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虎撲步行街綠色文學研究

虎撲步行街綠色文學研究








尼爾蓋曼曾經寫過一片很牛逼的小說叫《綠字研究》,今天我們要做一下綠色文學研究


說到虎撲,可能在這個夏季之前,大家對他的認識還停留在一個體育APP上,然而在虎撲與克里斯·吳之辯後,大家才發現虎撲不止搞體育,還有一條神秘的步行街。







步行街上有60萬的「常駐人口」,95.4%都是男性,虎撲的用戶們自稱JR(賤人,或是家人的縮寫)其中又以90後為主要人群,年輕氣盛的他們,讓我不禁想到一個詞——「小伙」 。





△ 

如果你百度搜索「小伙」二字,會看到社會視角下的小伙,他們運氣不佳、頭鐵,卻鬥志昂揚,堅信努力就能成功,未來就是希望



虎撲的JR們與現實中的小伙別無二致。


不同於成熟穩重的劉華強,他在買西瓜時會精挑細選,砍價、挑瓜一氣呵成,在社會中摸爬多年的他有著豐富的菜場經驗。







然而,涉世未深的JR容易吃社會虧,上當受騙。

有JR去買香蕉,找零被騙100塊,卻說道:「萬幸香蕉挺好吃」。







作為男性的重要社會性和動物性技能——討好女朋友,缺乏社會經驗的他們,也不擅長。

有時候會搞出一些笨拙的示愛方式。







處於學院與社會分水嶺的他們,往往也會自信過頭。

這位JR剛理了平頭,一個女性朋友隨之發了張吳亦凡的平頭照,他以為這是暗戀的信號,便發起了一連串追問。





△ 

看我

打球,在食堂坐我旁邊一起吃飯,


我又是平頭,不會是喜歡我吧?




不過除了步行街這種看似搞笑的故事之外,步行街最有名的便是那一個個「被綠」的故事,被人戲稱曰綠化一條街。


出軌像一個虎撲的幽靈在步行街上空遊盪,「我被綠了嗎?」「我該怎麼辦?」是虎撲被戴上綠帽的人揮之不去的兩大問題,圍繞著「為什麼?」和「怎麼辦?」,

虎撲的綠帽文學大放異彩,從文本角度形成一套風格獨特的文學體例。










如今繁榮的虎撲綠帽文學,可以分成兩種文風:現實主義、浪漫

主義。

首先是現實主義綠帽文學

,它是自由的,文章沒有過多的渲染,就好似把一塊琥珀放在讀者手中,讓讀者感受在真相的囚牢下作者生命的張力。


我們先來看一下現實主義的代表作——

《高鐵很晃》

。該文講述了:樓主和女友一同出去旅遊,女

友赴了老同學的約,獨自去了轟趴(私宅聚會),結果一夜未歸,跟前男友好上了。


回歸的路途上,兩人在一個車廂里,隨著這段對話的展開,樓主的世界開始崩塌。





△ 

我感到天旋地轉,媽的,這高鐵也太晃了。




坐過高鐵的人都知道,高鐵以安全、快速、平穩著稱。然而男主的痛苦在封閉的高鐵中無法爆發,他的世界開始「天旋地轉」,高鐵「太晃

」。


最後發出了一句震耳欲聾的內心吶喊:「媽的,這高鐵也太晃了。


這是一種沉默的咆哮,是有生命力的、張揚的,它是建立在痛苦的綠色肥料上的,最真實的東西,往往卻能引起人們深刻的反思


不過,浪漫主義的綠帽作品,卻略有不同。它具有強烈的主觀色彩,強調用誇張的筆法,展示被綠的心路歷程。


一般來說,虎撲綠色文學的標題末尾都有「我該怎麼辦? 」







不過,浪漫主義是不會把這個問題拋給讀者的。


浪漫主義的代表作

《女友出軌》

在標題上就為全文理好了脈絡


第一段,寫了被綠的經歷,女友獨自去青海看朋友,樓主與身在酒店客房的女友打電話,故意不掛電話,結果就聽出了客房的「另一個他」。


然而,讀者沒有空隙思考總結,第一段結尾「我該如何面對」之後,情節就當即轉換到了作者的內心獨白。







第二段一開始,被綠之後,

「突變是以電閃和雷鳴的方式入侵的」

,在沃爾夫的《天使,望故鄉》之中,愛情觸發的一瞬間也是「電閃雷鳴」,這似乎暗示著一個道理:

愛情的開始,來得太快,像一陣龍捲風,不過它的結束也是猝不及防的一道綠光。







突變之後,男主角的生活「死了」,「胸膛炸開",接著,作者開始了心路歷程,

從「細胞」漫遊到「滄海桑田

」,都繞不開被綠後的傷痛。最終,這種痛苦的漫長約莫等於「地質紀元下大裂谷的永恆,依舊嵌入地殼」,他尋覓不到被綠之後的出路,生活依舊是這樣


浪漫主義是綠色文學皇冠上的明珠,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這皇冠的重量,它要求作者有較好的文學造詣,對於一般作者來說,藉由圖片表達被綠後的心境,也是一種浪漫主義。


在一篇《凌晨兩點,我被綠了》的故事中,文筆並不出眾,但結尾的一句話,一張圖,就能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





△ 

「在街上走著,今晚的燈光有點綠」




車爾尼雪夫斯基說過:「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綠帽文學之所以能在虎撲生根發芽,最終形成兩大門派,與虎撲的歷史進程有關。







綠色文學稱霸步行街文壇,不是一蹴而就的,虎撲的綠色文學歷程,也不是一帆風順的。


盧梭把人類史不平等之根源歸咎於金屬與種植 ,前者帶來了鬥爭,後者帶來了割據。







虎撲也經歷過蠻荒時代,

大家暢所欲言,這是種植

,各有想法,這是割據;想法之後有了爭鳴,就形成了對抗,文學又能是魯迅先生所言的工筆刀,

工筆刀就是金屬,金屬帶來砍殺,戰爭便不可避免


我懷著一個沉重的心情翻開了虎撲文學史的第一頁,通篇寫了兩個字——「嘴臭」。


虎撲,英文諧音hoop,籃筐之意,初期著重於籃球的社群發展,在積累了一個數量級的用戶之後,虎撲文壇便到了百家爭「鳴」時期。


2011年,街球區「不服就罵」,聊得好好的街球話題,總會突然變味成「走親訪友」的人身攻擊。最高紀錄是一晚上,一個叫「虎撲扯淡王」發的帖子可以罵出10000多條回復。


罵戰中有個叫王旭的街球手,鞍山人,自號步行街魯提轄,現實中平淡無奇的他,卻掀起了一場長達4年的嘴臭大戰。





△ 

4年間,有無數人找王旭約架,王旭屢屢避戰,只把戰火停留在互聯網領域,這延長了他的統治時期







△ 

王旭罵人對仗工整,完美避開虎撲的審核機制,當年,虎撲每有新帖,王旭在兩分鐘內必達戰場,一篇洋洋洒洒的萬字嘴臭文就會出現在評論下方




早在2012年,王旭白色恐怖時期,虎撲的綠色文化就已經有所萌芽了。


11月23日出現了第一篇有了故事體系和戲劇性的綠帽文學——

《我好像綠了。。。JRS給我出出主意,我該怎麼辦? 》剛問道:「我該怎麼辦」,便自問自答,做出了個總結:


我要狠狠的揍一頓那個男人


然而,瀏覽數極低,僅有8302,畢竟當時,大家都「忙著打仗」,誰有閒情逸緻看這些你情我愛的文章。





△ 

到了2014年,嘴臭戰場上猶如諸神之戰,新神不斷滅亡,步行街的數任版主接連退役,王旭卻依然笑傲江湖。




虎撲意識到只有對王旭的嘴臭之流斬草除根,才能讓虎撲內部健康發展下去。





△ 

早期虎撲APP中有個叫王旭雷達的功能,一鍵開啟後,可自動屏蔽與王旭有關的內容




這一年,王旭逐漸銷聲匿跡,有人說他在大街上被JR打了,也有知情者說他已經進了派出所,眾說紛紜,

總之,虎撲文學的發展,終於有了健康的土壤。


虎撲文學史,經歷了殘酷的開荒階段後,便步入了第二階段——思辨爭鳴時期。





△ 

油畫《雅典學院》中,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在激烈的爭辯中探尋世界和真理




該不該接受這種新思潮?

該批判還是該褒揚?該怎麼繼承發展新文體?


14年6月,就綠色文學,產生了兩大激辯


7日:

《【討論】不接盤、不被綠、有時候也很悲催》

(該不該接受綠帽文學的思潮?)


8日:

《步行街有多少沒有被綠的JR想過,自己被綠了以後會怎麼辦?》

(綠帽文學對現實生活有指導價值嗎

?)


11日,有作者甚至以

《我也綠了,綠了,綠了》

作為文章標題,一個「也」,三個「綠了」,這是一種複雜的情緒交集,悲傷於愛情之失去,迷茫於未來之前行,激動于思潮之追

隨。


為何綠色文學能在激辯中茁壯成長?這與虎撲管理層的治理政策有關。


一、對外實行移民限制——用戶准入考試,用戶要發帖、評論,得先通過虎撲考試。







二、對內消滅了王旭為首的嘴臭黑惡勢力,並持續、零容忍地將反動的暴躁老哥打入小黑屋。





△ 

虎撲小黑屋板塊中,能看到囚犯百態,有的喊冤,有的求饒,有的罵娘,有的甚怡然自得




虎撲的政策保證了分享精神不易變質,在高層維穩的平台下交流,火藥味再濃,也不會降級到12年的王旭時代。


然而,綠色文學之所以能從激蕩時代過渡到黃金時代,除了吸引人的故事外,還有更深的文學內核。







如果你剛剛進入虎撲步行街,那你肯定會被步行街上各種驚世駭俗的頭銜給嚇一

跳。


行街號稱985、211一條街,也就是學歷高;還被稱為年薪30萬一條街,也就是工資高;步行街上楊冪和范冰冰都只能被大家歸為「長相一般般」,也就是審美高。


如果你發帖子讓別人推薦汽車,那肯定會有很多人讓你「加錢上卡宴」,看到回復的人可能會開始

懷疑人生:難道我真是進了全中國最上層的論壇了?


但事實其實根本不是如此。


如果你逛步行街久了,就會發現這樣的回復往往被點亮最多:





如果你是一個老虎撲JR,你更應該知道步行街有個鎮街聖貼,名字就叫「朋友們,我們會不會一輩子都只是個小人物?」當年觸動了無數個逛論壇的JRs。


縱觀虎撲歷史,早期虎撲的發展,靠的就是窮學生的力量,10年代的窮學生們,為了省流量,下虎撲看NBA文字版直播,或者是為了省錢去淘寶買鞋,怕買到假貨,入手新鞋後總會求助虎撲的民間鑒鞋

師。


所以,虎撲人天天念叨著的「985,211,年薪30萬」,並不是現實,就是對自己未來的幻想。試問,誰不想在追求自己心愛的女孩時開上一輛卡宴呢,但現實中又有幾個人能做到呢?


不過,如果你對步行街直男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那你可能會覺得他們是一群不求上進的懶漢,是一群只會空想的屌絲罷了,但其實不是。

步行街的綠色傷感和憂傷,其實是在折射整個社會中20到30歲青年男人的苦衷。





△ 

蘋果新機發布的帖子下面,最高亮的評論是這樣的




是的,中國就是有這樣一幫男人,他們幻想,他們平庸,他們懶惰 ,他們渴望發財但不知道怎麼發財 ,他們不知道怎麼打扮,他們或許是舔狗,或許是直男癌,或許是屌絲,或許憤世嫉俗,被女孩嫌棄。


但他們同時也有金子般的品質,善良、淳樸、孝順、真實、正義,他們往往滿腔熱血、傻得可愛,社會上有不平事的時候第一個站出來的永遠是他們,給路邊的流浪漢送飯發到論壇上的永遠是他們,JR的家人生了病,泡麵都捨不得吃還管受難者要支付寶賬號打錢的永遠是他們。







他們往往被嘲弄、被嫌棄、被欺騙,但我希望中國這樣的人能多一點,再多一點


所謂的綠色文學看似戲謔無厘頭,卻反映了大時代中普通人的傷感。

在金燦燦的陽光下,這樣渺小而又善良的普通人難當英雄,甚至連一段簡單的感情都抓不

住。


這不是步行街的悲哀,這是這個時代的悲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X博士 的精彩文章:

通往財富自由的列車
魔 幻 街 頭:中 國 狠 人 兒 紋 身 考

TAG:X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