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抗日戰爭期間,八路軍都是用什麼子彈?且子彈都是哪弄來的?

抗日戰爭期間,八路軍都是用什麼子彈?且子彈都是哪弄來的?

原標題:抗日戰爭期間,八路軍都是用什麼子彈?且子彈都是哪弄來的?


在抗日戰爭期間,八路軍主要使用著以下三種子彈。第一種為漢陽造圓頭7.92mm子彈,第二種為河南鞏縣兵工廠製造的九八式尖頭7.92mm子彈,第三種為日本製造的用於三八大蓋的6.5mm子彈。


由於自1918年以後,中國人自己製造的步槍大多數都是7.92mm口徑的,因此漢陽造的圓頭7.92mm子彈和鞏造的尖頭7.92mm子彈就成為了八路軍的主流子彈。


雖然八路軍在根據地也建立了一些設備簡陋的兵工廠,但由於這些兵工廠生產子彈的能力有限,完全無法滿足八路軍的作戰需求。


當然,國民政府也有提供一些子彈給八路軍,但即使這樣子彈依然供不應求。那怎麼辦呢?這能通過繳獲的日軍的步槍和子彈來應急了。八路軍繳獲的日軍的步槍子彈主要有用於三八式步槍的6.5mm子彈、用於九九式步槍的7.7mm子彈。


在抗日戰爭之初,八路軍大約有四萬名士兵,卻只配備了一萬多條槍,平均每條槍大約只有三十發子彈。到1940年,八路軍已經發展到約四十萬人,卻只配備了大約九萬條槍,平均每條槍不到二十發子彈。所以,八路軍只能夠打小規模的伏擊戰,不能夠打長時間的消耗。


相比共產黨的軍隊而言,國民黨軍隊的子彈是非常充足的。國民黨每年可以生產一億多發子彈,再加上向外國人購買了近六億發子彈,以及美國援助的七億發子彈。



在整個抗日戰爭中,國軍一共消耗了約十七億發子彈,而共軍只消耗了約三千萬發子彈,從子彈的消耗數量,我們可以得知,敵後戰場和正面戰場的激烈程度是有很大的差異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時說話 的精彩文章:

新兵入伍為何要發兩條繩子? 聽說隨手扔掉的人, 腸子都悔青了
把被子疊成豆腐塊是形式主義?那你怕是沒見過美國大兵擦皮鞋

TAG:小時說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