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欒加芹:發燒

欒加芹:發燒

酉月來了。

酉,對應人類的嬰幼兒時期,特別容易導致發燒。

酉,在洛書里,對應6,作用於先天艮卦。

也就是:酉,水在胃滯留的多,從而引得更多的申的火氣入胃。

申,對應三焦經。申的火氣,平時更多的籠罩在人的體表最外層,作為最外層的防護屏障。然後,早晨,一部分申的火氣進入腸道,促進人體大便。再然後,人飲食時,一部分申的火氣進入胃底,負責飲食的初步消化。

酉,水在胃滯留的多,從而平常胃底的申的火氣就多些。這個時候,如果:

1

積食

吃了許多不好消化的食物,讓食物堆積在胃裡,造成積食。人體不得不調入更多的申的火氣來用於消化,但一時半會又消化不了。於是,就會發燒。------積食沒解除,發燒不會停止,什麼退燒藥都不會管用。

積食是嬰幼兒發燒的最為常見的原因之一,需要格外留心。

治療積食的方法:

五穀蟲,磨粉,貼肚臍,醫用膠布固定。

市面上也有一些小兒的消積食口服液,通常也有用。我家大孩子小時候有一次高燒,我就買了藥店里的一種消積食口服液,一天,好像總共給她服用了四支,早晨起的高燒,傍晚時分完全退去。

五穀蟲貼肚臍和消積食的口服液,可以同用。

如果本來就有慢性的積食,又增加了新的積食,雪上加霜,導致高燒。那麼,要加上除慢性積食。

如果手頭有穴位貼,那麼,選擇助腦貼貼四縫、魚際。貼後能拉稀便、除積食。通常要連續貼四五天,每天拉幾次稀便。一般開始拉稀便時候,發燒就會解除。

左側消濼穴,用紫蘇子搗爛後外貼,醫用膠布固定;或者,左側消濼穴,貼養膽貼。

左消濼穴,能夠撤去一些胃底的來自於申的火氣,從而有助積食退燒。

兩內關穴,貼蓮藕片,或者貼龍之神貼。

內關穴促進大便,排濁氣,從而有助於促進排積食。

上述方法,情況輕的,可以只選擇一種,就能退燒;情況頑固的,可以多種方法聯用------彼此無衝突,完全都可以同用。

2

迷信因素導致發燒

酉,嬰幼兒,肉體與靈魂結合併不緊密,且天眼未閉,容易看到鬼魂。又或者祖宗常會回來看看。這都容易導致發燒。

這種發燒的原因是:申的火氣,是籠罩在人體最外層的防護屏障。申---後坤---先天巽卦。魂,跟先天巽卦相關,所以,魂在體表之外的時候,就特別容易影響到這體表最外層的火氣,逼的這火氣倒入體內,導致發燒。

這也是嬰幼兒發燒的最最常見因素之一,不比積食導致的發燒少。

這種迷信導致的發燒:

第一,叫魂。

第二,燒紙禱告。比如,最近的一個例子,一個孩子剛開學第一天就發燒,連續發燒好幾天,處理後沒用。沒什麼特別的事情,我猜是不是這孩子升學了,沒告訴她過世的奶奶,讓燒紙禱告。果然,晚上燒紙禱告後,第二天早晨這孩子體溫就正常了。

很多事情都有蛛絲馬跡可循的,可以猜測迷信的原因,根據原因燒紙禱告。如果實在猜不出來,就直接燒紙,然後說不管誰跟著孩子的,請拿了紙錢離開。

有些地方,有專門看迷信的神婆之類的人物,水平還相當不錯的。要這樣,就請神婆處理,省的自己去猜了。

一般迷信導致的發燒,經過迷信處理,會隨即退燒。

有的孩子,很容易遭遇迷信,以至於久不久的就發燒。這種情況,要調理孩子體質,方法是:至陽、靈台,貼晒乾的桂圓肉或者桂圓精華貼。平時給予濃米湯當水喝。

如何判斷迷信發燒?

第一,鬼節前後,比如,清明節、七月半、十月一、冬至、三十晚上,這些鬼節前後的發燒,很多都與迷信有關。

第二,去了特殊地方,比如,醫院、墳墓、陰森森的古迹等。

第三,祖宗忌日或者家中有病重的老人之類。

第四,常規退燒方法都沒用----這要高度懷疑跟迷信有關係。

總之,只要留心,一般都能找出發燒是不是跟迷信有關係的。------話又說回來,就是跟迷信沒關係,然後當迷信治了,頂多就是沒效果而已------。

3

外感

外感,就是普通說的感冒。西醫說的細菌病毒感染歸入此類。

風、寒、暑、濕、燥、火等,都會讓人發燒。原因很簡單:人體的最外層籠罩著作為防護屏障的申的火氣,外感,首先是逼得這申的火氣倒入體內,於是,就發燒了。

在《不生病的智慧4》里,介紹了各種貼穴位除外感的方法。大家自己去看書吧。

除了直接貼穴位驅除各種外感。另外,可取兩外關穴,扎針或者貼搗爛的紫蘇子或者貼外關貼。

多年前,有人發燒多日。我給他兩外關穴扎針,每五分鐘捻轉一次,留針一個小時,扎針後人體隨即出汗退燒。之後兩三天,據他說,一有發燒感覺時候,人體就自動出汗,隨即自動退燒。三天後穩定,發燒徹底消退。

一般情況下,嬰幼兒發燒不外上述情況------特殊情況例外。比如,有人吃西瓜發燒,有人吃螃蟹發燒等。

吃西瓜發燒的,煮西瓜皮水喝,可以解除。

吃螃蟹發燒的,煮紫蘇水喝,可以解除。

其餘特殊的,都要看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發燒,通常的治法是:催汗。一出汗,往往燒就退了。這是因為:申的三焦火,是心的助手。汗為心之液,出汗,意味著心氣到體表,這會逼得三焦火氣回到體表最外層,於是發燒就退了。

也有人汗出而熱不退,這種情況:第一,考慮迷信;第二,考慮補肝。取兩曲泉穴,貼乾的桑葚子或者養肝貼。同時配合:乾的桑葚子煮水喝,每次一兩,煮水一百毫升左右。每天煮兩次喝兩次。

中醫推拿里有一種退燒的方法,名字叫做:推天河水,即指從掌心勞宮推至肘橫紋。

這其實就是推亥的心包經的勞宮到曲澤穴之間的一段經絡。

前面說過,酉,6在艮,亥---後乾---先艮,即水在亥---後乾---先艮這裡。乾為天,這裡的水,恰可以說成是:天河水。這裡水多,引得申的火氣在胃底較多,這是酉的嬰幼兒容易發燒的最關鍵因素。所以,推這段經絡,推散些水,也就讓胃底的火氣自然消散掉一些,於是,確實能夠退燒。

推拿,這不是很好掌握的手段。既然推天河水的原理在此,那麼,完全可以改進一下:直接在這一段經絡貼蓮藕片,來促進水氣消散。同樣能退燒。

中醫常用退燒藥物,是羚羊角粉和小柴胡沖劑。

羚羊角是動物的角,角,自然是突出於頭部之外的。動物的體表,也是分布著無形的申的火氣用作防護屏障。角,突出於身體之外,必然進入到申的火氣的屏障之中,有克制這申的火氣的作用。所以,動物的角,理論上都有退燒的作用。羚羊的角,由於羊本質對應辰,而辰月星空有鬼宿,所以,這角跟靈魂有聯繫。而申---後坤---先巽,這先巽就跟魂有關係,所以,羚羊的角,更能夠直接作用於申的火氣,起到退燒的作用。

十多年前的一個秋天,我家大孩子發燒。那時候對發燒並不如現在這般原理清楚,也沒太多的應付發燒的手段,於是,就給羚羊角粉------往往用後半小時燒退,一個多小時後就又高燒。所以,我後來每隔兩小時就給她一次羚羊角粉------縮短給葯的時間,壓制了發燒的反反覆復。連續三天後,停葯,才沒再發燒。但當時咳嗽厲害,於是自己去采了些藥物,做了除燥貼,貼兩肺俞穴,貼後,非常嚴重的咳嗽,隨即停止。

小柴胡沖劑,是一種常見中成藥,很多中藥店有售。此葯主葯是柴胡黃芩。其中,黃芩就是三焦經的藥物,也是壓制三焦經申的火氣的。所以,確實也有不錯的退燒作用。

上述羚羊角粉和小柴胡沖劑,發燒時候,如果要選用的話,最好是只選用一種,而不適合兩種同時服用。同時服用,反而互相干擾,功效不好了。

飲食中,濃米湯------就是熬米粥後最上層的湯,有地方叫做米油的,具有直接的退燒作用。

原理是:濃米湯補益心氣,申是心氣的助手,心氣強,就能管束三焦火,不讓它在體內作亂。

上面說催汗退燒。喝溫熱的濃米湯催汗,逼的體內的三焦火回歸體表,最能退燒。

仍然是多年前,我家的大孩子,有一次又發燒了。這回,我直接給她濃米湯,兩小時給一大杯,大概五百毫升左右。早晨發燒,到下午兩點,就退了。沒給任何其它處理。------當然,那時候,她已經十幾歲了,讓她喝多少就喝多少。年幼的孩子可不這麼配合,濃米湯就只能作為退燒的輔助方法了,而不能當作主要方法。

孩子發燒,飲食一定要格外的注意。

有的人見到孩子發燒了,就覺得營養不夠,要趕緊補呀----牛奶、酸奶、水果、魚蝦、雞蛋、骨頭湯等等,諸如此類。

這種想法最是要不得的。發燒了,已經意味著胃裡的水氣,胃底的火氣,都太多了。這再給一大堆坎水的食品,不是造成胃裡更多水氣,以致更多火氣么-----毫無意外的,會導致燒的更高、更久、更難治療。

發燒了,千萬不要給吃這些所謂的高營養東西。

發燒了,也不能按照西醫說的大量喝水------上面說了,酉,6在艮,本來就是水在胃裡太多了。喝水不僅不能輔助退燒,反而會影響退燒效果。

發燒了,正確的做法是:濃米湯,或者濃麵湯(就是麵粉加水和和做出的麵湯,不加油鹽之類),想喝就喝。喝的越多越好。------如果喝了這些,還想吃飯,那麼,給予新鮮米粥或者米飯或者麵條。菜,炒個土豆絲或者蓮藕片。------這就足夠了,有利於退燒。

要所謂的補養,等發燒完全退卻以後再說。千萬不能在發燒期間加。

上面介紹的方法,一般的發燒,能夠迅速的退卻------如果用後仍然不退,那麼,恐怕不是一般的發燒了,請迅速去醫院治療。

版權聲明:文章摘自欒博士養生論壇,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穴位大全 的精彩文章:

黑盒子醫學
總是便秘怎麼辦?常按這個穴位讓你快速通便 再也不會便秘

TAG:穴位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