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最「高潔」的唐詩,詩人在獄中完成,苦難成就詠物名篇

最「高潔」的唐詩,詩人在獄中完成,苦難成就詠物名篇

一首《詠鵝》,讓駱賓王流芳千古,少年成名的駱賓王在今後的仕途中並不順利,公元678年,駱賓王因為上疏武則天議事遭到誣陷,以貪污罪而身陷囹圄,從侍御史的官職上跌落,等待命運的審判,面對此情此景,詩人的內心要承載多少不堪,他是如何面對的呢?我們來品讀他這首《在獄詠蟬》。

在獄詠蟬

唐代: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隋書·天文志》:「日循黃道東行一日一夜行一度,三百六十五日有奇而周天。行東陸謂之春,行南陸謂之夏,行西陸謂之秋,行北陸謂之冬。」詩中的「西陸」指的是秋天,秋蟬在鳴唱,帶有一種哀婉的感覺,畢竟冬天不遠了,作為囚徒的詩人深受感染,思緒紛飛,當年自己也曾是躊躇滿志,可如今卻在獄中吟誦著白頭吟,真是悲從心起。接著寫秋蟬的處境,露水打濕了翅膀,欲飛不得,風大聲響讓蟬鳴也不再響亮,沒有人能明辨這蟬的高潔與清白,聯想到自己,又有誰能懂得我這顆清廉潔身自好之心?

駱賓王將自己比喻為蟬,蟬身居高枝,以露水、樹汁為食,常被詩人視作高潔的象徵,駱賓王在獄中由蟬到人,情景交融,達到了物我兩忘的境界,不愧為初唐四傑之一。

後來的駱賓王怎麼樣了?第二年,他被赦出獄,幾年後,他參與了徐敬業的討伐武則天的戰事,後來徐敬業兵敗被殺,駱賓王則從此下落不明。

一個人的高潔在危難之中更為突顯其高貴,詩人能不失傲骨,不退縮,不妥協,這首詠物詩看似寫蟬,實則是自己內心的真實寫照。

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自在飛花紅 的精彩文章:

蘇軾最走心的一首詞,寫盡婉約與哀愁,讀之潸然淚下
他的詞少有人讀,蘇軾卻受他啟發,寫下一首冠絕古今的蝶戀花

TAG:自在飛花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