朝歷史劇也有好的,比如《雍正王朝》就是精品,老版的《于成龍》很好,《康熙》也不錯。

言歸正傳,咱們還是來說「宋朝無將清朝無相」。提起宋朝無將,很多人要表示質疑:「宋朝不是有中興四將嗎?」那咱們就從中興四將說起,他們的官職都不帶將字:岳飛最後的官職是「樞密副使」和「萬壽觀使」,此前從「偏校」起步,因為在宗澤部下與金兵在開德府作戰,一連十三戰,每戰必勝,所以升職為修武郎;在抗金名將張所麾下,積功先後升任為統領、統制;與叛將(被杜充逼得反叛)王善作戰有功,升任武略大夫、武德大夫、英州刺史;平定了游寇李成、張用、曹成之後,升任神武后軍統制並得到了宋高宗趙構賜御書「精忠岳飛」錦旗;岳飛還當過檢校少保、荊湖北路襄陽府路招討使,但就是沒當過裨將軍、偏將軍、中郎將、將軍或者大將軍,原因只有一個:宋朝官制,武官從來就沒設過將軍這一職務,甚至官銜里都沒有「將」字,不管你做到什麼職務,一律叫個文縐縐的名字,不是大夫就是郎,就連最高軍事指揮機構,也叫樞密院。

宋朝無將,源於趙匡胤欺負孤兒寡母竊取江山後的做賊心虛,生怕後來人也學他黃袍加身,所以歇斯底里地推行「偃武修文」,後來甚至有「即便是統兵數十萬,恢復幽燕,奏凱太廟,也比不上狀元及第那麼榮耀。」這話是右司諫,知渭州,兼領涇原路經略尹洙說的。宋朝無將,文官又只會吟風弄月搞黨爭,沒事就欺負欺負武官,所以宋朝雖然很有錢,「文化繁榮」,但卻一直挨揍,除了每年「孝敬」周邊大小國家「歲幣」,還要經常割地,隨後把自己割得只剩一個骨頭架子,最後也散掉了。

接下來再說清朝無相。清朝無相是跟明朝學的,但是也只是學到了一點皮毛,屬於畫虎不成反類犬。明太祖朱元璋廢除宰相制度後,他的後世子孫沒有他那個能力和敬業精神,做不到事必躬親,就搞了個內閣制度,弄幾個品級低權力大的內閣學士來幫忙,實際是一群人分擔宰相權力——大學士品級最低的時候只有五品(朱棣始設),四殿兩閣(中極殿、建極殿、文華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六個大學士,無一例外的都是正五品,跟太醫院院長(院使)和六部下設各司郎中一個級別,六部尚書要比大學士級別高得多,人家都是正二品。

「清承明制」,也不舍宰相,也搞出了很多大學士,除了大學士,還有一大幫協辦大學士,清朝第一漢奸范文程就是首任內秘書院大學士,跟他平級的是內國史院大學士剛林、內弘文院大學士希福,這倆人大家可能都沒聽說過,因為順治搞的這個「內三院大學士」本來就沒啥權力,就是個跑腿學舌的哈巴狗而已,范文程的老婆,多鐸搶去享受幾天,范文程連登門去要都不敢。

清朝的大學士制度到康熙年間正式有了四殿兩閣,乾隆年間有了三殿三閣,陳廷敬當文淵閣大學士的時候,是康熙四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703年,那時候他還有個職務,叫禮部尚書。而康熙設立這麼多大學士,是為了平衡六部滿漢尚書之間的關係,因為當時的制度是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各設滿漢尚書一人,這倆尚書總是掐架,而且沒文化的滿尚書總是輸,以至於被認為是「木雕泥塑」,所以康熙設了六個大學士,每個部派一個專管,坐在滿漢尚書中間拉架,其實是拉偏架——別看滿人識字不多,但是清朝大學士卻以滿人居多,大家知道的明珠、索額圖,都是滿人,就連那個馬齊,其實是富察氏,乾隆朝最有名的孝賢純皇后和傅恆也是他侄女侄子。

清朝大學士之所以有權,不在於他們是大學士,而是在於他們的兼職,比如明珠當過內務府總管、刑部尚書、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太子太傅,索額圖是議政大臣、領侍衛內大臣,這才是他有權的原因,而且康熙朝的權力中樞是南書房,雍正以後的權力中樞是軍機處,大學士想掌握相權,那是一點門兒都沒有。在清朝誰要是稱大學士為「某相」,那就是想坑死他了,對大學士的敬稱只有一個,那就是「中堂」,就是現在很多古建築大廳正中掛著的那幅字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壺老酒 的精彩文章:

洪秀全是洪武大帝的後裔?他祭祀明孝陵的時候說得很明白 但不知道朱元璋作何感想
趙云為什麼不能代替關羽守荊州?劉備諸葛亮有三個理由調趙雲入川去當「惡人」

TAG:半壺老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