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晚清最大的貪官是誰?一提到這個人,溥儀就恨得咬牙切齒

晚清最大的貪官是誰?一提到這個人,溥儀就恨得咬牙切齒

一個朝代的終結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後世人總是把一個朝代的滅亡歸結到最後一任統治者的身上,確實這有些不太公平。

就拿清王朝來說,很多人只看到了康乾盛世,都覺得這樣一個百姓富裕,政治嚴明,軍隊實力也相當強悍的朝代,可能會繼續生存500年,畢竟,在這期間不管是大清朝的綜合實力還是當朝子民的生活水平都是領先級別的。

自然,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誰都沒想到,這樣的繁榮富裕在乾隆帝在位的晚期已經開始出現衰落的前兆。十五子顒琰繼位之後,並沒有找到解決當下問題的方法,所以,清王朝的衰退之勢從此時加劇,最終,到了溥儀統治時期徹底滅亡了。

溥儀總是被後世人拿來議論,畢竟,是大清王朝的最後一任皇帝。清朝從盛極一時到全朝覆滅,很多人都把責任歸咎到他身上,但是,關於清王朝真正滅亡的原因,可以說,是非常複雜的,這一點就連歷史學家也無法給出最為明確的答案。

但不可否認的一點是,從康熙和乾隆時期的鼎盛時代,到一步步走向沒落的終點,在這其中:乾隆的閉國鎖國、慈禧的過度干涉、溥儀的無所作為都是清王朝滅亡的原因之一。

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在位期間,當下普通民眾的生活水平確實很高,現狀也的確是太平盛世的真實寫照,可是,從雍正帝在位期間,就已經展現出對國外文化的拒絕。雖然,只是不允許外國傳教士進入中國,但是,這已經是閉關鎖國的雛形了。

之後,到了乾隆帝統治時期,對外貿易的港口除了廣州之外,全部都被封鎖禁止貿易。清王朝統治者採取閉關鎖國的政策,說到底,也不過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權力。因為,中外貿易的往來一旦增多,如果,洋人跟本土的反清人士相結合,那麼,這可能讓清王朝隨時都會覆滅。

再加上,當時的經濟生活水平確實很高,清朝統治者比較滿足目前的這種自給自足的現狀,不需要依賴國外的產品和支持也能繼續維持這種生活,所以,閉關鎖國才的得以實行。只能說,當時的統治者確實太過自信了,不管是對經濟、政治還是軍事實力都有著跟事實不符的自信。

因為,這一政策的全力實施,清王朝才幾乎斷絕了與西方的一切來往。不管是政策還是經濟發展早已跟不上其它國家的節奏,從軍事到文化全都處於落後狀態。所以,後來面對列強的入侵才無能為力,只能不斷割地賠償,求得片刻安寧。

可以說,「大清朝的滅亡是因為溥儀」這樣的說法,在歷史上是無法站穩腳跟的。因為,溥儀雖然是末代皇帝,可是,他在位期間,根本沒什麼實權可言,所有的朝政大權全部都掌握在裕隆太后和一些重臣手中。

雖為皇帝的九五之尊卻身不由己,在位期間沒有決策權,就連退位也只能服從別人的安排。所以說,把一個朝代的滅亡歸咎到最後一任統治者身上,確實沒什麼說服力。這裡,溥儀雖然沒有決策權,但是,他心目中對於是非對錯也有著自己的判斷。

在他看來,清王朝的覆滅與一個人脫不了干係,可以說,正是因為他的存在,才加劇了清朝的滅亡,這人就是奕劻。奕劻應該算是皇室子弟中生活經歷比較豐富的人,但其落差也是相當大的一個人。

先是出身皇家,作為乾隆皇帝的曾孫身份高貴,可是,從祖父慶親王永璘的沒落開始,奕劻的生活也逐漸偏離正軌。父親被發配,自己被過繼到慶郡王綿慜膝下,因為,生活現狀比較苦,所以,他只能通過繪畫和書法來維持生計。

可是,讓他沒想到的是,自己這一技之長居然成了陞官加爵的敲門磚。因為,自己認識了慈禧的親弟弟桂祥,桂祥經常讓奕劻幫忙寫信,時間久了,慈禧也就知道了他的存在。從此開始,奕劻就靠著慈禧的信任一路平步青雲,從落魄的皇室宗親最終坐上了軍機大臣的位置。

甚至,在人生的巔峰時期,奕劻同時掌管著財務、軍事等內外大權。

後世對其評價道:自咸豐十一年辛酉政變至辛亥革命,五十年間,奕劻能力不高,學問不行,卻始終做官做的順風順水。在清朝的最後十年,奕劻或為領班軍機大臣,或為內閣總理,又在光緒三十四年獲授鐵帽子王,世襲罔替。慶邸官爵之隆,晚清除醇邸之外,難有其匹者。

但是,奕劻做事,作風穩重,滴水不漏,「榮辱忽焉,皆在聖意」。光緒二十六年庚子事變,就是對奕劻政治能力的一個很好說明。

雖然,奕劻後來的地位顯赫,可是,溥儀對他卻沒什麼好感。因為,奕劻雖然辦事穩妥深得器重,但是,他本人有個很大的缺點——就是愛財,特別愛財。即大錢不怕多,小錢不嫌少,他的生財之道就是賣官,明碼標價,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買賣好得很。中層幹部段芝貴送上白銀10萬兩,立馬買到了黑龍江代理巡撫。

可以說,從進入官場的這一刻開始,奕劻就一直在謀劃著如何填滿自己的口袋,即便是清朝末期國庫空虛的狀態下,他的想法也沒有任何改變。最讓溥儀痛恨的,並不是他的日常斂財,而是完全不顧清王朝的未來發展,賣官賺錢。甚至,在袁世凱的金錢利益誘惑下,主動勸溥儀退位。

因為奕劻的所作所為,溥儀甚是痛恨,如果不是父親主動求情,可能,奕劻死後連個像樣的謚號都沒有。考慮到他之前的行為,溥儀乾脆給了他一個「密子」的謚號,意思就是悔恨和懺悔。看來,溥儀對奕劻的芥蒂並沒有因為他的去世而消失。

不管清王朝滅亡的原因有哪些,在溥儀的心目中,奕劻的存在確實是對國家最大的威脅,所以,一直對他心存怨恨這也就不怎麼奇怪了。

參考資料:

『《清史稿·卷二百二十一·諸王七》、《晚清最大的貪污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川文社 的精彩文章:

千年前,若這個中國人再多活二十年,之後就沒有宋朝元朝什麼事了
在古代,一旦犯了這種罪直接砍頭沒商量,對女人的懲罰比男人還重

TAG:山川文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