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學館中的蕭先生對張恨水有何啟蒙的作用?

學館中的蕭先生對張恨水有何啟蒙的作用?

作者簡介:解璽璋,知名評論家、學者、近代史研究者。季我努學社顧問、季我努沙龍講演嘉賓。從事報刊編輯、圖書編輯二十餘年,曾獲多種全國及北京市文藝評論獎,著有《梁啟超傳》、《一個人的閱讀史》、《喧囂與寂寞》、《雅俗》等。

在三湖,父親把張恨水送到一家半經半蒙的學館裡讀書。科舉時代,學館是有蒙館、經館之分的,前者主要負責識字,後者則除了講解經義,還要教學生作八股文。一般學生,六七歲進蒙館識字讀書,不間斷地到十六七歲,也就是十年之後,把「四書」「五經」都讀熟了,再讀一定數量的八股名文,掌握了八股文與試帖詩的作法,就可以考秀才了。張恨水進的這家學館,學生年齡大小不一,程度深淺亦不同,事實上兼有經館、蒙館的雙重性質,對外則稱經館。教書先生姓蕭,大名蕭廷棟,是個廩生 。因所設經館系借用三湖鎮老屋饒家的祠堂,於是又稱「饒家經館」。這裡環境很好,四面橘林環繞,雖是嚴冬,那樹葉子依然是綠油油的,如果是深秋,綠葉叢中結滿橙紅的果實,還會散發出一種甜香。院子里一棵大樹,參天入雲,龐大的樹蔭籠罩下來,顯出十分的幽靜。這可真是個讀書的好地方。他在這裡是寄宿的,和三個同學同住一室,另有一間屋供他們讀夜書。

張恨水

蕭先生有學問,人也相當開通,對學生採取「放任主義」,並不過多地干涉學生讀什麼書;對張恨水尤為賞識,潛山的鄉人都稱張恨水為「神童」,蕭先生也是聽說了的,一試,果然是名不虛傳。張恨水在《北雁南飛》 中曾這樣描述姚廷棟考查李小秋時的情形:「姚廷棟便叫小秋到師位前去,隨便的在書架上抽了一本《古文辭類纂》來。掀開第一頁,乃是賈誼的《過秦論》。姚廷棟道:『我不知道你漢文的根底究竟如何。你可以把這篇文章,先念後講一遍,我知道你的深淺了,再定你的日課。』小秋回頭一看,許多同學,都向自己望著。心下這就想著,我應當把一些本領給人家看看,不要讓大家小視了我。於是將那篇《過秦論》抑揚頓挫念了一遍。姚廷棟聽完了,點點頭道:『不用講了,我已經明白你的根底。今天你初來,不必上什麼新功課,可以自己隨意理一理舊書,把心事安定了。明天我出一個題目你作,試試你的筆路。』」

賈誼

上述雖是小說家言,卻並非空穴來風。蕭先生安排的功課,張恨水都完成得很不錯,夜課也只是念念古文,沒有更多的要求,這讓他感到十分的悠閑,使得他有更多的精力去讀小說。同室有位管君,家裡的小說很多,不斷帶到學堂來給張恨水看。兩個月之內,張恨水就讀完了《西遊記》《水滸傳》《封神演義》《東周列國志》《五虎平西南》。

《紅樓夢》畫

家裡原有的半部《紅樓夢》和一部《野叟曝言》,也被他一股腦兒全看完了。在他看來,讀小說並非無益,至少,「使我作文減少了錯別字,並把虛字用得更靈活」 了。

謝璽璋:《張恨水傳》

編輯:浙江大學近現代史碩士生 蕭宸軒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狄的朋友圈 的精彩文章:

「最能打擊敵人,最能得到準確情報」的東江抗日武裝是由何而來的?
為什麼說陶德曼調停自始至終是出由日本人導演的騙局?

TAG:康狄的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