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坦克的發展史,其實就是坦克裝甲不斷增強抵抗穿甲彈的歷史

坦克的發展史,其實就是坦克裝甲不斷增強抵抗穿甲彈的歷史

坦克的發展史,其實就是坦克裝甲不斷改進的歷史。二戰時期的坦克,大多採用的都是普通裝甲(也叫均質裝甲)。所謂普通裝甲,就是用單一材料製成的,如鋼裝甲、鋁合金裝甲等等。但是隨著反坦克炮彈、導彈和火箭的穿透力不斷增大,普通裝甲已經抵禦不了這類武器的攻擊了。如果說二戰時期是「鋼裝甲時代」的話,那麼現代主戰坦克就是複合裝甲時代。談到現代坦克的防護能力,我們總是會提到一個詞——複合裝甲。

複合裝甲(composite armour)系由兩層以上不同性能的防護材料組成的非均質坦克裝甲,一般來說,是由一種或者幾種物理性能不同的材料,按照一定的層次比例複合而成,依靠各個層次之間物理性能的差異來干擾來襲彈丸(射流)的穿透,消耗其能量,並最終達到阻止彈丸(射流)穿透的目的。這種裝甲分為金屬與金屬複合裝甲、金屬與非金屬複合裝甲以及間隔裝甲三種,它們均具有較強的綜合防護性能。

如果繼續增加裝甲的厚度,雖然可以提高坦克的防護力,但是這樣就增加了坦克的重量,影響了坦克的機動性。於是後來人們就製造出了不同材料製成的多層裝甲,也就是複合裝甲。

原來自從1936年破甲彈問世後,坦克裝甲就遇到了剋星。一枚破甲彈對軋制均質鋼裝甲(RHA)的破甲威力約為其彈頭直徑的6到7倍,也就是說一發120mm的破甲彈對均質鋼裝甲的破甲厚度約為720至840mm,要防護這樣的破甲彈,設計師把坦克四周的裝甲都搞成1米厚,這樣的坦克完全失去了機動性,還不如造一個固定炮台。

複合裝甲是由一種或者幾種物理性能不同的材料,按照一定的層次比例複合而成。依靠各個層次之間物理性能的差異來干擾來襲彈丸 ( 射流 ) 的穿透,消耗其能量,並最終達到阻止彈丸 ( 射流 ) 穿透的目的。1976 年,英國研製成功喬巴姆裝甲。喬巴姆裝甲是一種多層結構的複合裝甲,中間是陶瓷裝甲,兩邊是優質合金鋼裝甲。這裡的陶瓷可不是我們生活在那種又硬又脆的瓷器,而是一種新型材料,這傢伙不僅硬而且不易碎,就算拿鋒利的刀在上面劃個痕迹都很難。

破甲彈在上世紀60年代大行其道,是當時各國主流的反坦克彈種,在這一時期的彈甲之爭中,裝甲無疑落後於坦克,所以才出現了像德國豹1,法國AMX-30這種近乎完全放棄裝甲,一味追求火力和機動的坦克。喬巴姆裝甲的出現使得彈甲之爭的天平第一次向裝甲一方傾斜。

陶瓷裝甲裂紋產生的速度只有每秒幾百米,而金屬射流的速度高達每秒 7000 米以上,這樣在金屬射流動能消耗殆盡前,陶瓷裝甲也不會產生多大的裂紋。加上內外鋼板的夾持,陶瓷裝甲開裂出產生的粉末沒有逃出的通道,繼續和破甲彈和金屬射流對著干。破甲彈穿甲彈什麼都慢慢穿吧,穿了一層還有有一層,直到把你的動能消耗殆盡。

既然陶瓷裝甲怎麼強悍,那為什麼不直接用來做坦克裝甲,還要在外面加上鋼裝甲呢?這裡就要說說陶瓷裝甲的一大弱點,雖然陶瓷裝甲的硬度很高,但其脆性大,雖然不會像我們生活中的瓷器一樣一摔就碎,但在炮彈的高速衝擊下,容易產生裂紋。這裡了裂紋可不是肉眼能看到的,而是及其微小裂紋,只能用特殊儀器才能看到。

但被穿甲彈一類的動能彈命中後,由於彈丸的速度要比裂紋開裂的速度慢的多,也就是說在在彈丸動能被完全消耗掉前,裂紋開裂的時間會延長,經過這樣反覆衝擊,陶瓷裝甲遲早會完全崩裂。

複合裝甲的出現,是坦克防護技術史上的一次革命,它的誕生使得坦克走向了靠新的材料技術而不是單純增厚裝甲提高防護的道路,某種程度上也使得坦克從反坦克武器的致命威脅下走出來,重新奪回了陸戰之王的寶座,可以毫不誇張的說,複合裝甲拯救了坦克這一兵器 。

坦克裝甲已經走過了從鉚釘焊接裝甲到今天複雜的複合夾層裝甲甚至貧鈾裝甲的漫長道路。儘管反應裝甲,主動裝甲,電磁裝甲都有了快速發展,但複合裝甲作為坦克防護技術的中流砥柱,仍然具備主導地位,至今無一能撼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武二次方 的精彩文章:

飛機被導彈鎖定會發出警報,你一定會奇怪飛機是怎麼知道的呢?
如果二戰軸心國打贏了,世界現在會是什麼樣的版圖呢?你會在哪?

TAG:軍武二次方 |