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拔罐祛濕,一拔見效!

拔罐祛濕,一拔見效!


商務合作QQ:102188213

9


《黃帝內經》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著,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是中國影響最大的一部醫學著作,被稱為醫之始祖,現代養生寶典。微信號:zzy08894

 

長按指紋掃描處識別圖中二維碼點關注


拔罐祛寒濕推薦穴位




一、大椎穴


【主治病症】


熱病,瘧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熱,項強,肩背痛,腰脊強,角弓反張,小兒驚風,癲狂癇證,五勞虛損,七傷乏力,中暑,霍亂,嘔吐,黃疸,風疹。





二、風門


【主治病症】


1.感冒,咳嗽,發熱,頭痛;

2.項強,胸背痛。


 


三、膏肓俞


【主治病症】

1. 呼吸系統疾病:肺結核,支氣管炎,哮喘;


2. 其它:慢性胃炎,胃出血,神經衰弱,胸膜炎,乳腺炎,貧血。


3. 本穴為各種慢性虛損性疾病的常用穴。




  



四、脾俞


【主治病症】


背痛以及脾胃疾患:腹脹、腹瀉、痢疾、嘔吐、納呆、水腫等。



 


五、命門


【主治病症】


虛損腰痛,遺尿,泄瀉,遺精,陽痿,早泄,赤白帶下,月經不調,胎屢墜,汗不出,寒熱瘧,小兒發癇,胃下垂,前列腺炎,腎功能低下。




 


六、承山

【主治病症】


1、小腿肚抽筋(腓腸肌痙攣)、腳部勞累、膝蓋勞累、腰背痛、自然標誌取穴法腰腿痛。


2、便秘、脫肛、痔瘡等。該穴為人體足太陽膀胱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為治療小腿痙攣,腿部轉筋的常用效穴。 人體穴位配伍: 配大腸俞穴治痔疾。




 


七、委中


【主治病症】


1、腰背痛、下肢痿痹等腰及下肢病證。


2、腹痛,急性吐瀉。


3、小便不利,遺尿。


4、丹毒。




 




拔罐可以有效的祛濕外,


還可以同時調理下面這些疾病



1.感冒-拔罐穴位治療方法





2.經常性感冒,氣管炎-拔罐穴位治療方法


3.肺氣腫,哮喘-拔罐穴位治療方法


4.胃腸炎-拔罐穴位治療方法


5.胃病-拔罐穴位治療方法


6.呃逆,膽囊炎-拔罐穴位治療方法


7.腹痛,結腸炎-拔罐穴位治療方法


8.便秘-拔罐穴位治療方法


9.食管炎,泌尿感染-拔罐穴位治療方法


10.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拔罐穴位治療方法


11.靜脈曲張-拔罐穴位治療方法


12.面神經麻痹,衰弱-拔罐穴位治療方法


13.頭痛,神經炎-拔罐穴位治療方法


14.偏頭痛,枕神經痛-拔罐穴位治療方法


15.低熱,減肥-拔罐穴位治療方法


16.乾燥,落枕-拔罐穴位治療方法


17.肩周炎,頸椎病-拔罐穴位治療方法


18.手碗傷,腰扭傷-拔罐穴位治療方法


19.腰痛,增生,腰椎間盤突出-拔罐穴位治療方法


20.腰肩痛,坐骨神經痛-拔罐穴位治療方法

請點擊? 黃帝內經


21.足跟痛,踝關節扭傷-拔罐穴位治療方法

  


22.四肢發冷-拔罐穴位治療方法

  


23.關節炎,關節增生-拔罐穴位治療方法

 




拔罐後的身體反映





紫黑色

——供血不足、有積寒


紫色並伴有黑斑

——氣血不暢通


紫點並有深淺不一的塊狀

——風濕



鮮紅而顏、局部發熱

——陽症、熱症、實症、熱毒熾盛、體質陰虛、火旺紅


——血脂粘稠、血脂高、供血不足


瘀斑或血泡灰白、色淡

——虛寒、濕邪



皮膚微癢

——風邪、濕症


水泡、水腫、潮濕

——寒症、濕氣盛


罐中有水珠者

——寒濕重



紫紅、暗紅

——陰症、寒症、血郁



潮紅、淡紅

——虛症


局部很快恢復原樣

——說明快痊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美業俱樂部 的精彩文章:

臀療疏通手法
血痣是怎麼回事?

TAG:全球美業俱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