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窮瘋」一個「富浪」,一樣的揮毫不一樣的放蕩!
徐渭(窮瘋)VS陳淳(富浪)
文 | 陸白虹
對於梵高大家基本的認識是:有才、窮、瘋子。中國書畫史上不遜色於梵高的,便是徐渭——一個窮、瘋子。
徐渭:1521~1593年,紹興府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原字文清,後改字文長,號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等別號。
因為徐渭的才華,毫無疑問,之後書畫史的大咖們紛紛被收入麾下,成為重要的粉絲團體,他們這樣形容徐渭:
歷來對徐渭的評價
「青藤門下一走狗。」
——鄭板橋
青藤(徐渭)、雪個、大滌子之畫,能橫塗縱抹,余心極服之,恨不生前二百年,為諸君磨墨理紙。諸君不納,余於門之外,餓而不去,亦快事故。
——齊白石
青藤畫中聖,書法逾魯公(顏真卿)。
——吳昌碩
紹興徐青藤,用筆之健,用墨之佳,三百年來,沒有人能趕上他。
——黃賓虹
他的窮,一無所有
雖然徐渭少年得志,青年時代的徐渭胸懷大志,不只窮究學術,而且研究兵法,探討政治,但是在以八股文取士的科舉制度下,徐渭到41歲,八次鄉試仍然全部落榜。後來,徐渭為浙閩總督胡宗憲出奇計大破倭寇。
只是到了晚年,歷經陷害別人,同時又認為自己遭到了家破人亡報應的徐渭,回歸故里,窮困潦倒,變賣藏書數千卷,靠賣字畫為生,死時除床上草席,竟一無所有。他的窮,一無所有
他的瘋,殘忍辣心
徐渭的瘋和梵高不同,梵高的殘忍是針對自己,而徐渭卻會殘忍的傷害無辜。1565年,胡宗憲被彈劾為嚴嵩同黨, 後入獄自殺。徐渭恐受牽累,精神失常,自書墓志銘,並僱工匠做好棺木,蓄意自殺。他曾用利斧去破自己頭顱,血流滿面,竟然不死;用三寸長的鐵釘敲入左耳,又不死;用鎚子擊碎自己的腎囊,仍然不死。如此自殺九次未遂,精神狀態幾乎接近瘋狂。
據《情史類略》記載:徐渭擔任胡宗憲的幕僚時,曾出遊至杭州某寺,不被此寺的僧人禮遇。徐渭心中記恨,在一夜睡在歌妓家時,竊取她的一隻睡鞋,欺騙胡宗憲說這隻鞋子得自某寺的僧房。胡宗憲大怒,直接下令捉拿此寺的兩三位僧人,在轅門將其斬首。
1566年的一天,徐渭剛從外回家,聽到房內傳出嬉笑聲。他隔窗斜視,發現一位二十多歲的英俊僧人將妻子抱在腿上。徐渭非常生氣,取來刀杖,想要殺死此僧。等他進房時,僧人卻不見了。徐渭質問妻子,妻子也說不知道。十日後,徐渭又一次發現僧人與妻子竟然在白日同寢。徐渭怒不可遏,大聲呼喊,直取燈檠刺死了妻子。
徐渭出獄後,一天閑居時,突然悟道英俊僧人的出現是自己以前報復杭州僧人的報應。徐渭的瘋狂也是人性醜陋的惡果。
徐渭認為自己「書第一,詩二,文三,畫四。」他的書法肆意洒脫,放蕩不羈。
與徐渭相比,
陳淳是個十足的「富二代」,
生活條件優裕,對做官也沒什麼興趣,
淡於仕途,流連詩酒臨泉。
陳淳:1484~1544年,江蘇長洲(今蘇州)人,字道復,後以字行,更字復甫,號白陽,又號白陽山人。
陳淳之父陳鑰「為郡陰陽正術」,也就是蘇州府陰陽術士的最高領導人。所以陳淳自小生活環境優悅,一直到而立之年,都在以文徵明為核心的蘇州精英圈子裡受熏陶教育,他完全以道教作為對繁雜世務的一種解脫,一心在追求身心完全放逸,物我兩忘之境。
他的富,眾星點綴
現今存世最早的一件陳淳作品《湖石花卉扇面》作於1514年,陳淳31歲,父親尚在世,畫太湖石一,右上即旁邊點綴硃紅色小花,畫上有文徵明、祝允明、唐寅等題詩。
陳淳,《湖石花卉扇面》,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他的浪,豪邁飛逸
《白陽先生墓志銘》中說,陳淳在父親喪禮後,「意尚玄虛,厭塵俗,不屑親家人事」,陳淳有意皈依道門,他的去世與酗酒及丹藥毒害有關。道家辟穀之術不只是不食五穀,而且要服丹藥,如「五石散」之類,都含有劇毒汞等礦物質,這些經各種方法燒煉成的丹藥,既是興奮劑又是迷幻藥,對健康的損害是致命性的。
陳淳晚年所作的一些書法作品,豪邁飛逸,往往以為是醉中酒精的作用,但更大可能應該是那些丹藥的作用。
陳淳在作畫中,很自然的使用書寫性用筆,線條注重變化,轉折頓挫,試作品的語言既統一又完整。
陳淳的水墨寫意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他的行草,《花卉圖冊》中的殘荷,用筆老辣,葉脈的用筆明顯有草書的味道。
明 陳淳 花卉圖卷29.7×400 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1544 年,陳淳辭世,就在生命最後一年的夏末,他創作了《罨畫山圖》,這幅畫氣勢磅礴同時也是他最重要的山水畫。在近五米的長卷上,陳淳用宋代米芾、米友仁父子開創的雲山畫法,以迅疾暢快的運筆,淋漓恣肆的水墨,將江南秋山之煙雨空濛、變幻莫測的景象融化在筆端紙上,筆墨肯定,氣勢如虹,一氣呵成。卷尾行書自題,醇厚自如,與畫渾然天成。繪畫與書法均酣暢淋漓,毫無衰頹蒼老之感。王世貞說他:「生平無一俗筆」。
陳淳《罨畫山圖》,縱55厘米,橫498.5厘米,天津博物館藏
陳淳《致研山老弟尺牘》
陳淳《草書杜甫秋興詩》局部
陳淳草書軸
陳淳《荷花小鳥圖》題跋
陳淳草書手卷
陳淳瀟洒自得,有一種無欲無求的出塵氣度。徐渭滿腔的悲憤抑鬱傾瀉於毫素,淋漓中盡見血淚與呼號。他們不一樣的人生,在藝術上也書寫著不同的精彩。
覺得不錯請文末點贊


TAG:書法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