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在家人,這部經典必讀,福報增長快!

在家人,這部經典必讀,福報增長快!

1、這部經典必讀

作為在家弟子,要得到福報資糧、學有所成,唯有實修才能得到正法的利益。實修的第一步就是持戒,而《優婆塞戒經》正是佛親自為在家弟子開示的戒律,在家人應當以優婆塞戒為最重要的行法,也應當做為最先的行法,早昔禮誦,熟讀深思之餘,更應身體力行,由戒生定,由定生慧,才能不枉此生。

2、原文

佛在《優婆塞戒經》中說:

"善男子,菩薩有兩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薩得解脫分法是不為難,在家得者,是乃為難。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惡因緣所纏繞故。"

3、譯文

善男子啊,菩薩有兩種:

第一種,在家菩薩。

第二種,出家菩薩。

出家菩薩得到解脫分法並不難,在家菩薩得到解脫分法非常難。為什麼呢?

在家人會被許多惡緣纏繞。

4、原文

善生言:"世尊,如佛所說,菩薩二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菩提三種:一者聲聞菩提,二者緣覺菩提,三者諸佛菩提。若得菩提名為佛者,何故聲聞、辟支佛人不名為佛?若覺法性名為佛者,聲聞、緣覺亦覺法性,以何緣故不名為佛?若一切智名為佛者,聲聞緣覺亦一切智,復何以故不名為佛?言一切者,即是四諦。"

5、譯文

善生說:

佛啊,如您所說有兩種菩薩:出家菩薩與在家菩薩。

菩提有三種:

第一,聲聞菩提;

第二,緣覺菩提;

第三,佛菩提。

如果得到菩提就是佛,為何聲聞、緣覺證得菩提不叫做佛?

如果覺悟到法性叫做佛,那聲聞、緣覺也覺悟到法性,為何聲聞和緣覺不能叫做佛呢?

如果證得一切智的人叫做佛,那聲聞的阿羅漢、緣覺的辟支佛也得到一切智,他們為什麼不能叫做佛?這裡所說的一切智就是指四諦。

6、釋義

、出家菩薩

佛在四十二章經中告訴我們:

"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

所謂沙門就是出家人,辭去親人,出家修行,出家人受人天供養,不事生產,遠離世間惡緣的纏繞,也就是專業的修行人。

因此,佛在這段經文中說,出家菩薩得解脫分法不為難。

、在家菩薩得解脫分法更加難得!

在家的修行人,在家發菩提心的修行人就是在家菩薩。

在末法時期真正發心出家證果的人非常的罕見,而在家的菩薩是大多數。

而在家人首要的就是養家糊口,做一個正常人才能具足行菩薩道的資糧,如果連正常人的福報也不具足,整天操勞,缺衣少糧,何談修行呢?

在農耕時代在家人主要面對一家人,在工業時代在家人面對家人、單位同事等,現在是信息時代,在家人更要面對無量的眾生,惡緣更多。

因此現在的在家人得解脫分法更加的難得!

、三種菩提

既然證得菩提就是覺悟,那為何又分為三種?

而且三種菩薩只有第三種才是真正的菩提。為什麼呢?

上面的問題將在下一節中,佛陀將給我們做詳細的開示。歡迎您繼續開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法雨 的精彩文章:

無量功德福報,要從4個基礎做起
「叛徒」提婆達多為何能成佛?

TAG:法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