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朱以撤:隱喻之味

朱以撤:隱喻之味

隱喻之味

□朱以撒

在眾多的植物里,見到梅蘭竹菊,總覺得它們比其他植物多了一些含意,這些含意是人有意賦予的,是深藏在它們骨子裡的。它們成了隱喻體,往往讓人徵引,意蘊遠遠超出植物本身。一個人的庭院里栽了許多竹子,就讓人推測主人對竹的隱喻的嚮往,否則,不會平白無故地勞神費力。蘭亭是一個觀光的景點,但隱含許多信息,使人想到晉時的人事、書風,想到那時的奇矯風氣。人們除了看景點,還起了懷古幽思,覺得有了雙重的享受。人的情懷豐富,於物自身外,還希望物能有一些深層的內容,使物不僅僅止於物。如今時髦說鄉愁,所謂的鄉愁,可能就是一座布滿苔蘚的老橋,一架吱呀轉動的風車,一道參差的殘垣,正是它們隱含著的信息,使人不能捨棄。

朱以撤:隱喻之味

那麼,我們對一件作品的閱讀,也就會有這麼一種要求,除外在之美可觀,內在能有什麼信息,總不能是空空蕩蕩吧。不可否認,從古到今,人們對法是十分講究的,倚仗於法而成名成家。元人揭曼碩認為:「文有文法,詩有詩法,字有字法,凡世間一能一藝,無不有法。得之則成,失之則否。」由於法的重要,誰也不願成為無法之人,終日與法周旋,使一幅作品充滿了法。法是沒有隱喻的,法是理性的,所謂合法不合法,一能一藝都不可輕慢於法。但合法只具備了這一行當的條件,卻不能轉化為內在的信息量。因此有了法,又需以情馭法,不為法束。《祭侄文稿》是有著豐富隱喻的作品。儘管我們永遠抵達不了唐代歷史的深處,但是那時的天道、地道、人道,都在裡邊了。《祭侄文稿》筆調的潦草塗抹,急切中的粗糙隨便,鬱勃之氣貫之首尾,就是一篇沒有好好寫的《急就章》。但是,它比寫得中規入矩合於法度的作品又多了許多內容,可言說的、不可言說的,豐富複雜程度大了起來,整個作品充滿了性情,不與公共範式的作品相合,也不是哪一類型的作品可以類比的。閱讀細了,覺得它能延宕體驗的時間,可以進入更廣闊、深邃的空間。尤其是那些有點障礙感的塗抹痕迹,是他心靈最強烈的寫照,他有些辭不達意,失去平日寫楷書的莊重、從容,寫了塗,塗了寫,語亂情長。它表明一個人情緒的極度紛亂,以至於連書寫時保持常態都做不到。那麼,這些非常態給我們的琢磨眼見著就多了起來,甚至勾起對那時書寫場景的記憶。明人袁宏道在談到情對行文的作用時說道:「其間有佳處,亦有疵處。佳處自不必言,即疵處亦多本色獨造語。」如《祭侄文稿》所隱喻的那些內容,因是獨造,故天下不可能有重複。

朱以撤:隱喻之味

為什麼有許多的背景都是放大了的《蘭亭序》,而不是耐人尋味的《祭侄文稿》?除了文字內容不適用之外,《蘭亭序》顯然更能使人有好感,它具備了清潔、新鮮、優美、流暢這些特點,而這些特點的指向性都是與欣喜、快意、青春、韶華聯繫在一起的,有許多的細節可以與每一個閱讀者愉快的生活細節勾連,甚至其隱喻還指向了幸福、寬暢、開闊、平坦這些充滿了適意的感覺。《蘭亭序》具有的休閑意識,不是狂風驟雨般衝擊的猛烈,也不是某一種功德、道義的宣教——如果是一方樹立功德之碑,那引導的方向就遠遠不同了,不會如此輕鬆和怡悅。往事的當事人在書寫時並不能看到後人會以何種態度對待,但作者以真切的實踐,以清澈如水的筆法來表現,卻可以在這短短几百字里映射出人們最普遍的感覺——喜愛青春、喜愛自然、熱愛生命、熱愛陽光。這些感覺為人所共有,也就代代延續不盡。相反,《祭侄文稿》的隱喻——散亂、殘破、血淚、死亡就不具普遍性,甚至是人的意識中極力迴避的,儘管隱喻十分豐富,並不適用所有空間。

朱以撤:隱喻之味

耐品的書法作品肯定不是徒有空殼,外殼之下是豐富、飽滿,一打開就洋溢出來,使人強烈反應。但古人的時代遠去了,許多作品的封閉性漸漸緊密起來,不易打開。今人看似知了,其實只知顯,未知隱,自有許多滋味,在幽遠處,無從咀嚼。

朱以撤:隱喻之味

朱以撤,1953年生於福建泉州。l981年畢業於福建師範大學中文系,留校從事書法創作、教育和理論研究工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是書畫 的精彩文章:

齊白石 篆書五言聯
清 趙之謙 楷書《芸隱居》橫幅

TAG:聞是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