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955年的授銜標準到底是什麼?為何許世友認為自己當授大將

1955年的授銜標準到底是什麼?為何許世友認為自己當授大將

新中國在成立之後,為能夠表彰這些革命將領的貢獻,為此便準備進行授銜儀式。國家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表達國家對於他們的認可 。再這樣的情況下,為此國家軍委便將評選標準給放出來。當時很多將軍都知道自己大概是什麼樣的情況。

少將之下的軍銜是非常好評定的,只需要參照軍隊當中的職務便可以。真正讓領導頭疼的便是。將帥級別的選拔,這種是最費勁的、元帥軍銜的判定,反而比那些大將、上將要好評選跟多,因為當時能夠成為元帥的人選,全部都是共產黨各個時期重要的軍隊領導人,基本上對於元帥的評選,大家都是沒有疑問的。

當時在評定軍銜的時候,為此便有幾個硬性標準!這個標準當時便成為,各位將領衡量自己的標準。當時想要成為少將,那麼必須是在紅軍時期當然營長級別以上的職務,如果想要成為中將,那麼必須要紅軍時期擔任團長級別的職務。如果想要成為上將,那麼便需要在紅軍時期擔任師級以上的職務,大將的話必須在紅軍擔任軍級以上的職務。

當時許世友將自己軍銜預測為大將,那麼咋們看看他的軍事履歷到底是怎樣的。在紅軍的時候,許世友便是紅四方面軍第四軍的軍長,這也是軍級別的職務。這麼看來的許世友要求自己授予大將的軍銜是沒問題的,但是在綜合評定下來,他便被授予上將的軍銜。粟裕當時在紅軍時期擔任的是參謀長、副軍級別的,按道理來說應該授予上將的軍銜。不過在解放戰爭當中,粟裕的表現實在是非常的亮眼,為此他便成為大將的軍銜。皮定均當時認為自己是少將,因為在紅軍時期,他便是營長沒有想到是最終被授予中降低軍銜。

當時也有很多將領,自願放棄授銜,比如說在元帥當中有徐向前、羅榮恆,徐海東、許光達要求不授大將。不過這些人功績和資歷都在哪裡,怎麼可能不授予他們軍銜呢。當時在中央領導人的堅持之下,還是熊給這些功臣授予軍銜。當然有些將軍的軍銜確實授予低了,比如說鍾偉。當時在紅軍時期他便是副師長級別,49軍軍長,軍長級別。如果授予中將軍銜也是沒有問題的。結果當時被授予少將,這樣看來的話,他的軍銜確實有點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麻辣歷史講堂 的精彩文章:

楊貴妃安祿山一待一整晚,各種風言風語流傳,李隆基為啥不在乎?
吃瓜群眾遠處觀戰,突然被隋軍的弓箭射擊,正在列陣的軍隊瞬間大敗

TAG:麻辣歷史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