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赤壁一戰曹雖大敗於此,然而此戰卻更利於魏國,你知道原因么?

赤壁一戰曹雖大敗於此,然而此戰卻更利於魏國,你知道原因么?

原標題:赤壁一戰曹雖大敗於此,然而此戰卻更利於魏國,你知道原因么?


談及赤壁之戰時,人們就想到了三國時期的周瑜。當時在曹操選擇率領著整整二十萬大軍南渡攻打孫、劉聯軍的時候,聲勢十分浩大,這讓東吳方面非常震驚。孫權趕忙就召集了大都督周瑜來出策迎接曹軍,最終在與蜀國的聯合之下,周瑜獻上一計火攻,將不識水性的北方曹兵殺的落荒而逃,而浩浩湯湯的曹操艦隊也由此葬送於一片火海當中。


在赤壁之戰,可以說曹操是元氣大傷,這引起了後來多年沒有繼續南下伐吳。作為三國時期最為有名也是以少勝多的戰爭之一,赤壁之戰經常能夠被人提上口頭,很多人紛紛感嘆周瑜的聰明才智和他所謂東吳所做出的諸多貢獻。只是這一點在對當時的曹操看來,其實赤壁之戰,得勢的並不是吳國,也不是蜀國,幕後的勝利者其實是魏國。



雖然表面赤壁之戰上,曹軍大敗而逃回了北方,連續多年沒有再次南下,東吳也因此迎來了相當一段長時間的和平與安定,就連蜀國也因此得以喘息來整頓軍力再次去面對曹操,一切看起來都似乎理所應當,只是在戰爭面前永遠都沒有真正的勝利者,曹操看起來是那個失敗之人,其實他也是勝利之人。


在赤壁之戰開始之前,曹操就曾經寫了一封信,派人交給吳國。而信上面寫著,曹操他要率領著八十萬大軍前來會吳,吳王看到後心裡非常恐慌,趕快就派人開始加緊練兵,準備迎接曹操軍隊的到來。可是在事實上,曹操最後所率領的軍隊當中,只有二十萬人,並沒有他之前信封當中所告訴吳王的八十萬大軍,這是一個疑點。



其次,曹操雖然在赤壁戰場上遭受了大敗,二十萬的大軍幾乎鮮有人生還,而眾多的曹軍艦船幾乎都化為了灰燼。但是在實際中,曹操雖然損失慘重,可是他旗下的那些將領卻無一犧牲,在這麼危難的時候,率領著二十萬大軍,怎麼可能偏偏就所有的將領都安然無事呢。其實這只是曹操的一個計策,那二十萬大軍當中雖有大將隨同,但是卻早已經在戰時撤退。



加上當時的曹操艦船,雖然三國時期的艦船還都是木製,然而那個時候的造船技術其實就已經很發達了,即使是木製也是會採用比較好的實木來建造,但是在孫、劉聯軍的火攻面前,曹操的艦船就如同稻草一般全部燃燒了起來,而且還是在長江之上,可見其實這場戰爭開始曹操準備得就並不充分。


以曹操的精明來看,他決不會打沒有準備的仗,赤壁之戰當中雖然嘗到了大敗,但是卻幫助曹操實現了另外一個目的,而這個目的就是荊州。荊州當時一直都是蜀國和吳國互相爭鬥的地方,可以說荊州就是吳國的門戶,倘若沒有了荊州那麼吳國的處境也很危險。



這個時候的曹操其實就看準了荊州一地,雖然他在赤壁之戰當中大敗,但是卻因此而利用了當時劉備和孫權之間對於荊州的重視,將荊州這塊難啃的饅頭給咽下了,在荊州一地上爭取到了一席之地。荊州因此也從劉、孫兩人爭奪之地變成了三方勢力的集中地。


在順利得到荊州的部分控制權之後,曹操就等同於收下了通往南方的必經關口。於是赤壁之戰後,雖然曹操大敗卻也派遣軍隊駐紮於此,東南方向震懾東吳,而他則再到北方休養生息,圖謀發展,進而再順應先打蜀漢,再伐東吳的策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也來侃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一萬多的華人在印尼被殘忍屠殺,乾隆皇帝拍手叫好,說死不足惜
貴為天機之後嗣,他謀略過人,最後卻被諸葛亮揮淚斬殺

TAG:也來侃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