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世界四大名刀,日本太刀墊底,中國刀因為一個原因無緣榜單

世界四大名刀,日本太刀墊底,中國刀因為一個原因無緣榜單

喜歡冷兵器的人,「刀」肯定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在古代沒有槍彈火藥的時期,刀無無疑是近戰最具殺傷力的武器,一把好刀在戰場上往往能夠無往不利,甚至某些時候還能救命。

今天便來說說世界上公認的四大名刀,從其製作材料及工藝上看,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如果前兩種看的是技術,那後兩種純粹是看臉了。

日本武士刀

眾所周知的是日本武士刀源於中國的唐刀,但它與唐刀又有不同,可以明顯的看出日本武士刀的弧度,而唐刀乃是筆直的刀種,而直刀更有利於砍和刺。

在隋唐時期,日本根本就沒有自己的鑄刀技術,完全是通過模仿中國的制刀技術來生產刀具,但其雖繼承了唐朝的衣缽,但為掌握其精髓,在知名的白江口之戰中,唐刀不管在劈砍還是破甲能力方面都要優越於當時的太刀,這時因為在製作一把刀的時候,要在淬火之前開「V」,由於刀刃和刀背的薄厚不同,內部應力也不同,淬火後的會變彎,而唐刀的製作工藝能夠保持淬火後形狀不變,日本刀卻做不到這一點,事實上日本刀模仿的本來就是唐刀的殘次品。

不可否認的是日本人的學習和創新能力,後來發明「覆土燒刃」的製作工藝,使日本刀躋身於四大名刀之列。

瑞士刀

大部分人眼中的瑞士刀都是功能齊全,便於攜帶,甚至還帶小剪刀的功能性刀具,其實這是對瑞士刀的一種片面看法,而人們通常所說的這種瑞士刀只是「瑞士軍刀」,然而在瑞士還有一種刀,在現在全世界都採用「覆土燒刃」的制刀工藝的情況下,它卻獨樹一幟,有自己的獨特風格,採用的是真空噴鐵粉處理技術,被稱為「瑞粉刀」,兼備韌性和硬度,日本刀只有硬度缺少韌性,而「瑞粉刀」卻能彎曲360度而不發生形變,是現代工藝的大馬士革。

馬來劍

這把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玩過「CF」的人都被這把刀的形象所吸引,事實上現實中的馬來劍確實也是這種彎曲蛇形的形狀,這主要是由於當地的技術不成熟所導致,但是它被世人所熟知的源自於一場戰爭。

當時英國國人入侵馬來西亞,英國人的槍管卻被馬來劍輕而易舉的砍成齊口,從此一戰成名。

後來人們發現,馬來劍所用的材料竟然來自「隕石」,這就表明這種削鐵如泥的刀不可能量產,而且製作完全看臉,現在早已絕跡。

大馬士革刀

值得一提的是大馬士革刀的原產地在印度,由於是在大馬士革出口所以又叫「大馬士革刀」,在世界四大名刀中排名首位,最大的特點就是刀身不布滿了各種各樣的花紋,而花紋能使刀身在微觀上形成鋸齒,使其更加鋒利,對比於馬來劍,大馬士革的製造工藝顯然更加精湛。

其材料使用烏茲鋼,而烏茲鐵礦早就在17世紀開採殆盡,大馬士革刀也因此失傳,鑄造的花紋鋼也就此消失,之前所提到的「瑞粉刀」正是模仿大馬士革花紋的佼佼者,所以能得到一把大馬士革到也完全得看臉了。

四大名刀中並沒有中國刀上榜,而之前所提到的唐刀工藝早已失傳,日本太刀只是模仿了唐刀的殘次品就躋身四大名刀行列,相信如果唐刀工藝沒有失傳的話,定能躋身榜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五離怪談 的精彩文章:

四件已經「回家」的文物國寶,每一件都來之不易
老祖宗眼中的「北極星」,跟我們的一不一樣?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TAG:五離怪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