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司馬懿:沉得住氣,彎得下腰,抬得起頭

司馬懿:沉得住氣,彎得下腰,抬得起頭

原標題:司馬懿:沉得住氣,彎得下腰,抬得起頭



簽約作者 | 喊我小可愛 原創


轉載註明 | 來源:儒風大家(ID:rufengdajia)


三國時代,英雄輩出,群豪爭霸,魏蜀吳龍爭虎鬥一場,最後卻讓司馬懿坐收漁利。

司馬懿之所以能夠熬死諸葛亮,顛覆曹魏取而代之,成為笑到最後的贏家,只因為他做到了這三點:


沉得住氣,彎得下腰,抬得起頭



沉得住氣


《三國演義》中堪與足智多謀的諸葛孔明一較高下的人物屈指可數,其中能夠讓諸葛亮頭疼不已的差不對也只有老對頭司馬懿了。


諸葛亮與司馬懿在五丈原對峙,諸葛亮屢次邀戰,而司馬懿堅壁不出。


蜀軍北伐,長途奔襲,不能久耗,面對久久不肯應戰的司馬懿,諸葛亮心急如焚。


於是諸葛亮給司馬懿送去了寡婦的衣衫,嘲笑司馬懿是守巢窟畏刀避箭的縮頭烏龜。


給男人送婦女的衣裳已經是極大的侮辱,更別說是寡婦孝服了,氣得司馬懿怒火中燒。


若是擱一般人身上肯定是衝冠一怒,發兵應敵,一決雌雄。

但是司馬懿是一個沉得住氣的人,他冷靜下來一想便明白這不過是孔明的激將法罷了。


不僅樂呵呵地接受了,還重賞了來使。


諸葛亮的一條計謀就這樣被沉得住氣的司馬懿輕易破解。


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靜可以制百動



沉得住氣的人內心堅定,情緒已經不能夠左右他們的意志,這樣的人自然有大成就。


在充滿誘惑陷阱的現實生活中,更要沉得住氣。


沉不住氣的人,很容易就會被激怒失去理智,甚至歇斯底里,自暴自棄,成為情緒的奴隸。


沉得住氣不僅是成熟的標誌,更是冷靜的彰顯,理智的沉澱。


人生旅途,難免有低谷或高峰,有失意或得意,無論在什麼境地,都一定要沉得住氣。


彎得下腰


前一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軍師聯盟》中,曹爽為了大權獨攬逼郭太后遷宮,意圖將年幼的皇帝變成自己的傀儡,完全不顧忌同為輔政大臣的司馬懿。


通過明升暗降將司馬懿從太尉變成太傅,奪了司馬懿的實權,在權傾朝野的曹爽面前司馬懿一再退讓。


司馬昭忿忿不平說,曹爽實在太過分了,這是在凌辱司馬家,忍無可忍之時就無需再忍。


但司馬懿聽了兒子的一腔憤懣卻非常平靜,他問司馬昭,「這曹爽比諸葛亮如何?」


司馬昭回答道:「螻蟻爾。」


司馬懿又進一步告訴兒子,與螻蟻一般的人硬碰硬拼個頭破血流,豈不是愚蠢?


面對囂張跋扈的曹爽,老成持重的司馬懿選擇避其鋒芒,學會彎腰。


彎下腰來是韜光養晦,為了等待時機,凝聚反擊的力量。


正始八年,司馬懿借故生病辭職以迴避曹爽。


次年,李勝到荊州上任刺史前向司馬懿辭行,司馬懿更在他面前裝出重病的樣子,因此令曹爽對他更為鬆懈。


於此同時,司馬懿卻與兒子司馬師、司馬昭以及太尉蔣濟等人暗中籌謀,準備發動政變。


適時的彎腰,不是無原則的妥協,這是一種睿智的策略,是一種取捨的智慧。


面對鋒芒畢露的人沒有必要與其針鋒相對劍拔弩張,有時候一些迂迴和退讓未嘗不是一種巧妙的人情達練。



抬得起頭


彎下腰,是為了更好的抬起頭。


一時的忍讓是智慧,一輩子的卑躬屈膝便是懦弱,關鍵時刻一定要抬起頭來敢於作為。

正始十年正月,少帝曹芳拜謁位於高平陵的魏明帝之墓,曹爽兄弟及其親信們皆隨同前往。


蟄伏多年的司馬懿終於等來了抬頭挺胸的機會。


曹爽隨御駕出行,浩浩蕩蕩耀武揚威,導致城中戒備鬆弛,武力薄弱。


司馬懿先是請來被幽居的郭太后的旨意,關閉城門,佔領武庫,率領3000死士便發動了影響歷史走向的高平陵之變。


對於時機把握的準確,出手時的雷厲風行,都可以看出司馬懿的果敢狠辣。



發動政變後的司馬懿沒有立刻去曹魏而代之,而是痛陳曹爽的種種罪行。


細數曹爽背棄先帝的遺命,擾亂國家的制度;在朝內超越本分自比君主,在外部專橫拔扈獨攬大權;結黨營私,把持朝政,鬧得天下動蕩不安。


這樣做,不僅讓自己的行為更加具有正義性,對於日後逐漸剪除曹氏宗親在朝堂的勢力也提供了由頭。


司馬懿像一頭蓄勢出擊的獵豹,低頭是在積蓄力量,抬起頭來便是一擊必中。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有魄力,敢於行動,在關鍵時刻抬得起頭,才能有所作為。


抬得起頭,不僅是一種敢於面對的勇氣,更是一種對於人生的自信。


生活中難免遇到坎坷挫折,但一時的失意從來不能代表永遠的失敗。


只要有抬得起頭的力量,就有仰望星空的希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儒風大家 的精彩文章:

南懷瑾:《金剛經》9大人生真相,大夢初醒!
9種人,擦肩即可,不必深交

TAG:儒風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