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關羽被稱為武聖背後的真相,天台宗成就護法,羅貫中直接寫成了神

關羽被稱為武聖背後的真相,天台宗成就護法,羅貫中直接寫成了神

關羽,在大家的認知中,是義氣的化身,是廟堂中的武聖,《三國演義》中曾對關羽的長相描寫道:「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若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卧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

這在「三國志」中是沒有任何提及的,可能是羅貫中的杜撰,也可能是民間流傳,或許關羽長的確實不錯,畢竟被稱為美髯公,這裡補充一點,在三國時期,男人有鬍子視為美,把漂亮的鬍子稱為美髯,而有一定威望的男性稱為公,關羽的美髯公就是這麼來的。

可是,長的好看的可不止關羽一個,吳國的孫權就比關羽要好看的多,但是為什麼孫權就沒有關羽對後世有影響力呢,其實這和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是離不開的,如果按歷史的真相來說的話,關羽雖然是一員虎將,但是絕對達不到武聖的地步。

接下來,咱們把三國時期,與關羽相關的錯誤性歷史還原一下。

劇照


一、關羽斬華雄

把華雄的死,歸功於關羽,這是《三國演義》對關羽最荒謬的一次杜撰,因為與真正的歷史相差太遠了,據《三國志》記載:孫堅復相收兵,合戰於陽人(今河南汝州慶陽古城一帶),大破卓軍,梟其都督華雄,敗呂布。由此可見,華雄是死於孫堅之手。

而在三國演義中,關羽溫酒斬華雄的時間是十八里諸侯討伐董卓的時候,那個時候,劉關張還跟著公孫瓚,根本就沒參加這次聯盟,所以是不可能出現在這裡的,而到了後來公孫瓚出現在洛陽時,已經是十八路諸侯散去的時候了,至於三英戰呂布,當然也是杜撰的,而且其中有一個很搞笑的地方,那就是在三國演義中出現的汜水關和虎牢關,虎牢關在唐朝的時候已經改名為汜水關,這根本就是一個地方。

劇照


二、斬顏良誅文丑

第二個荒謬的地方就是斬顏良誅文丑,據《魏書》的記載中,文丑和顏良都是在同一場戰役中被殺是正確的,但是並沒有指出到底是誰殺了這二人,而在《蜀書》中提出: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可見,顏良的確是被關羽所殺,但是卻有點偷襲的意味,而關羽在殺了顏良之後,就馬上逃歸劉備了,文丑的死是和關羽一點關係都沒有的,所以,關羽雖然是一員虎將,但是卻沒厲害到同時誅殺顏良文丑的地步。

劇照


三、華容道義釋曹操

第三個就是羅貫中杜撰出來的赤壁之戰後,關羽義釋曹操,這一段被羅貫中寫的非常的感人,充分的體現出了關羽乃是義氣的化身,並且還有後人以這一段去分析關羽是如何死的,分析的有理有據的,但是這一回在歷史中本來就是不存在的,據《三國志》記載的赤壁之戰來分析,實在是看不出關羽在其中起到了什麼作用,而這場戰役的最突出人物也不是諸葛亮,而是周瑜,尤其是在《山陽公載記》中還明確的寫道,曹操知道劉備是一個馬後炮,在曹操逃出後,火才剛剛燒起來,又何來的關羽義釋曹操。

劇照

四、單刀會

單刀會在三國演義裡面,所表現出來的就是關羽有膽色,敢於單刀赴會,其中還有點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意思,但是,實際上並不是這麼回事,在歷史中,單刀會是有的,不過並不是關羽一個人拿著一把單刀面對吳國的兵馬大將,而是雙方都派一個人,都拿一把單刀去赴會,要說這裡面有膽色的並不是關羽,而是魯肅,如果談判失敗了,魯肅絕對干不掉關羽。

從這四點來看,是不是關羽真的就一文不值了呢,並不是的,在三國志中記載,關羽的確有著萬夫莫敵之勇,但是卻也並沒有《三國演義》中記載的那麼神乎其神,他也是一個凡人,只不過死後被神化了而已。

伽藍護法神

那麼為什麼關羽能夠被後人推崇為武聖呢,其實,這真的和三國演義脫不了干係,一開始,在人們的心中,關羽死後不得善終,所以被稱為關三郎,是散發瘟疫和帶來不詳的代名詞,後來,人們害怕關三郎就把關羽立上了神壇,從而展開祭祀活動。

但是,這還不足以讓關羽成為武聖,前有天台宗僧人(宋朝)出現了,給關羽按了一個「伽藍護法神」的稱號,從此關羽帶上了佛祖的光環,從而進行了大肆的傳播,而到了清朝,由於努爾哈赤和其子孫熟讀《三國演義》,而且把這本由羅貫中杜撰的小說當成了自己的啟蒙書,算是徹底見證了關羽的強大,還專門和明朝請了一尊關羽像回去,並且稱關羽為「關瑪法」。

每次清兵外出打仗的時候,都會拜一拜關羽,隨著他們勝利的次數越來越多,對關羽是守護神的信仰就越來越強烈,而到了乾隆帝的時候,關羽終於榮登武聖的地位。

可以說,關羽能有這麼大的成就,主要是歸功於一本小說,所以說,羅貫中夠厲害,別人寫書最多留下一部經典,而羅貫中直接留下一個神,供人們供奉。

參考文獻:

陳壽《三國志》

羅貫中《三國演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亭殿閣歷史 的精彩文章:

劉邦深愛的一直是呂后,只是沒想到戚夫人會被做成人彘
趙王謀反背後的真相,劉邦寵幸了趙姬,太史公一個字用得很微妙

TAG:亭殿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