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串香開到香港,看川式麻辣如何打破港人味覺壁壘
您的瀏覽器不支持此視頻格式
封面新聞記者 曹菲 謝燃岸 香港攝影報道
8月10日,香港颳起1號風球,但這並未阻擋一眾吃貨覓食的腳步。
七點未到,鋼管廠五區小珺肝串串香店裡,已是座無虛席。濃烈的麻辣香鮮包裹著繚繞的霧氣,煙霧之中,是食客的觥籌交錯與笑語歡聲。人們忘了窗外的風雨,甚至忘記自己身處何地。
這在成都街頭很常見嘛!你錯了,這是在香港。今年6月28日,首家鋼管廠五區小珺肝串串香進駐香港,以原汁原味的麻辣川香滲透著港人的味覺壁壘。
正宗川味串串店招徠地道港人
下午不到六點,香港銅鑼灣黃金廣場9層的電梯緩緩打開,走出兩個高中生模樣的小女生。她們是當天晚上第一對到店的食客。
「我們很愛吃辣,在網站上看到有人推薦就來了。」2002年出生的倩彤和2000年出生的寶茵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她們沒去過四川,卻對麻辣情有獨鍾。得知香港開了一家正宗的串串香,慕名而來。
對於兩個香港姑娘的光顧,作為餐廳股東之一的珊珊還挺意外的,「我們6月28日試營業,還沒打過廣告,只是在朋友圈口口相傳,沒想到圈外人都知道了。」
她們點了鴛鴦鍋,在店員的指導下來到冰櫃前選菜:牛肉、豆腐、金針菇,還有一些不認識的食材……待湯鍋沸騰,肉串輕煮撈出,隨後聽到由衷的讚美:「好吃!」
幾個好吃嘴把串串香搬到香港
珊珊是杭州人,2005年來到香港工作,從事投資行業。她的朋友圈中不乏四川人,大家聚會的館子,自然離不開麻辣。「現在香港火鍋、川菜都有,就是沒有串串。」一眾好吃嘴每次都是跑到深圳去吃,還得排很長的隊。
「能不能在近點的地方就吃到呢?」單純的吃貨動機,讓幾個朋友決定把串串搬到香港。他們選擇了自己最愛的、自認為最能代表川味串串的鋼管廠五區小珺肝串串香。
「剛開始談的時候,對方也擔心餐館在香港有沒有市場。」珊珊說。他們跟對方進行了深入的市場分析,「五年前香港幾乎一家川菜都沒有,這兩年卻遍地都是,不僅外地人光顧,越來越多的香港人也愛上了川式麻辣。」
吃貨的熱情和嚴謹的分析打動了老闆,6月28日,串串香落地香港。
打造適合好友相聚的麻辣空間
「開這個店還有另一個目的,就是為香港人提供一個輕鬆又舒適的聚會場所。」相比傳統的港式餐廳,這裡的座位更寬敞,座椅用的也是長沙發。
晚上八點,華燈初上,店裡變得愈發熱鬧。食客穿梭於冰櫃和座位之間,交錯碰撞;舉杯慶賀聲此起彼伏,無人在意;更有趣的是,不少食客在討論湯底辣不辣……沒人看錶,無人拘謹,大家聚在一起,只是為了享受美味。
「我們沒有改變鍋底的配方降低辣度,想把最正宗的川味帶過來。」記者看到,他們在菜品上下足功夫,除了傳統串串食材,還加入了香港人愛吃的各類海鮮,「才一個多月,已經調整了好幾次菜單」。
在這裡,珊珊看到了西裝革履的金融同行們,不為人知的一面;記者看到了與窗外世界迥異的,略帶奇幻的麻辣世界。


※三支妖股「鬧」市場 超跌股「打」天下
※MG名爵上半年銷量同比翻番、市場佔有率增長2倍
TAG:封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