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蘇軾一首詞深蘊哲理,萬事到頭都是夢,明日黃花蝶也愁

蘇軾一首詞深蘊哲理,萬事到頭都是夢,明日黃花蝶也愁

古代很多文人都有很強烈的憂患意識,即使自己遭受各種挫折和屈辱,但內心卻始終保持著一種高傲的姿態,不僅堅信自己可以完成艱巨的使命,還懷有濃厚的家國情懷。范仲淹就曾寫到,「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辛棄疾也如此地形容,「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北宋大文豪蘇軾更是如此,下面這首詞就抒發了他的矛盾心情。

南鄉子 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

蘇軾

霜降水痕收,淺碧鱗鱗露遠洲。

酒力漸消風力軟,颼颼。破帽多情卻戀頭。

佳節若為酬,但把清尊斷送秋。

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

詞的上片描寫在樓中遠眺情景,深秋霜降,水位下降,遠處江心的沙洲都逐漸地顯露。似乎是輕描淡寫,又像是喃喃自語,兩句話就見出東坡居士的深厚功底,勾勒出天高氣清、明麗雄闊的秋景。

「酒力漸消風力軟,颼颼,破帽多情卻戀頭」,此三句詞人圍繞風力發揮,寫酒後感受。傳說東晉時的孟嘉在聚會中無意帽落,卻依然風度翩翩。大家都嘲笑他時,他又能從容應對,讓四座嘆服。後人便把山頭落帽作為典故,讚揚別人的氣度寬宏和瀟洒儒雅。

蘇軾將這一典故加以反用,破帽對他的頭很有感情,不管狂風肆虐,無論如何不肯離開。「破帽」其實就象徵著世事紛擾和勾心鬥角。一頂破帽反而「多情戀頭」,作者卻深表喜悅,真是滑稽又戲謔,深切都表達了渴望超脫又無法超脫的無奈。

下片抒發感慨,重陽節如何應酬,只不過借酒消愁、打發時光而已。萬事轉眼成空,不要再提往事。節後菊花色香驟減,連迷戀菊花的蝴蝶,也會感嘆發愁。作者在仕途上備受打擊,心理由憂懼轉為達觀,這也是他在貶謫時期領悟到的安心之法。

詞人感嘆「萬事到頭都是夢」,明日之菊已非今日之菊,良辰易逝,好花難久,對此盛開之菊,更應開懷暢飲,盡情賞玩。命運不濟就飲酒作樂,終老餘生;有機會施展抱負,就直掛滄海,酣暢淋漓地大幹一場。

詞人在進取與退隱、積極與消極的雙重矛盾中徘徊。世間萬事,轉眼成空;榮辱得失,過眼雲煙。功名富貴就像瞬間綻放的美麗,一切美好的事物總是那麼短暫。蘇軾懂得「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所以即使他「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也還是「一蓑煙雨任平生」。

世界上沒有永恆不變的事物,即使縹緲蒼穹也會有滄海桑田的那一天。人類在蒼茫的宇宙間顯得如此渺小,而各種慾望又是如此地不可遏制。「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當年的諸葛亮如何能知道若干年後,有一位儒雅而又落魄的居士,在赤壁灘頭正笑傲江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心語 的精彩文章:

李商隱寫淚不著一個淚字,卻用典故寫出各種悲傷情景
納蘭性德一首詞描繪逼真,清心寡欲乘風歸,布襪青鞋遠塵囂

TAG:雲水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