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SLEEP:白天極度嗜睡或與阿爾茨海默病風險增加有關

SLEEP:白天極度嗜睡或與阿爾茨海默病風險增加有關

日間極度嗜睡(EDS)在老年人中很常見。然而,最近一項研究發現,白天極度嗜睡可能與阿爾茨海默病風險增加有關。報告說,白天很困的人比那些不困的人大腦中β-澱粉樣蛋白沉積的幾率高出近三倍,而β-澱粉樣蛋白正是阿爾茨海默病的標誌蛋白。

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腦PET掃描。圖片來源:public domain

9月5日,這一研究以「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 and napping in cognitively normal adults: associations with subsequent amyloid deposition measured by PiB PET」為題發表在《SLEEP》雜誌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共衛生學院心理衛生系副教授Adam P. Spira博士與美國國家老齡化研究所(NIA)、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共衛生學院的合作者共同領導了這項研究。

https://doi.org/10.1093/sleep/zsy152

Spira博士表示,「諸如飲食、運動和認知活動等因素被廣泛認為是預防阿爾茨海默病的重要潛在目標,現在睡眠紊亂已然成為阿爾茨海默病的一個危險候選因素,我們也許能夠通過治療睡眠問題患者以避免這些負面結果。」

最新這項研究使用了巴爾的摩老齡化縱向研究(BLSA)的數據,這是一項由NIA在1958年開始的長期研究,跟蹤了數千名志願者的健康狀況。作為定期檢查的一部分,志願者們在1991年至2000年期間填寫了一份調查問卷。其中一組BLSA志願者在1994年開始接受神經影像學評估。從2005年開始,一些參與者使用匹茲堡化合物B (PiB)接受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這种放射性化合物可以幫助識別神經組織中的β-澱粉樣蛋白。

研究人員分析了124名年齡60歲的志願者的數據,看看哪些報告白天嗜睡或午睡,是否與大腦中β-澱粉樣蛋白沉積存在關聯。

研究結果顯示,相比之下,那些報告白天嗜睡的人產生澱粉樣蛋白沉積的可能性高出三倍。在調整諸如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和身體質量指數等可能影響白天嗜睡的人口因素後,白天嗜睡者的患病風險仍然高出2.75倍。

Spira說,目前還不清楚為什麼白天嗜睡與澱粉樣蛋白的沉積有關。一種可能性是,白天嗜睡本身可能會導致這種蛋白質在大腦中形成。根據先前的研究,更可能的解釋是,例如由於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或者其他因素而導致的睡眠不足,會通過一種目前未知的機制導致澱粉樣蛋白的形成,而這些睡眠障礙也會導致日間極度嗜睡。

「然而,我們不能排除在睡眠評估時出現的β-澱粉樣蛋白導致了嗜睡,」他補充說。

阿爾茨海默病動物模型研究表明,限制夜間睡眠會導致大腦和脊髓液中產生更多的β-澱粉樣蛋白。一些人類研究表明睡眠不足與神經組織中β-澱粉樣蛋白含量的增加有關。

Spira解釋說,研究人員早就知道,在被診斷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病人中,睡眠紊亂很常見,不斷增長的β-澱粉樣蛋白和相關的大腦變化被認為對睡眠有負面影響。

Spira補充說,但是這項新的研究進一步證明了睡眠不足可能會導致老年痴呆症。這表明,睡眠質量可能是一個風險因素,可以通過針對影響睡眠的因素進行調整。

「阿爾茨海默氏症目前還沒有治癒方法,所以我們必須盡最大努力預防它。」即使開發出了治療方法,也應該強調預防策略,」 Spira說,優先考慮睡眠可能是幫助預防或減緩這種狀況的一種方法。

責編:風鈴

End

參考資料:1)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 linked with brain protein involved in Alzheimer"s disease

2)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 and napping in cognitively normal adults: associations with subsequent amyloid deposition measured by PiB PET

本文系生物探索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網站如需轉載,須在正文前註明來源生物探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探索 的精彩文章:

重磅:2018年國家優青獲得者出爐!
Nature子刊揭秘:「萬能」抗癌基因的「秘密武器」

TAG:生物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