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入秋養生注意這5點

入秋養生注意這5點

進入秋季,氣溫將逐漸降低,濕度也比夏季降低不少,秋高氣爽的天氣逐步走來。我們在欣喜的同時卻發現:周圍有很多人乾咳,感冒。為何天氣舒適了,卻容易患病了?那是因為人們經過一個苦夏的暑熱熏蒸,身體還沒有適應過來,特別需要恢復一下,此時如果做好養生,就可以祛病延年。那麼秋季養生宜養什麼呢?中醫學認為金秋養肺最為適宜,除了養肺,秋季養生還應注意這幾項,廣積德中醫館帶領大家了解一下。

秋季養生必有這五項

秋季養生——需潤燥

秋在「五行」中對應屬金,在人體五臟六腑中對應為肺。此時自然界陽氣漸收,陰氣生長,雨水漸少,天氣比較乾燥,乾燥的氣候極易傷損肺陰,從而產生口乾咽燥,乾咳少痰,皮膚乾燥,便秘等癥狀,重者還會咳中帶血,所以秋季養生要潤燥。

秋季養生——需養陰

中醫認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養陰又稱為「滋陰」或「補陰」,立秋之後可吃一些養陰的食物,例如蜂蜜可以補肺陰不足;蓮子、山藥、雪梨等能防止秋燥傷陰;蟲草、西洋參等都是滋陰上品。

秋季養生——需多酸

秋季多吃酸味食物,酸味食物可以收斂肺氣,養護肝臟。另外,秋季容易生燥,損傷津液。飲食上可以多吃獼猴桃、山楂、檸檬等酸味的水果,這些水果可以起到滋陰潤肺、生津止渴的效果。

秋季養生——需補肺

秋天燥邪為盛,最易傷人肺氣。烏骨雞、豬肺等有補肺潤燥的功效,梨清熱解毒、潤肺生津、止咳化痰。

秋季養生——需運動

進入秋季後氣溫還是很高,容易食欲不振,做一些適量的運動能促進脾胃的運轉。所以要常去戶外做一些柔和的運動。

因此,戶外運動要以出微汗為宜,切忌大汗淋漓,運動健身時要堅持適量原則,不可做劇烈運動,宜選擇散步、慢跑、打太極等舒緩的運動,好選擇早晚天氣涼爽時進行。鍛煉的同時,應注意補充水分。

廣積德提醒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由於氣候乾燥、晝夜溫差增大等原因,秋季是呼吸系統疾病高發的季節,包括感冒、急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肺炎等等。只要我們提前做好防護,就一定能減少疾病的發生,不僅秋高,更能氣爽。

-End-

轉發到朋友圈是最高的讚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佟話人生 的精彩文章:

《論語》:聽其言更要觀其行
《論語》:遠見決定未來

TAG:佟話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