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不削弱核心構想下的創新

不削弱核心構想下的創新

來源:《家族企業》雜誌

(微信公眾號ID:jiazuqiyezazhi)

作者: 喬恩·坎貝爾

你小時候可能玩過「電話」遊戲:老師讓全班圍成一個圓圈坐下,對一個小朋友低聲說一句話,這個小朋友把那句話傳給隔壁小朋友,如此一直傳下去,然後由最後一個小朋友告訴大家,他聽到的內容是什麼。不可避免地,這最後一句與原先那句明顯不同,而且通常很離譜(因此這種遊戲很熱鬧)。

這種曲解源自「累積誤差」(cumulative error)的概念,企業組織在從事創新時也常受困於這種現象。當執行新的顧客服務項目和體驗時,原始構想在發展過程中通常會不知不覺受到操縱,導致累積誤差。公司開發某個新概念,等到準備好可以執行時,要把這個概念從一個部門傳到另一個部門,這個過程很像「電話」遊戲。

部門裡每個人都必須分享和複述一段,在傳達的過程中,人們總會稍微扭曲那個說法。

企業組織將這個過程比喻為生產線,在重複製造一項已知的產品時,生產線是有效運作的。但是在開發新產品時,這種嚴格的線性方法就不夠穩定,因為沒有前例可循。

業務主張擬好了嗎?好了,把它送出去;產品規格列出來了嗎?好了,該別人做了;資訊科技整合?正在緊鑼密鼓進行。就這樣一直進行到法務、訓練和營銷等各個部門。

執行過程中如此錯失良機,是因為沒有持續保有最初的「構想意圖」。每個主題都難免會做出取捨、概念具體化之後做些修改,並增減功能特性和語言,到最後,這個概念原先能夠吸引顧客的因素弄得支離破碎,而在這整個過程中,產品的形態持續改變。

修正這個問題的辦法相當直接明確,放棄前述那種「生產線」式的做法,採用新的方式來建構團隊和工作,發展出顧客導向的構想。

我曾協助不同產業和地區的客戶,在擴大發展構想時維持原本的構想意圖,在這些工作當中,我觀察到成功的創新執行團隊有四個共同特性。

團隊是組織的嚴密核心。要維持構想意圖,第一步是建立一個跨功能部門的執行團隊,在推出產品的試用版或最低可行版的整個過程中,執行團隊的成員都同在一個地方,一起工作。理想的團隊規模不一,要視開發的概念而定,但最富有成效的團隊人數介於5到9人。團隊規模越大,就越難快速調整配合和溝通。

在產品推出的整個過程中,這個團隊都代表了顧客的需求和價值主張。確定你的團隊有一位成員曾參與最初的顧客學習和概念開發工作,讓他在整個開發過程中代表顧客發言。這類成員的角色,是從顧客的觀點來找出、記錄「沒有商量餘地的部分」,加以社會化,目的是在各方討論要做出取捨時,他們可以保護構想意圖。

採用體驗式的故事講述方式,使關鍵決策者保持消息靈通。領導人必須了解顧客決定背後的「原因」,這樣一來,當試用版產品上市時,就能保留產品概念當中應保留的要素。雖然文件記錄會有幫助,但往往太密集,高階人員往往很少會參考引用。團隊反而需要利用體驗的方式,讓資深利害關係人體會顧客的處境。

原始的概念意圖是通過以故事為基礎的製成品來呈現,每個利害關係人都能夠取用和參考那個製成品,如此一來,概念意圖就絕不會改變。

每當有不同的人敘述那個概念時,口頭、甚至書面敘述都可能略有改變,但是,影片或圖片在傳播的過程中都不會被扭曲。

使用原型,而非模糊、抽象或數字化工具。傳統的生產線執行流程時常得仰賴文件來促成討論,並分享資訊和推動進展。這些工具完全無法像原型那樣呈現出設計決定、基本原理,以及規則。如果能打造一個製成品來與人互動,所有相關人員都會受益。這類製成品可能是呈現購物體驗的故事畫板草圖,消費產品的3D模型等。

核心團隊應該共同建立這個原型,並在他們決定要納入和移除哪些部分時,讓大家辯論、探討自己所提建議的優點,並了解其中蘊含的意義。協調一致之後,就可以用這個原型來進行顧客測試,經過改進之後的原型,代表一組體驗式的需求條件,可用來打造產品,推出上市。原型中呈現的特定選擇很具體,能幫助大家進行完善的討論和反覆修改,這是光靠Excel和PPT無法做到的事。

"電話"遊戲是很有趣的兒童遊戲,因為最後的句子與原先的句子差異很大,但這種意料之外的狀況在商業上並不有趣。

—END—

(作者是創新設計顧問公司Continuum的服務設計領導團隊策略主管,Continuum在波士頓、洛杉磯、米蘭、首爾和上海設有工作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族企業雜誌 的精彩文章:

鑽石之爭:天然還是來自實驗室?
白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TAG:家族企業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