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如何在日本來一次「太宰治巡禮之旅」?

如何在日本來一次「太宰治巡禮之旅」?



本文摘自《知日?太宰治: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特集精裝保存本

點擊「閱讀原文」入手特集





今年是日本「無賴派」代表作家

太宰治

逝世70周年,70年來,太宰治的作品依舊受到大量讀者的喜愛。對他作品的重讀、探討從未間斷。不僅在每年6月19日的櫻桃忌,有無數的粉絲聚集在他的墓前紀念他,探訪太宰治的出身地與長居地的相關地點,也是愛好者間的必不可少的巡禮之路。


《知日》的《太宰治: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特集

中,知日團隊就探訪了太宰治的出生地與少年時期成長的青森弘前、金木村,以及太宰治長居的東京三鷹等地點。

大家也可跟隨本書,來一次太宰治的完全巡禮之旅。







在太宰治的巡禮路線中,有一條路線是非常特別的,那就是

津輕之旅

。這是太宰治在

1944年5月

為小說

《津輕》的寫作,親自規劃、並踏上的故鄉

津輕的

旅程。

小說《津輕》也被

龜井勝一郎贊為

「太宰的第一代表作。」





從1909年出生在青森縣北津輕郡金木村,到1930年21歲的太宰治離開故鄉,來到東京,太宰治說自己從未好好觀察過自己的故鄉。

小說《津輕》中,太宰治一邊挖掘故鄉的歷史、風土,一邊回望自己的人生,讓津輕半島重新顯現出其形象,《津輕》也成為了接近津輕的風土人情的重要資料。

而太宰治也借津輕之旅,重新梳理了自我最根源的部分。





1944年小山書店出版的《津輕》。

太宰治戰時的作品並未直接觸及戰爭,而是以一種輕鬆的方式治癒著讀者。1944年,小山書店將出版《新風土記叢書》,邀請太宰去津輕旅行,並撰寫一篇關於「津輕」的風土紀。5月12日至6月4日,太宰治踏上津輕之旅,11月15日《津輕》作為《新風土記叢書7》中一篇出版。




「為什麼要去津輕?」


「因為痛苦啊。」



在《津輕》中,太宰治故鄉的旅途,讓他身心暢快還是滿懷鄉愁?他是否透過旅途找到了自我認同?







《知日?太宰治: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特集

中,知日團隊來到了

本州北端的津輕半島。沿著當年太宰治的旅途,尋找著今天的津輕風景。今年是太宰治逝世70周年,讓我們跟隨太宰治的這部作品,

走進他的故鄉原風景,一起探索他的內心世界吧。





《津輕》中太宰治手繪的津輕地圖



??


-太宰治的「津輕自我發現之旅」-




1944年 5月12日


太宰治在上野乘坐下午5點30分的開往青森的夜行列車。




5月13日


上午8點左右,到達青森站,T君在車站迎接。


下午乘坐巴士前往N君的家。


晚上住在N君家中。




5月14日


在觀瀾山賞花。之後,前往蝦田旅館。


在S君家中收到了熱情的款待。


晚上住在N君的家中。




5月17日


乘巴士前往今別,受到M君的款待。


午後前往本覺寺。之後徒步前往三廄。


晚上在丸山旅館停歇。




5月18日


與M君道別,前往義經寺。之後徒步前往龍飛崎。


晚上入住奧谷旅館。




5月19日、20日


徒步前往三廄。之後乘巴士前往蟹田。


晚上住在N君的家中。




5月21日~24日


來到金木老家。


前往高流山野餐。


前往鹿之子川溜池野餐。


晚上住在家中。




5月25日


前往五能線木造的生父老家。


前往深浦。


住在秋田旅館。




5月26日


前往鰺澤、五所川原。


在叔母きゑ家住。




5月27日


乘津輕鐵道前往中里,乘巴士前往小泊。


與阿竹再會。


在阿竹家住。




5月28日


前往蟹田。


住在N君家中。




6月4日


前往青森。


乘坐夜行列車返回上野。




6月5日


回到東京。






《津輕》中的故鄉風景 1


青森市







打一個裝模作樣的比喻好了,大概是因為我的青春似乎正處於從河流匯入海洋前的一瞬間吧,在青森的四年,對我而言是怎麼也忘不了的時光。


——《津輕》






在《津輕》中,太宰治對青森市的描寫是「人口10萬,不像是遊人會來的地方。」


青森市位於青森縣中央,是青森縣的重要樞紐,人口接近30萬。被指定為十和田八幡平國立公園的八甲田地區從市內乘坐巴士1小時即可到達,這裡有豐富的濕地、植物景觀和泉質豐富的溫泉。


在《津輕》中提到的青函聯絡船是連接青森與函館的交通要道,隨著青函隧道津輕海峽線的開通,已於昭和六十三年廢止。當年的青函聯絡船回憶之船八甲田丸還保存在青森港。





青森港




太宰治在沿海都市青森度過了自己的中學時代。在能聽見海浪和松濤聲的中學中,他的文學才華開始覺醒,並開始發表作品,未來的「太宰治」初步成型。四年間,以進入公立高中為目標而努力著。






臨靠青森灣的合浦公園,中學時代的太宰治常常經過這裡的白色沙灘和老松樹林前往學校。




在太宰治的描述中,合浦公園是學校的「庭院」,除了冬天下雪外,借宿在親戚豐田太左衛門家中的太宰治都會穿過公園,沿著海岸散步。初夏的早晨,這裡讓人格外神清氣爽。





中學時代的太宰治




在《津輕》序篇中,太宰治寫到了青森市郊外的

淺蟲溫泉

,是「津輕最有名的溫泉」。距今有400多年的歷史的溫泉旅館椿館,在明治9年明治天皇巡幸東北時,曾到此入住。太宰治的母親和姐姐曾經藉此療養,太宰治也因此經常來到這裡。椿館也是青森縣出生的版畫家棟方誌功最愛的溫泉旅館之一。









《津輕》中的故鄉風景2


蟹田、觀瀾山





「必須喝的還是蘋果酒啊。不管是日本酒,還是啤酒都不行。」N君說這話的時候,看起來很為難。……日本酒和啤酒是很貴重的,這一點作為「成人」的我當然知道,考慮到這一點,才特意在信上寫了蘋果酒。就像甲州地區的葡萄酒一樣,這兒的蘋果酒是相對豐富的。




觀瀾山。……這座山在離蟹田稍微有一點距離的地方,高不到百米。……蟹田附近的海非常平和、水色很淡,鹽分稀少,海岸的味道也隱隱約約。這是雪融化成的海。和湖水差不多。


——《津輕》




N君是太宰中學時代的好友中村貞次郎,他在東京工作時,常與太宰治見面。戰時,日本酒作為重要的物資實行了配給制,因此太宰治才特地在信中寫了蘋果酒。兩人在夜裡喝到很晚。那晚太宰吃了很多喜歡的蟹。




5月14日,天氣很好,太宰治與N君、S君、T君盤腿坐在櫻花樹下的草坪上賞花,多層飯盒中擺滿蟹、蝦等食物。在山下,陸奧灣一片風平浪靜。前一天西風猛烈,太宰治自我斷言般地說了句,「蟹田真是風的街道啊」。




現在,從青森站乘坐津輕線特快車30分鐘就可到達蟹田。在JR蟹田站的站台,還可以看到太宰治在《津輕》中寫下的這句

「蟹田真是風的街道啊」

在迎接著人們。





5月13日,太宰治與友人在觀瀾山賞花。從觀瀾山向下可以俯瞰奧陸灣的海。




觀瀾山

位於蟹田港附近,是一座不高的小山丘,在太宰治當年賞花的地方,可以眺望陸奧灣和津輕海峽。





觀瀾山下海岸邊的漁村。




昭和31年,這裡建起佐藤春夫題詞的太宰治文學碑,碑上的文字是井伏鱒二太宰治的小說《正義與微笑》中選出的

「他最喜歡的就是讓別人開心!」





太宰治文學碑




蟹田的櫻花的盛開時節是每年5月的黃金周左右,這時能夠看到太宰治所說的「靜謐恬淡」的櫻花。


觀瀾山一帶有海水浴場和野營地。太宰治評價蟹田是「鼓腹擊壤的別天地」,被海之幸、山之幸包圍,4月~5月蟹田港周邊盛產蝦蟹。






《津輕》中的故鄉風景 3


龍飛崎、奧谷旅館、階段國道、太宰治文學碑







這個本州北端的海岸、完全沒有形成任何的風景。……有的只是岩石和水。……面對凶暴風雨的小小的房子,緊緊的擠在一塊,相互庇佑著站立在那裡。這裡,就是本州的極地了。這個村落再往前走就沒路了。除非徑直跌落到海里。路在這裡完全斷絕了。這就是本州的死胡同。




「那個,有酒嗎?」N君向老闆娘問道,語氣中帶著分別的預感,顯得平靜、意味深長。老闆娘回答卻出人意料。


「有的。」臉型長而優雅的老闆娘平靜地回答道。N君苦笑。


「不是,老闆娘。我們這次想要多喝一點。」


「請,喝多少都行。」她微笑著說。


——《津輕》





被太宰治稱為「

本州的死胡同」的龍飛崎




津輕半島最北端的

龍飛崎

,太宰治用了很多極端的辭彙來描述這裡的絕境。當時,在太宰治的面前道路在這裡斷絕,再往南,是通往小泊的狹窄小路。龍飛崎距離北海道的白神岬的直線距離是19.5千米,昭和63年,

青函隧道

開通,當年讓人產生無限遐想的絕境不復存在。






龍飛崎再往前就是大海,岸邊的漁民一邊接受著大海的饋贈生活,一邊又要緊緊地依靠在一起,抵禦兇猛的海浪與風暴。




太宰治與N君在分別前來到面向大海的小旅館

「奧谷旅館」

,旅館中的酒是老闆娘從不喝酒的人家收集來的。太宰治與N君點了6瓶,很快喝光,然後開始喝起自帶的酒。兩人都抱著一醉方休的念頭。第二天早上,他們在床上聽著童女的手鞠歌,充滿希望又可憐的歌聲,讓太宰治哀不自勝。


奧谷旅館在平成11年被廢棄,平成20年作為龍飛岬觀光案內所「龍飛館」重新開張。太宰治與N君所住的房間也還原了當時居住時的樣子,放著碗筷、酒壺、火爐等 。






龍飛館內還保留著太宰治當年的居住時的樣貌,擺放著碗筷、酒瓶和火爐。




作為津輕半島地最北端的龍飛崎,這裡吸引著眾多遊客。奧谷旅館中,就不乏名人拜訪,館內保留著文學家棟方誌功、五木寬之,電影導演緒形拳、野村芳太郎,演員三浦友和、栗原小卷等的簽名。


古來,多文人歌人到的龍飛崎吟詩,因此也建有吉田松陰碑、大町桂月歌碑等,另外,石川小百合的

《津輕海峽冬景色》歌碑

也佇立在山上,只要按下碑上的電鈕,石川小百合的歌聲就會回蕩海岸。






石川小百合的名曲《津輕海峽冬景色》歌碑也佇立在龍飛崎




連接村落與海岬的一段長388米,由362段台階組成的台階,被特別指定為國道339號線,是日本唯一的台階國道。





日本唯一的由台階組成的國道「階段國道」




《津輕》中的故鄉風景4


 金木 





津輕的旅行只限於五月、六月。《東遊記》中寫道「如果抱著尋找名所的心情,必須四月之後前往。」作為旅行達人的指點,讀者大可相信,記住就好。在津輕,梅、桃、櫻、蘋果、梨,都會在這時開花。




被稱為津輕富士的岩木山高一千六百二十五米,在滿眼的水田盡頭,輕飄飄地顯現出來。其實,給人更多的是浮現出來的感覺。

青翠欲滴的蔚藍,比富士山更柔弱,就好像十二單的下擺輕柔地落下,就像銀杏的葉子逆向站立一般,左右勻稱,端正,靜靜地在藍色的天空中浮現。

談不上是很高的山,但是卻絕對是透明的嬋娟一般的美人。




和哥哥一起像這樣散步外出,已經時隔多少年了。……我覺得對於

那件事情

,哥哥還是沒有原諒我。也許一生都得不到原諒。有裂縫的茶碗永遠無法複合。無論怎樣都無法回歸到最初的樣子。津輕人是無法忘記內心的裂縫的一群人。





田野盡頭的岩木山,在蔚藍的天空中浮現




金木是太宰治的故鄉,昭和19年5月21日至24日,太宰治回到金木。現在太宰治的生家已經作為太宰治紀念館「斜陽館」保存,這裡保存有大量太宰治生前的愛用品、作品原稿和出版過的書籍等重要資料。





斜陽館




生家附近的雲祥寺,是乳母阿竹的生家近村家的菩提寺,在這裡有《回憶》中登場的卒塔婆的鐵輪,以及太宰治最害怕的地獄極樂圖。





太宰治曾在《回憶》中提到的阿竹常常帶他來的雲祥寺,這裡有讓他感到害怕的地獄極樂圖,以及卒塔婆「後生車」。




岩木山

的比喻,恐怕除太宰之外找不到第二個人了。不過作為

「津輕富士」

的岩木山,津輕人在它的滋養下生活,對他的崇敬不言而喻。




太宰治提到的「那件事情」指的是昭和5年太宰治與咖啡店侍女在鎌倉小動崎自殺未遂的事件。此前,4月,太宰治進入東京帝國大學文學部,10月小山初代投奔太宰治並和他同居。11月9日,長兄以分家除籍為條件,允許了太宰治與小山初代的婚姻,但是同月28日卻發生了自殺事件。不僅如此,太宰治在東京參與左翼事件,以及之後的藥物中毒被強制入院等事件,都讓家族雞犬不寧。






《津輕》中的故鄉風景 5


 深浦 






右側窗外,大戶瀨的奇景在眼前展開。……從海面露出的岩盤像是江戶末期形成的,可以在這此舉行數百人的宴會,因此叫作千疊敷。岩盤上形成了均勻的圓形凹凸,海水積在凹處,就好像是被倒得滿滿的酒杯一樣,因此叫作杯沼……這些名字一定是愛酒人取的。




突然想起了在東京的草屋裡孩子們。雖然努力讓自己不要去想,但是從心中空虛的間隙里,孩子們的面影還是跳入心中。我站起來向街上的郵局走去,買了一張名信片,向東京的家中寫了一封短小的信。


我在這寬闊的房間里一個人喝著酒,眺望著深浦港的燈台,深深的旅愁向我襲來,便回到了旅館中。


——《津輕》




千疊敷海岸

是寬政四年(1792)的大地震時,海面下的地盤露出海面形成的。藩政時期,藩主曾經在這裡鋪了千張草席,垂幕400米,召開宴會,之後這裡就被叫作「千疊敷」了。



5月25日,太宰治前往木造的父親的老家,在那裡他感到自己好像觸到了死去的父親的真實形象,隨後稱作五能線從木造來到深浦,在車上欣賞著岸邊奇景。平成5年,千疊敷建起了

太宰治文學碑





千疊敷




沿著深浦海岸,可以觀賞到日本海的夕陽美景,

黃金崎不老不死溫泉

的露天浴場就位於海岸邊,在夕陽西下時分,海水被染得金黃,一邊泡在溫泉中一邊聆聽著海浪,眺望日本海的夕陽,也只有在這裡才能享受到如此絕景了。





深浦海岸邊的黃金崎不老不死溫泉,夕陽下海水被染成金黃色。露天浴場位於海邊的,可一邊泡湯一邊欣賞夕陽下的日本海。




秋田旅館

,旅行兩周帶來的疲憊與旅愁向太宰治襲來。旅途接近尾聲,太宰治的痛苦卻並未減輕,在深浦的旅館中,衣食無憂的他,想起了在東京的妻子女兒,這種哀愁似乎是四年後《櫻桃》的原點。小野正文在《文學的風景》中如此說道:

「這篇短小的文章中的虛無與倦怠,是紮根在作家的根性中的。」





太宰治在深浦入住的秋田旅館,現已改建為深浦文學館。




當年的秋田旅館現在成為了

「太宰之宿·深浦文學館」

,這裡保留了當年太宰治住過的房間,在距離海岸很近的山腰上,夜晚可聽見濤聲陣陣。文學館收藏了各種版本的《津輕》、相關評論,以及太宰治當年的飯菜模型。





文學館還原了太宰治當時在秋田旅館中吃的飯菜。旅途中衣食無憂的太宰治突然想起了在東京的女兒,陣陣旅愁向他襲來。




《津輕》中的故鄉風景 6


 五所川原 





這裡是地方物產的集散地,人口一萬以上,除了青森和弘前,人口一萬以上的地方,就只有這裡了。說得好聽一些是有活力的街道,說得不好聽就是喧鬧的城鎮。這裡沒有農村的氣息,儘管只是一個小城市,也有那種都市特有的孤獨的戰慄。


——《津輕》




「比起母親,更親近的是叔母。」太宰治小時候除了金木和五所川原,對津輕的其他地方几乎一無所知。





五所川原站是津輕鐵道的始發站,以太宰治的作品命名的「奔跑吧!梅洛斯」號列車停在站前。




五所川原市

是津輕北部的商業中心,市內外的物資、客流集散地,JR五能線的始發站。乘坐JR五能線沿著美麗的日本海海岸線,欣賞到沿線美麗的日本海風光,是非常有人氣的觀光景點。另外,作為

津輕鐵道

的起點,不同的季節的不同的企劃也吸引了不少遊客,冬天的

「火爐列車」

和鐵道列車雪景是堪稱青森的絕景之一。




《津輕》中的故鄉風景 7


 金木蘆野公園 





從窗戶探出去,可以看到小小的車站,穿著久留米白點花布和服和同樣花色的裙褲的年輕女孩,雙手正拿著兩個大的包袱,用嘴含著票向檢票口走來,輕輕地向眼睛微閉的美少年檢票員遞出去,美少年立刻領會,就像一個熟練的牙醫拔牙一樣,向著潔白的齒間夾著的紅色車票,麻利地伸出剪票鉗。


——《津輕》





《津輕》中出現的蘆野公園車站舊驛舍,現在作為喫茶店經營。




太宰治為了前往小泊跟阿竹見面,坐上最早的一班津輕鐵道的列車。經過蘆野公園車站,將頭探出窗外偶然看到的光景。


少年和少女間不經意的畫面,成為了《津輕》的名場面之一。





蘆野公園中的太宰治肖像




蘆野公園

的櫻花是日本櫻花名所百選之一,每年在太宰治生日這一天,會舉行太宰治的誕生祭。蘆野公園車站,被公園內的櫻花和老松包圍,是東北車站百選之一。現在公園內驛舍已作為喫茶店經營。在櫻花滿開的時節,總是被攝影師、遊人包圍。







《津輕》中的故鄉風景 8


 小泊 





我沒有任何的不滿。甚至不如說是一種心安。我伸出腳坐著,望著運動會發獃,心中一片空白。怎樣都好,心態已是完全地波瀾不驚。不知所謂平和,說的是否就是這樣的狀態呢?如果是的話,這恐怕是我生平第一次的平和體驗。


——《津輕》





小泊海岸附近的太宰治與阿竹再會的銅像




太宰治有意識地將在小泊與阿竹會面安排在津輕之旅的最後,而此處的平和之境也是太宰治所憧憬的最後的「涅槃」。

長部日出雄在《神秘世界的太宰治》中解說道:「這時的他,彷彿進入了胎兒般的狀態。……他一生也沒有切斷對母體的憧憬。……太宰治似乎在本州北端的海邊,找到了他的母親。」太宰治的生涯,「是不斷追求母性的溫柔的旅程。」





晚年的阿竹像




從龍飛崎乘車南下,太宰治來到了與阿竹再會的小泊,與阿竹一起在眺望附近小學的運動會,他在此時得到了內心的平靜。




當年與阿竹再會的地方,建起了太宰與阿竹的銅像。後來因為前來探訪的人太多,才建起

「小說《津輕》的像紀念館」





太宰治與阿竹銅像邊建起的「小說《津輕》的像紀念館」






太宰治的津輕之旅,他從故鄉的風土、歷史中,重新認識了自己的故鄉,也讓他重新認識了作為津輕人的自己。他在書中總結了津輕人個性:

即有靦腆、纖細、細緻的一面,也有反骨、倔強、不向強者低頭、矜持孤高的一面。

他認為自己也有這些同祖先一脈相承的個性。




隨著年紀的增長,太宰治對自己曾經反抗過的父親,有了再一次認識的衝動,他來到位於木造的父親的生家,對父親的敬愛表露無疑。

回到老家,與多年不見的家人、友人再會,

在旅途最後,與阿竹的會面,讓他發現了自己心中的母親,也得到了終極的平和,也以此確認了自己

與庶民平等

的身份。






 張藝 ? text


 葉修 ? photo 


 mu xing ? graphic design 






《知日·太宰治: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特

精裝保存本


太宰治逝世70周年紀念精裝版!


知日團隊赴太宰治故鄉青森取材!


一次徹底了解太宰治的完全保存本!



點擊

「閱讀原文」

直達入手鏈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日 的精彩文章:

每天放學沖回家看《龍珠》的日子,太懷念了!
成就多對情侶的日本老牌素人戀愛綜藝,又發車啦!

TAG:知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