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考核700人參加,士官連長「搞特殊」!
來源:解放軍報記者部·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記者武元晉、通訊員李曉東、辛艾松
九月的西北戈壁已是秋風凌冽,一場不期而至的大雨讓這裡的氣溫驟降。秋意漸濃,卻擋不住戰士們的如火激情,陸軍「百連萬人」新一代共同條令比武考核在西部賽區進入第二天,徒手立正、連隊列、400米障礙、合唱、衛生與救護……賀蘭山下的青銅峽合同戰術訓練基地里激戰方酣,處處是如火如荼的景象。
然而基地內中長跑考核場卻顯得有些「另類」,偌大的考核場只有一名參考人員。真是怪事!記者細一打聽才知道,參考者名叫李超,今年41歲,當兵23年,二級軍士長,而且在西部戰區陸軍保障部某彈藥修理試驗站勤務修理連已經當了8年代理連長。
「按照新頒布的《軍事體育訓練大綱》規定,超過40周歲的軍人,不考400米障礙,改考3000米徒手跑。在西部賽區700多名參考官兵中,僅有李超一人符合規定。」聽了裁判員、陸軍步兵學院教授閆金東的解釋,記者才恍然大悟,原來這是為李超單獨設置的一個人的考核。
參考人員只有一人,考官卻有3人:裁判員、紀檢監督員、記分員。而且考核現場按規定標準設置了醫務保障:2個補水點,2個救護點,一台救護車伴障。
全程督導西部賽區比武考核的陸軍參謀部部隊管理局副局長宛家慶的話語擲地有聲:「宣貫落實新條令是基礎性、經常性工作,這次比武考核就是要促進官兵在學中用、用中學,真正融入日常、進入實踐。所以,哪怕這個課目只有一人參考,我們也要做到程序不能減、距離不能短、標準不能降、保障要素一個不能少。」
此言非虛,走進西部賽區賽場,記者深感此次考核亮點頻現:共同要求全面考,既考個人又考集體,既考一線戰鬥崗位人員,還考駕駛員、炊事員、衛生員等支援保障人員,人人都是考核對象;考核內容突出應知應會基本常識、必懂必用基本技能以及共同條令的新內容新變化新要求,既考共同條令,又考基礎訓練課目。
養成塑形規範考,對照新條令規定要求,把部隊日常生活中最基礎的內容納入考核範圍。徒手立正,首先糾正孤僻錯誤動作,再考核持久站立能力;連隊列,既考分隊的隊列動作,也考指揮員的隊列指揮,要求軍政指揮員交替指揮,並將報告詞也納入考核範圍;宣誓,嚴格按照條令明確的流程方法統一組織實施;合唱,以莊重為總基調,既防止為增加氣勢而無度提高音量,又防止過度重視藝術表現,脫離基層部隊實際。
為戰抓管實戰考,把貫徹落實條令深度融入備戰練兵實踐,結合條令比武,將戰備拉動作為考核項目,成績不合格的一律不得參評先進單位,共同訓練課目全面貫徹實戰標準,統一戰鬥著裝要求,統一持槍動作,統一場地設置條件,統一組織實施流程。
之前記者採訪某旅一支各項成績在旅里名列前茅的基層建設先進連,參加此次比武考核前他們準備充足,卻在考核中連連失分:機動中組織休息期間,車輛依託現地環境隱蔽不夠,扣6分;人員行動口令指揮繁瑣,戰術背景意識較差,扣4分……接二連三「意想不到」的失分使得該連戰備拉動的成績降了檔次。
成績確認時,裁評人員毫不留情地指出:「戰術背景下的摩托化機動,各個環節都要注意隱蔽偽裝,暴露了目標,車隊停得再整齊有什麼用。」一句話讓連長許強如夢方醒,前期備戰考核,總認為貫徹條令要求只需注重各項管理必須嚴格規範,恰恰卻忽視了實戰化這個根本標準。
「出發!」此時隨著裁判員發出號令、按下秒錶,瀟瀟秋雨中,李超開始了一個人的考核。「15分15秒!」素質過硬的李超順利完成考核,比16分53秒的及格成績高出不少,達到了優秀水平。
走下賽道,李超和裁判員、紀檢監督員共同在成績單上籤下名字,確認成績生效。抹一把臉上混著雨水的汗水,他認真地說:「共同條令,共同遵守。身為代理連長,我的身後有幾十位兄弟戰友,不能因為我年齡較大,就在貫徹條令要求上打折扣,不僅如此,我還要做好榜樣,把參加比武的經驗帶回部隊,帶動大家一起學好條令用好條令。」
(解放軍報記者部·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陸軍第三屆陸上無人系統挑戰賽在京開賽
※國際軍事比賽-2018:賽場上的最強國防「標語」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